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不直接就業?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馬上生孩子?
為什麼現在的股市不上5000點?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能馬上乾的事情,不去做,才有人會問為什麼。
現在這那件事情能馬上去做?
大學生直接就業,是就業崗位足嗎?是環境好嗎?還是競爭小嗎?這哪一點都不佔。
很多人總說,現在的就業崗位,只要不挑,就不會少。這誰不會說,就連打個零工做個兼職,都被人稱就業的話,那恐怕就業就不是個難題了。
為什麼說保就業就是保民生,因為背後一連串的事情正指望著它。
尤其是就業的重點群體,往年就列了兩個,為首的就是高校畢業生,其次是農民工。
一個牽扯著很多家庭最年輕的一代,他們穩定了,家庭也就穩定了,一連串的消費和需求也就能拉動。
另外一個,牽扯著城鄉發展,城市要發展,鄉村要振興,哪一個也少不了。
2023年,高校畢業生就已經達到1158萬。
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這個數字在未來還會突破新高,但對應的崗位開發卻並不如願。
市場需要的崗位和學校開設的專業不匹配,供需矛盾本身就已經是就業不均衡的一個重要原因。
且不說還有大學生的就業觀問題和能力培養。
但我依然認為,結構性的問題,主要還是前者。
說到底,大學生的個人主觀意願,即便是這一代人的集中反饋,比如說更願意做輕鬆的、靈活的工作,但這也不能歸因於這一代人自身的問題,而是時刻放在所處的環境、背景下看。
就業難,創業更難,市場給予個人的空間和流通渠道正在縮小,而個人抗擊風險的能力和家庭的後盾厚實程度都在逐漸減少,大家肯定傾向於選擇一個穩定、保險的工作,而非去冒險或者想一出是一出。
無論是考研,還是考編,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只是有點活幹,而不是有了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