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命好”,人生還有很多機會。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公眾號:“芒來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春節期間,有個帖子火了。
雖然只是個段子,但評論區都在感嘆“資訊差”、“金錢差”。
普通人家的孩子熬夜寫作業、學習到凌晨、把高考視為人生頭等大事; 有錢人家孩子一年花幾十萬讀國際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再花百萬去留學,上名校。
還真是讓人有點沮喪。
難怪有人感嘆:“你拼盡全力爭取的目標,可能還不到別人的起點。”
這個世界有太多不公平。
就像《飛馳人生1》中,富二代賽車手林臻東訪談時說的一句話:如果你想要公平,就來參加體育比賽。如果你想要絕對的公平,就不要來參加體育比賽。
比起林臻東含著金鑰匙的出身,中年危機的張弛因為懷有對賽車的熱愛,在極有限的條件下屢創奇蹟,證明普通人家的孩子雖然沒有某些優勢,可成長中不斷克服各種高壓,給了他們另一種優勢。
這些優勢,或許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真正需要發展的人生助力——
“向上走”,
普通人家孩子的推進器
“如果你面對比你優秀的人,你感到自慚形穢、焦慮不安,這份自卑對你未來的發展是有好處的,甚至可以拔高你的人生。”
阿德勒心理學體系學習會上,一位心理學老師提出一個有點奇異的觀點,令人意外的是,臺下很多同學都特別有共鳴。
他們紛紛講出自己的故事:
有人父母開修理廠,初中時廠裡發生事故,賠了一百多萬,一夜掏空家底。父母原本打算送孩子留學,現在掏不出錢,只能讓孩子自己去闖。 孩子知道家裡沒錢後,突然“長大”發狠勁讀書,成績提高一百多分,考上二本。畢業後進了汽車行業,拼命做到地區總監,如今年入百萬。
有人父母都是農村的,孩子穿著媽媽納的千層底上大學,勤工儉學掙學費,畢業後當了幾年學徒,自己開公司,為了結交更高水平的人不斷考證、考研。 這兩年經濟形勢不好,好在他一向勤儉節約,光去年就存了50萬。他想用這筆錢去韓國讀博士,最近母校還邀請他回校演講。
每天練畫畫,練出肌腱炎,費盡苦心考上央美,畢業幾年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如今已經是捧回好幾座獎盃的國內知名畫師,年收入也有6、70萬。
聽完這些人的故事,我發現一個共性: 大家都曾有很深的自卑包袱,長期焦慮不安、緊張膽怯,直到現在都還覺得“我比別人差”,所以才來學習心理學療愈自己。
但這個自卑包袱就像土壤,為他們內心培育了一份強大的念想:“向上走”。
這份念想似乎獨屬於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我認識的人中,看不到家庭優渥、人生順遂、被父母保護得很好的孩子,表現出強烈“向上走”的慾望。
或許是因為,人生順遂的孩子太愛惜自己的羽毛,而努力奮進、深挖潛能的過程是很“痛”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很難熬過去。
一位同學描述這個過程:“什麼都要從頭開始學。踏出舒適圈後,每天都要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心跟針扎一樣,就像把自己打碎了扔進火裡融化,再重新塑造一遍。”
自卑催生出的強烈“向上走”願望,比深挖潛能的痛苦還要強烈。而人有一種共性:當我們體驗過一種強烈的刺激,併成功承受下來後,這種刺激就會變成一種防禦模式,反過來幫助我們防禦其他刺激。
所以,“向上走”的願望越強烈,越不在乎自己是否遍體鱗傷。經過腳踏實地積累沉澱,一旦遇上好的機會,就會表現出自己脫穎而出的一面。
為什麼有的孩子強烈渴望“向上走”?
心理學家馬斯洛,將“向上走”歸納為人類最本質的需求之一:自我實現。
每個人都想要自我實現,它時常會從我們的“白日夢”裡閃過:小孩夢想當超人,中年人渴望一夜暴富,老年人幻想子孫滿堂…… 這些“想 想就很過癮”的場景,其實都是自我實現願望的延展。
但為什麼有的人只能停留在“白日夢”層面,很難行動起來產生好結果;而有的人可以雷厲風行、一往無前、美夢成真?
這是因為,體驗層面的“向上走”,和認知層面的“向上走”,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動力。
稻盛和夫《六項精進》這本書裡,提出了一個人貫徹夢想、經營幸福的六個技能。如果你仔細感受,會發現這六個技能大多都是體驗層面的。
比如第一項:付出努力認真工作。稻盛和夫認為這一條最重要,但這種重視不是認知層面的產物,而是他努力工作時,總會想起小時候看著舅舅一身臭汗地幹活,卻一臉滿足的樣子。
稻盛和夫也成長於普通家庭,童年並不美妙,但這個場景深深地刻進他的腦海裡,讓他體驗到“埋頭苦幹能帶來豐碩成果”的美妙感受。
正因為稻盛和夫的童年美妙的體驗很匱乏,並非“要什麼有什麼”,所以舅舅帶給他的美妙感受就很珍貴。
就像餓肚子的人吃一碗稀飯都覺得美味一樣。成長過程中,他總是會對這種美妙體驗感到“飢餓”,竭盡全力去追求創造、再次品嚐。
這就是體驗層面的“向上走”,它讓孩子感受到“我在變好”。而對一個有自卑包袱的孩子來說,“我在變好”的感受太寶貴了,可以驅散自卑帶來的痛苦和焦慮,所以這些孩子會非常積極地行動起來。
因此,很多體驗過“向上走”有多美妙的孩子,會把“吃苦”當成一種幸福體驗,自律性、主動性、抗壓力和心理承受力都遠超同齡人。
而認知層面的“向上走”,是大腦認可某個道理是對的,但內在完全體驗不到這個道理有多美妙。
我的一位青少年來訪者,他有一句口頭禪“我應該”:我應該能考到一百分的;我應該能把這件事做好;我應該可以把這道題解出來……
有一次我問他:“你總愛說你該不該做,那你到底想不想做呢?”
