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十六屆新東方家庭教育
主題:《拒絕無效內耗,培養擁有幸福感的孩子》
演講嘉賓:彭凱平 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積極心理學發起人
非常高興受俞老師的邀請,跟大家分享心理學家有關家庭教育的認識,我也是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的首席專家之一。
我今天是一個命題作文。俞老師說,希望我跟大家談談如何終結無效內耗,以及如何培養一個幸福的孩子。今天現場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大家是否思考過,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特別是讓我們感到不幸福的精神內耗是什麼?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跟大家解釋內耗產生的原因和應對策略。
什麼是內耗?
首先內耗多種多樣,無效內耗包括心理的內耗,也包括行為上、實踐上的內耗,形式主義、教條主義都是內耗。心理學家有時候也把內耗叫做“衰竭”,英文是Burnout,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覺到一種無助、煩惱、焦慮、緊張、恐懼,越努力越覺得沒意思。
著名的心理學家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提出,我們人類有一種重要的心理現象,叫做“自我耗損”。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的意志力,比如想做什麼事情的執行意志需要消耗資源,這種心理資源是有限的。它會產生耗損,就像用力氣用多了會覺得手足乏力,這是一種體力的耗損。人的心理同樣會有一種耗損,比如你很想吃巧克力,但為了減肥強迫自己不吃,過程中你的意志力會下降,就會產生耗損。
這說明我們做一件事需要有足夠的意志,這種意志有的時候可以得到補充,就像人身體疲勞以後,休息一下,勁兒又來了。人的心理也是一樣,休息以後,也可以得到補償。
中國有句古話,夫妻沒有隔夜的仇。因為吵架的時候往往心情煩躁,上班不順,回家不利,這些煩惱容易讓我們失去控制,這時意志是下降的。但睡一覺以後,精神煥發,其實是意志力得到了提升。所以,為什麼說睡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就是因為心理意志得到了補償。我們做工作、談心、教育孩子、做飯,消耗的是同一個心理資源,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精神內耗現象的原因。
內耗產生的原因
為什麼現在內耗越來越多呢?
這種感受之所以越來越強烈,有很多原因,今天跟大家分享其中三個比較突出的原因。
1、社會競爭在加劇
剛才俞老師和梁建章老師談到了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獨生子女家庭造成的影響。以前我們有兄弟姐妹,經常打打鬧鬧,一起去活動。現在都是獨生子女,被保護得特別好,在我們自己構造的“水泥盒子”裡待著,沒有社會的競爭、妥協。而這些社會層面的互動,其實是特別重要的人生智慧的源泉,現在卻變少了,都在家裡面,在網上待著,這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事情越來越多。我看了俞老師的時間表,今天一天至少要工作16個小時。這說明什麼?大家都很忙,我也一樣,我的行李就在外面放著,講完就要趕去其他地方。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為什麼我們變成了一種行走的工具呢?可能就是因為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攀比得不得了。以前最多跟周圍的人比一比,現在莫名其妙地要跟成功人士比。我們覺得自己賺30萬不得了,人家幾十億、上百億,搞得我們很受打擊。我覺得我現在比俞老師幸福,俞老師考大學考了兩年,我還跳了兩年上大學,雖然不如他有錢,但我遭受的磨難遠不如他。我特別佩服俞老師,經歷了人生這麼多打擊磨難,還是笑呵呵地面對人生。所以不要攀比,也不要有太高的要求。
低慾望社會使人類沒有了原始的生命活力。以前我們追求一件事情要花很多勁兒,現在根本不需要了。我是1979年考上的北京大學,那個時候追女孩子,要讀薩特,要練吉他,還得讀唐詩宋詞,現在不需要做這些事情,很多人就能得到他想要的。說明這個社會變化很大,造成的影響特別多。
2、非理性的認知
非理性認知有很多,我總結了五條家庭教育容易產生非理性認知的一些習慣:
第一是絕對化,就是一定要這樣,必須這樣,不這樣就不行。
第二是過度泛化,一點小事就泛化到所有事情上。
第三是匆忙下結論,孩子考試不好,覺得一輩子就完了,將來沒有出息了。災難化思維,覺得考不好,天都塌了。
第四是一根筋,一貫如此,總是如此,線性思維。
第五是完美主義的控制慾,一定要有最好的結果。特別是俞老師和我這樣的,從一個普通家庭成為社會名人,我們有一種完美主義的追求,其實對自己都會有影響。
3、完美主義的傾向性
總是想得到最好的結果,也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樣成功。任何事情不得第一,還不如不做,這樣的傾向性使得我們每時每刻都處於一種忙碌的狀態當中。
為什麼讓家長接受孩子的不足那麼難?
