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面對平時的 錯題,孩子總是把原因歸結為“我看錯了。”但背後往往並非簡單的粗心。關於粗心問題的實質,南京市資深班主任郭文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三種情況:錯題真的會、真不會和自認為會。對於孩子的粗心,可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和真實原因,對症下藥。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樸素小屋 (ID:gh_15e182d812db)
文丨郭文紅 編丨袁梓曦
每次考試或者練習之後,面對孩子的錯題,教師或者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孩子的一句響亮的回覆“我看錯了!”或者說“我粗心了!”言外之意就是“我不是不會解題,只是不小心看錯題(粗心)而已。”在這個一年級,我也聽到有家長這樣解釋著孩子的錯誤。
那麼,對於題目所檢測的相關知識點,這些“看錯了”的孩子究竟是會還是不會呢?我個人覺得要分為三種情況:(一年級的爸爸媽媽們可能還沒有遇到這麼多狀況,需要及時預防,謹防今後出現這些問題哦)
我是“真的會”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發現:有些娃是“真的會”。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明完全能夠解決的問題,為什麼卻會不小心“看錯題”呢?這背後又是怎樣的原因呢?
先從生活中的一個現象說起:
當我們剛學會騎腳踏車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思維高度集中在緊緊握住的車把手和車身平衡上,大腦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對於周圍的環境好像不能很好地進行觀察,甚至身體僵硬到無法控制也不自知。
這種狀態下往往容易摔下來或者撞到周圍的人和物。
這現象反映的是大腦的一種思考方式,人的思考問題的狀態有兩種,一種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專注模式,另一種是放鬆休息狀態下的發散模式兩種。上面說騎車狀態正處於專注大腦的模式中,在專注的思考模式下的思維是集中而狹隘的,因而無法顧及其他。
在考試的時候,有一類學生也是由於特別專注,聚焦自己眼前的這一點內容專注思考,因而造成對其他資訊的疏漏。就會出現“看錯了”或者“沒看到”的狀況。這專注思考型裡面又有以下幾種情況——
1. 第一是時間不夠緊張型。
這種情況的孩子狀態是在家練習都挺好,一到考試就出問題,這可能是由於平時的練習沒有時間約束,思維比較放鬆,應對就很自如,突然遇到比較規範的時間要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時間不夠型的孩子需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也注意時間的管理,可以學習番茄時間管理法,養成定時完成練習的習慣,這樣到學校後就不會過於緊張而出現失誤。
2. 第二是資訊提取生疏型。
這種情況的孩子的特點是:知識掌握不夠熟練,有較強的依靠資源,平時練習時,身邊隨時有人指導,或能夠及時檢視書本及答案,看上去完成得也不錯。但因為缺乏自主提取資訊的訓練,到了獨立面對正式練習時,大腦對相關知識的資訊提取就不能順暢進行,一旦遇阻,人就跟著變得緊張,自然就會出現“看錯了”的情況。
這種情況就需要加強平時的資訊提取練習,就像騎車一樣,從有人在邊上扶著變成慢慢放手、獨立前行;從在沒人的地方騎行變成到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練習,多騎、多練,自然就能順暢上路,得心應手、自在觀察。
3. 第三是精益求精完美型。
這種型別的孩子擁有特別認真的學習、工作品質,做什麼事情都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可能由於過度追求完美,過於在意成績,有時候反而也會出現疏忽和遺漏,原因就是思維過於集中在專注模式上,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視野。
對於這樣的學生,他們都會有極強的求好心態,這是好事情,但是要注意學會勞逸結合,注意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之間的調節,(比如兩節課中間眺望遠方,散散步,比如在家聽聽音樂調節等)教師和家長都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不要過分在意分數,用正常的心態對待練習和檢測。
如果把上述同學的思維特點歸結成專注思考型的話,那麼還有一類就是“提筆就寫型匆忙型”。
這是一種作業書寫習慣,有時候也是一種做事風格,這類學生往往是急性子,寫作業的特點是不假思索,提筆就寫。
它的好處是做事麻利,動作快,不拖拉,思維的連貫性較好,資訊提取也比較順暢。
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還沒有完整看清楚題目,還沒有真正明白題目的本質就匆忙下筆,往往是隻看到了問題的某一部分而忽視了整體,經常會顧頭不顧尾。
那麼怎麼辦呢?
這個就需要從習慣的養成上下功夫,講清道理,規範細節(比如說拿到題目先不拿筆,用手指讀兩三遍之後再動筆);
選擇孩子崇拜或者熟悉的英雄人物(做事穩重細緻型的)作為榜樣,全家都做相關的刻意練習,形成做事穩重細緻的環境,家庭成員間互相促進等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還有一種會做卻看錯的型別就是“思維定勢型影響”,思維定勢也是一種遷移。什麼是思維定勢呢?
比如有這麼一道題:小明的爸爸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那麼老三叫什麼?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三毛?還是小明?
如果你選擇的是“三毛”,就說明你的思維明顯受到了前面思維的影響,這就是思維定勢。
再比如說上一組題目是看圖說出四道算式,下一組題目是看圖求出部分量,有的孩子看見圖就說出四道算式,完全不顧題目本身的要求,這就是思維定勢惹的禍。
那麼這種錯誤原因該如何糾正呢?簡單說需要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加強變式練習,在複合情境中認識問題的本質,抓住問題的核心來建構新知,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認識新知,而不能只是機械、片面、單調地進行記憶練習。
上面說到的是五種“真的會”的情況,那麼也有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是真的不會做,孩子也是心知肚明的,卻愣是要“嘴硬”說自己會做的,這又都是些什麼狀況呢?