他愣了一下:“我不知道。”
我發現,這個孩子才16歲就滿口大道理,頭腦和口才都很好,可只要一探索內心的感受就卡殼了。
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覺得談論感受和體驗是“沒用的”,只急著解決自己的失眠問題,催我拿出方法來幫他。
可我發現,他喜歡我一遍遍問他“你感受到了什麼”,聽到後總會笑一下,哪怕他只會回答“我不知道”“我什麼都沒有感受到”。
這是因為,他被父母保護得太好了,家境優渥、衣食無憂、人生順遂,對於美好事物的體驗已經麻木了。而我的提問,刺激他重新審視內在體驗這部分,麻木感有所鬆動。
在父母的期待下,他對自己要求很高,總是把“我應該”掛在嘴邊,不停催自己快點“向上走”。 但內心深處,他體會不到“向上走”有多美妙,所以只能認識到“我應該是完美的”,但體驗不到“我正在越來越好”。
認知層面的“向上走”就像一條機械僵硬的任務,孩子知道要去做這個任務,但不喜歡、不情願、不確定……於是越做越內耗不安、痛苦焦慮。
失眠、犯懶、拖延、抑鬱、抗壓力差、讀不進去書、注意力不集中……諸多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因為這一點。
如何讓孩子體驗到“向上走”的美妙?
“江浙滬有錢人家的孩子”,讓一些人覺得“向上走”的通道被堵死了,本來就焦慮於內卷,現在更焦慮了。
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別人過得如何,跟他們沒有多大關係,因為他們的出發點是追求一種美好的體驗。
那句流芳千古的哲學名言“我思故我在”,其實就是在說:
我體驗感受到了,我就有一種‘活得很好’的滿足感。
既然我活得很好,我的存在是好的,自卑感就不會帶來痛苦,而會變成一種超越別人的動力,讓我向上走,從‘好’變得“更好”。
內心被這些體驗“撬動”的孩子,才會主動、積極地去“撬動”這個世界。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如此豐盛的體驗呢?
首先,比起用“對錯”來要求孩子,更關注用“感受好壞”來引導孩子。普通孩子接受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其實足夠讓他們擁有“向上走”的體驗。
音樂,讓孩子的心聲為之震顫;體育,帶孩子與外界激烈碰撞;美術,使孩子盡情施展想象力。
一些父母會計較孩子對音樂、體育、美術的熱情到底對不對,但其實他們應該關注的是:孩子從這些科目裡得到了怎樣的感受,為什麼他在其他科目裡得不到這樣的感受,卡在了哪裡?該怎樣改善?
因為藝術的體驗感非常強,甚至是很多普通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的機會,可以去體驗各式各樣的美妙感受。
孩子的體驗感好了,對整體的學習動力也是有好處的,比如不會因為某一刻成績差就自暴自棄,更有信心克服其他科目。
如果孩子不覺得學習總是很苦,有時也很美妙,不但在學校裡會全力以赴,走上社會也會竭力實現自己。
然後,父母活得真實一些。
《深度關係》一書中說:“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普遍非常真誠、熱情、有洞察力、直來直去,這是他們在所擅長領域拿出真實自我。
所謂真實自我,就是發自內心、帶著體驗和情緒情感的那個自我,而不僅僅是頭腦層面的自我。
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真實。真實意味著他們的真實自我,與他們所投入的領域建立了深度關係,於是有了非凡的成果……
生命是用來體驗的,真要活好自己,就要拿出真實的肉身和真我,去和世界碰撞。碰撞很深的人,會有一種驕傲的坦蕩和深厚的謙虛。
中年人的生活總是充滿各種無奈,沒辦法好好愛自己,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對自己好一點,焦慮時坦然一些:對,我焦慮了,我想休息,我不想管了。
放下那些“可我不能不管啊”的憂慮,專心滋養內在——我能做些什麼讓自己焦慮更少、體驗更好?我是不是該去旅個遊、換個髮型調整一下心情?
如果你能創造源源不斷的美妙體驗,生活幸福水平其實不比富豪差。因為幸福指數高低不取決於財富,而是取決於創造美好體驗感受的能力。
即便心裡有些焦慮自卑,好的體驗都會把它轉化為經營幸福的動力,這種能力是可以透過耳濡目染學會的。
所以,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雖然沒有出生在羅馬,但有能力做到條條大路通羅馬,並且條條大路都很愜意、滿足。
孩子感受層面豐富一些,父母對自己真誠一些,比起“命好”,這才是讓人一輩子都不會感到“飢餓”的精神食糧。
點選圖片,進入下單頁
高中群管家微訊號: guanjia0040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