首先是因為人的社會天性。我們經常要跟別人比較,需要透過別人來確定自己是誰。這是一種社會的意識,也是人的特點,你是逃不掉的。即使俞老師說不要像他和梁建章那樣,但是我們還是免不了向他們學習。這是我們文化的特點,見賢思齊。沒有攀比的意識,沒有進步的意識,我們就很難超越自己。但這個意識過強,也會傷害自己。
其次與個性特徵有關。
一是完美主義的人格。一切事情總是要最好的,挑衣服花半天時間,看電視一定要挑最好的節目,做任何事情都要配最好的裝置,這是完美主義。中國人特別喜歡排名,連北大、清華都不能免俗。其實排名是最無聊的思想和心理控制,但我們想這樣,我們需要得到其他人的確認。缺乏自信,造成的結果是大家都在匆忙往前跑、往前趕。
二是不穩定的自我認識。我經常講,如果覺得自己不行,但你能很穩定地接納自己,就沒有問題。沙和尚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兄弟,所以他一輩子情緒很穩定。豬八戒老覺得自己一會兒很厲害,一會兒不厲害,所以他老被人PUA。容易被PUA不是自尊心高,也不是自尊心低,而是自尊心忽高忽低,這種人容易產生完美主義傾向性。
如何應對精神內耗?
1、拒絕完美
怎麼拒絕完美主義呢?一個簡單粗暴的科學方法就是37%原則。一位機率學大師發現任何判斷決策只要到了37%之後,就是下一個了,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不用再討論。什麼意思呢?比方說,面試10個人,前3個都不滿意,第4個進來,只要比前面的都好,那就是他了,後面的5、6、7、8、9、10都不用面試了。
在科學上有這樣的理性判斷原則,但是我們生活中總是覺得有更好的可能,還有下一個,其實沒有了。就像現在有些優秀的人總是在等那個完美的配偶,我說,等不來的,也沒有必要。如果你從24歲開始找物件,你決定最佳配偶的時間就是28歲到32歲。這是科學原則,你不信也沒關係,也許你50幾歲能找到最理想的物件,但這是多麼難的事情啊!我算了一下,可能比被雷擊中的機率還低。
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一定要關注重要的事情。面面俱到不可能,關鍵要抓住特別重要的事情。俞老師剛才說自己英語成績很好,但數學只得了14分。我發現我也可以跟他一比,因為我數學能考90多分,物理、語文也是90多分,沒有自吹自擂的意思,但我的英語只有30多分。好在1979年高考英語只記10分,對我一點影響也沒有,而我別的學科成績比較好,所以能考上北大。
為什麼那些創新企業家一個星期都不換衣服?其實人家天天都換,只是不關注樣式和品牌,同樣的衣服買了7套,不用考慮每天穿什麼,而是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同樣的道理,孩子的成長也要有所取捨,孩子擅長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你覺得該做的事情就多關注,沒有必要面面俱到。
少講機會成本。很多人老在想,是不是還有其他可能性,我是不是丟掉了其他的發展道路,其實沒有必要。因為你選擇這個道路,就是你要走的道路。少想其他可能,多感恩、少遺憾,因為我們能夠獲得,我們能夠具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慶幸的事情,很多人沒有這樣的機會和條件,我們做到了。這不是一個心靈雞湯,而是正確的防護機制。
拒絕完美主義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你的想法是不是真的對,一定要和老師、孩子、其他人溝通交流。你是不是經常認為孩子很懶惰?那你要多去問一問,要了解一下實際情況,不要簡單地自以為是。
2、保持鈍感
