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最後200天,等上了大學就好了” ,披星戴月的日子裡,你是不是也常這樣安慰自己?
等上了大學,要換一個新手機,誰也不能再限制我玩手機;
等上了大學要學化妝,閒庭信步地去上課;
等上了大學,要把自己的課餘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透過中考的篩選。
許多同學,才有機會走進高中的校園。
接下來的三年。
大家會圍繞高考而努力,希望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夜幕降臨,城市的喧囂漸漸退去,但對於高三的學子們來說,一天的學習才剛剛開始。他們揹負著夢想和期望,踏上了通往未來的征途。
晚自習的鐘聲響起,教室裡的燈光依舊明亮。學生們或低頭思考,或奮筆疾書,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執著。時間在這一刻彷彿凝固,只有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和偶爾翻動書頁的輕響。
對於每一位高中生而言:
高考,無疑是關係人生走向的考試。
贏得了這場考試,既能為十多年的寒窗苦讀,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同時,也會開啟新的征程,讓人生具備更多的可能性。
當然,高考的意義不止於此。
在衝刺高考的過程中,還會見證著,大家的各種品質。
只有經歷過高考,同學們才能更快地成長,也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高考的意義是什麼?轉給高中生吧。
01
見證自己的機會
從表面來看:
高考,是對同學們學習的檢驗。
在漫長的備考過程中。
每一位同學,都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奮鬥。
從晨曦初露,到夜幕降臨。
從知識的點滴積累,到解題技巧的熟練運用,每一步都凝聚著汗水與智慧。
高考,就是這樣一個機會。
讓同學們,站在一個相對公平的舞臺上,用自己的實力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無論最終,大家是否能如願以償。
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所展現出的堅持與毅力,都是對自己最好的見證。
02
升學的橋樑
高考是一座橋樑。
透過這座橋樑,大家才能走進大學的校門。
所以,這場考試。
它承載著無數學子,對未來的憧憬與夢想。
透過高考,大家有機會進入心儀的大學,繼續深造自己,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
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大學,作為知識的殿堂。
將為同學們,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會。
若想獲得這些,都需要大家贏得高考。
高考,連線著同學們的現在與未來,讓大家有機會,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才華。
03
公平的選拔
不可否認。
這世上,競爭可謂是無處不在。
而高考,具有相對公平的特點。
而這一點,恰恰是很多同學,改變生活處境的機會。
在這場考試中。
無論你的出身、背景如何!
只要你,擁有足夠的實力和才華,就有可能脫穎而出,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發展機會。
這種公平的選拔機制。
會激發學子的學習熱情,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
透過高考,同學們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優秀學子同臺競技,共同追求卓越。
04
成長的里程碑
高考,不僅是一次知識的考驗。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考試,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在備考的過程中。
大家學會了,如何面對壓力、如何調整心態、如何與時間賽跑。
這些經歷,將成為寶貴的財富。
讓大家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堅韌不拔,做到勇往直前。
高考如同一座里程碑。
它標誌著同學們,從青澀的少年走向成熟的青年,從依賴走向獨立,從懵懂走向理智。
在這個過程裡,大家不僅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成長與蛻變。
作為高中生。
大家應該提升認知,看清高考的真相。
同時,應該珍惜高考的機會,全力以赴地備考,用自己的實力和才華去迎接這場挑戰。
無論結果如何!