我是“真不會”
重視面子型。這些孩子常常自我感覺較好,過去(或某幾門學科)的學習情況也很好,在同學心中有一定的認可度,家庭對孩子的學業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父母可能因為工作忙、家務多、身體差等種種原因,對孩子的學習狀態有所忽視,並沒有真正瞭解孩子。
由於孩子比較重視自己的面子,也敏感同學的看法,往往也不會主動和老師交流,向家長求助,家校雙方對於孩子的認知困難就沒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這樣的學生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引導,首先要緩解孩子的壓力,丟開面子思想,真誠交流,積極回應,讓孩子明白學生就是來學習的,不懂不會是一種正常現象,要學會放下包袱,正確地看待自己、對待困難,藏著掖著只會讓困難的雪球越滾越大,鼓勵孩子敞開心扉,教會合理表達,只有心態問題解決了,才能進一步解決學習問題。
躲避責罰型。有些家庭對孩子學業要求較高,又有著“永不滿足”的分數要求,平時疏於陪伴和有效幫助,發現問題用簡單易行的“棍棒”或者“語言暴力”解決。這樣氛圍下的孩子比較擔心和懼怕自己實話實說之後的“皮肉之苦”,所以,即便是什麼也不會,也要響噹噹地回覆“我不過是看錯了”這樣的話語,以求得暫時的安寧。
這種情況下需要改變的應該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要知道經常處於恐懼心理狀態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難以成為一個擁有健康人格的幸福的人。
阿德勒說:“幸福的童年滋養人的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滋養。”
兒童的心靈是容易受傷的,責罰並不能促進孩子大腦神經的發展,相反,在緊張恐懼的時候,會讓孩子的神經處於集中狹隘地看成人臉色、預防被打罵的狀態,更加不利於知識的學習。
維護尊嚴型。這類孩子可能是一些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智力發展上有偏差的;也有可能是還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家庭應有的支援和關注的;也可能是身體質較弱,身體有恙等其他因素,導致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他們其實也非常希望能夠學會,但經常是坐在那裡發愁,無論如何也弄不懂題意,雖然也在那裡寫呀、算呀,但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以及相互之間是什麼關係。
你去詢問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很生氣地告訴你“我會做,只是不小心看錯了”,這不是他們在撒謊,而是在用這句話竭力想維護自己的尊嚴。
對於這樣的孩子,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需要小心翼翼地呵護他們的自尊,這是他們最為可貴的要好之心,是上進之根本。但是他們確實又急需幫助,怎麼辦?可以用適當降低作業難度、減少練習題量的方式,從他們的已有認知開始搭建扶手,讓他一點點品嚐成功的快樂,在一次次的快樂體驗中逐漸恢復自信,體驗到更美好的學習感受。這個過程會漫長而艱難,需要格外的耐心、勇氣和智慧。
前面談到了兩類情況,一種是“我真的會”,一種是“我真不會”,那麼還有沒有第三種情況呢?答案是有!這種情況就是“我覺得我是真的會”。這又是咋回事呢?
我覺得“我是真的會”
錯誤認知固化型。
有些孩子,你發現他遇到某些特定的題目就是會出錯,好像是和這題目“犯衝”似的,課堂練習出錯了,訂正過了。
回家作業又錯了,再訂正;週末負責的家長又拿出來練習,終於不錯了,大家都鬆了口氣,覺得沒問題了。
沒有想到單元練習時再遇見,他又錯了……反反覆覆,很難糾正,而孩子往往覺得自己已經練習過那麼多次,肯定是會的呀。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的認知和記憶受到各種外界資訊的干擾和自己內在圖式(概念模型)的影響,我們形成的概念一定是特屬於自己的,一旦完成了自己的圖式,無論向其灌輸多少次與其圖式不符的理論,我們的大腦都會選擇無視。
就好比你現在想糾正自己不太規範的握筆、寫字姿勢是很困難的事情一樣,大腦已經不再注意原本很重要的資訊。錯題一錯再錯的原因可能也是如此。
怎麼辦?
首先是要重視第一概念的建立,力求準確清晰完整;
如果第一概念有偏差,也就是在第一次發現錯誤時,最好能夠及時給予糾正並加以輔助訓練,爭取不讓錯誤的圖式固化;
如果真的到了重複出現錯誤的情況了,那就需要透過一系列相關知識的辨析,幫助孩子抓住問題的本質,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根據遺忘規律進行多次的刻意練習,強化正確認知,以得到正確的大腦表徵。
我的題目我做主型。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手裡只有錘子作為工具的人,那麼他解決所有問題的方式就是隻會使用錘子。”
當他只是習慣於運用一個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時候,他就會傾向於將所有的事情都硬塞進那個模型,而不考慮情況如何,這就會導致錯誤決定的發生。就好比當我們自卑的時候,就會覺得周圍的人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們一樣!
同樣,如果一個學生只會用某一種或者幾種自己熟悉的方法解決問題時,一旦遇到他不熟練的問題,他就會選擇性地忽略,甚至可能自作主張地將題目改變成自己熟悉的模型,然後再進行解答。當你問他的時候,他自然會告訴你,“我看錯了”。
這種情況下,需要用大量的閱讀和豐富的實踐活動拓展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激發孩子產生新的大腦神經連線,開發孩子的學習潛能,幫助孩子儲備多種工具,經常練習使用,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都能選擇合適的工具從容應對。
一句短短的“我看錯了”或者“我粗心了”的背後,其實藏著這樣多的秘密,如果我們手中也只有一把錘子,估計只能是亂砸一氣而已。
如果這樣的話,那不妨就用上面給的這些工具,對症選擇一樣試試吧。
圖源:Pexels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