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最後一公里,就是把讀到的幾篇文章,重新歸類分析,尋找合適的角度,寫一篇讀後感。
這種讀寫法是在深度理解基礎上的實踐運用,學生是否讀懂,是否能運用,一目瞭然。
難點有三:
第一,深刻理解原文內容和主題;第二,能恰切關聯身邊現象或熱點時事;第三,能尋找到合適角度,深刻的表達新主題。
何為英雄?
——讀《月亮與霓虹燈》《誰敢動我的楊樹》
文/彭治旗
這是一個被商業裹挾的社會,霓虹燈在大樓間閃爍,啟用人們內心的物慾。
馬科瓦爾多是一個父親,他想讓孩子欣賞美麗的星空,但事與願違,廣告霓虹燈打破他的美好想法。這個時候孩子出人意外地用彈弓打熄了霓虹燈,馬科瓦爾多正想教訓孩子一頓,突然發現小時已久的星空又回來了,他沉浸在美好之中,全身舒泰。
馬科瓦爾多的遭遇我們能切身感受,生活在眼花繚亂、五光十色、人造圖畫的環境中,視覺被嚴重汙染,自然的美好被迫遠去,對一個熱愛大自然、熱愛星空的人而言,霓虹燈被突然打熄,星空的美展示在面前,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刻,馬科瓦爾多因此原諒孩子的魯莽行為,也就能理解了。
但,故事沒有結束,戈迪弗雷多博士上場了,他是一個霓虹燈廣告公司的專員。為了自身的利益,他拿出了一個協議,讓馬科瓦爾多支援孩子繼續把之前樓對面的霓虹燈打熄。這是一個多大的諷刺,博士,最高學歷的證明,卻是幹著這樣的事情。我們不知道馬科瓦爾多當時內心的掙扎,他可能和大多數人一樣,以為可以兩全其美,既可以打熄霓虹燈,讓自己欣賞星空,還可以因此從中小賺一筆,何樂不為呢?
世界上哪有這麼完美的事呢?當馬科瓦爾多簽下協議的那一刻,他就被自己“出賣”了,賣給了這充滿利益和算計的商業社會,他的星空大概是不會回來了。
喜歡星空的人,有天空一樣廣闊的心靈,有自然一樣純粹的眼睛,馬科瓦爾多的心靈被這霓虹燈汙染,所以,他看不到生活的星空。小說的最後寫道“比原先高一倍寬一倍的新廣告燈”亮起,就表現了馬科瓦爾多的如意算盤的落空,成了自己算計的“受害人”。
馬科瓦爾多,是芸芸眾生之中的一個普通人,他們一方面熱愛美好,另一方面又算計著利益,他們無法堅定自己,無法做真正的自己,於是,他們的“星空”註定了最終暗淡。
這是一個雙腿被鋸,生活走投無路的人,因為之前治病,他四處求醫,家裡欠下鉅債,家人受到拖累,女兒輟學打工。
他叫白楊樹,他的人生彷彿註定了暗淡,沒有一顆星為他點亮。
天無絕人之路,他想辦法掙錢,去承包了一片堤坡種楊樹。沒有雙腿,他用手一點點挪,坐在地上挖坑栽樹,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之後這片寸草不生的堤坡綠樹成蔭,美不勝收,小說中這樣寫道“那裡變成了一片白楊樹林。綠蔭覆蓋,鳥雀鳴唱。林下連著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鏡,清澄透明,偶爾有魚躍出水面,驚得蛙聲一片”,這不僅僅是自然風景,也是白楊樹內心的風景。
樹長成了,應該換了錢補貼家用了,這也是白楊樹的初衷。但,面對女兒的賣樹的要求,他卻堅定地拒絕了,甚至不惜與人拼命,他想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這片美麗的風景。
如果這是一部電影,“一把磨禿了的鐵鍬攥在白楊樹的老手上,寒光一閃一閃的。”特寫鏡頭就要拍出那道寒光,那光彷彿穿越了清冷的晨霧,帶著冷氣,卻是照人前行的星光。
白楊樹本是一個普通人,但內心有光,他就成了自己的英雄。
在這個時代做英雄很難,也很簡單,守護內心的星光,你我一樣可以成為英雄。1962年5月生的鄒愛華,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石牌鎮石牌社群居民。她自幼腿部殘疾,她與聽障丈夫相攙相扶,支起一口燒鍋做蔥餅,20餘年誠信經營,供養兩個女兒完成學業;同時30餘年無悔付出照顧殘疾親人,讓他們安心生活;還熱心幫助街坊鄰居,成為遠近有名的“街長”。
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何為英雄?就像白楊樹一樣,像鄒愛華一樣,守護自己的星光,成為別人的光,就是英雄。
2024年名家經典讀寫課,
即將開啟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