這段經歷,都將成為大家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之一。
但上了大學真的就輕鬆自由了麼?在各大高校的開學典禮上,老師這樣寄語新生。現在看看,或許會對你的學習生涯規劃有不小幫助哦~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2024年開學典禮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寄語新生, 千萬不要做一個只卷績點的“好學生”。
“在北大,從來不是‘上了大學就輕鬆了’,你可以 花大把的時間去啃硬骨頭,要旁徵博引才能學精學透, 千萬不要做一個只卷績點的‘好學生’。”
“在北大,如果只是聽聽課、做作業,卻沒有去聽幾場頂級講座,沒有旁聽幾門感興趣的課程,沒有去和老師們進行幾場深刻的、思想碰撞的交流, 就等於沒有上過北大。 ”
“什麼是學問?就是 邊學邊問 。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邊界, 知道的越多,意味著不知道的就越 多 。 印在教材上的大多是已知的、歷史的知識,不要盲目地接受,要獨立思考,敢於質疑,敢於挑戰,去探尋未知的、未來的奧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開學典禮上,神舟十六號乘組航天員、宇航學院教授桂海潮向新生分享了自己從高校教師到航天員的成長經歷。
他鼓勵新同學樹立長遠目標, “把成長的目標定得長一些,就不會落入短平快的成績陷阱,更不會為眼前的困難失敗一蹶不振。”
談到如何面對挫折,桂海潮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說自己也曾跟不上高密度、快節奏的學習。
“研究生階段,我也曾為撰寫學術論文苦惱,拒稿後一次次認真總結反思,查詢不足,一點點提升科學寫作能力。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有差距不是問題。不怕慢,就怕停。 ”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校長張希 在開學典禮上,透過講述自己曾經在吉林大學求學、生活的經歷,勉勵新生勇於探索、走出自己的路。
張希說:“對於剛步入大學的新同學來說, 最大挑戰不是課程學習的困難,而是如何應對前所未有的自由。 ”
“當今時代,各種聲音紛至沓來,資訊的過載常常令人迷茫。然而,學科的發展總是螺旋上升的,風口與低谷也在不斷輪轉,沒有絕對的最優選項,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同學們應 充分利用大學時光,拓展視野和格局,在嘗試和探索中更深刻地認識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和山峰。 ”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校長餘祖俊 說大學是人生 “自己說了算 ” 的開始,但新同學往往把“自己說了算”誤以為是“自我放鬆”和“自我減壓”。
“ 大學首在一個‘學’字 ,今天之後的學習,不會比之前輕鬆,大學絕不是‘考上了,就好了’。大學是自己做主的開始,也是獨立應對變化的開始,你們不僅要堅持自己,更要學會主動適應、擁抱變化,用自理、自律、自立為‘自己說了算’的人生開一個好頭。”
“大學不會介意你‘懵圈’,還會鼓勵你試錯,會幫助你走過每一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探索,找到成長的快樂。”
中國科學院大學
國科大校長周琪 用“兩彈一星”元勳之一、中國科學院老院長周光召的事蹟勉勵新生,希望他們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矢志報國的赤膽忠心,以及對科學的執著追求。
“人的一生,是一個在不斷競爭中成長和發展的過程,在你們未來的人生之路上, 有標準答案的考試越來越少 ,需要你們自己探索闖關的考驗會越來越多,這段校園時光是你們在奔赴科研創新前線前,難得整裝蓄力的時光。”
他希望新生們找到夢想,開闢新的科學疆域。“有夢想、有目標的人,才能杜絕‘無利不起早,無分不選課’,才能摒棄做簡單的驗證、人云亦云的跟蹤模仿研究,才能堅持自主創新,走出‘舒適圈’, 挑戰‘無人區’ 。”
復旦大學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開學典禮上說,“大家學習的目標,如 果僅僅停留在攢績點、發論文、拿學位、找工作,那麼這幾年只是人生的普通 一程,就像地鐵18號線復旦大學站的一名匆匆過客。 沒有創造性目標和體驗的旅途,即便天天過得像特種兵旅遊,也只是‘打卡人生’。 ”
金力對新生說,要把潛在的天分激發為持續的創造力。 “無論你們的理想是什麼,希望你們永遠天真地相信,純粹地熱愛,‘不自量力’地改變世界。”
上了大學,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
如果你想就此躺平,那隻要人膽大,一年四季全是假; 如果你想以此為起點走得更遠,那圖書館裡的典籍浩如煙海、身邊的老師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學術巨擘。
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 凡是有意義的事,都不會太容易。
“人比山高,腳比路長”,願同學們永遠有改變世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