所謂的鈍感,就是別那麼敏感。鈍感不是對外在冷漠無知,而是自己知道,也明白,只是比較從容、淡定、不慌不忙、不急不躁,面對流言蜚語和攻擊能處之泰然。
凡事都特別開心,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像我這樣的積極心理學家,情緒調節不錯,但如果有人罵我,我也會很彆扭。好好的,你為什麼罵我呀?後來我發現有些人罵我是他的生存目的,因為他沒有別的事可幹,他只有罵彭老師才會覺得開心幸福。這麼一想,我覺得被罵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會保持一個策略,就是不去看、不去想、尤其不要去分析、不要去應對,讓他罵就行了,因為你剝奪他發言的權利,就等於剝奪了他幸福的道路。這就叫鈍感。
怎麼讓自己保持鈍感?
先從欣賞表揚開始,欣賞自己,欣賞孩子。
我們現在特別流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個人覺得在單位這種公共場合沒什麼問題,但是回家了,就別批評與自我批評了。
家是什麼地方?對古人來說,家是舔傷口的地方。我們出去拼鬥,跟天鬥、跟野獸鬥。受了傷怎麼辦?回到自己的洞穴,有家人的陪伴和呵護。所以家不是戰鬥的地方,家是呵護自己的地方。在家要培養愛的精神、愛的情懷,互相關心、互相促進、互相幫助,欣賞自己,欣賞孩子,剋制批評的衝動。
我甚至提倡家人之間,每天至少有10分鐘互相表揚。為什麼呢?我們在外面拼搏這麼不容易,回家為什麼還要批評與自我批評呢?
那些所謂的嚴格要求、挫折教育、打罵體罰,只適用於奴隸社會。奴隸在奴隸主的鞭策下,可以做出偉大的業績,因為不需要動腦子。但我們心理學家發現,所有的心智勞動都需要大腦前額葉的參與,緊張、壓迫、憤怒、恐懼會促使大腦釋放大量的化學酶,從而阻斷前額葉功能,讓我們變得愚蠢。所以,一定要明白,壓力過大對簡單勞動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對複雜勞動絕對是致命的。
我們現在更多需要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審美和溝通的能力,這些能力只有在開心的、積極的、充滿愛的感受的時候,才能發揮得好。大家一定要向前看、向遠看。基於新的歷史時期,一定要有積極的愛的力量、愛的關懷和愛的能力。
有大量的證據證明這一點。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發現:所有偉大的科學發現,並不是在困難和難受的時候做出來的,而是在輕鬆、愉悅、積極時做出來的。從這一點來說,可能就需要我們多去反思一下當前的教育模式。
3、積極行動
人類經過幾千萬年的進化,尋找到的排解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動。因為當緊張、恐懼、憤怒、焦慮等各種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身體的三個器官:下丘腦、腦下垂體和腎上腺會分泌出大量的壓力激素,比如皮質醇、腎上腺素,從而加劇我們緊張、恐懼、焦慮的感受,讓自己坐立不安,專注力下降。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行動。原始人透過鬥或者逃來排解自己的壓力感受。我們現代人肯定不能簡單地鬥或者逃,我們要有新的方法。所以,彭老師回國這麼多年,一直提倡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不是簡單地讓大家爽、開心、愉悅。我反覆講,積極是一種理性和行動,它是個動詞,不是形容詞。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如何讓我們停止對待自己、對待孩子的這種內耗呢?
首先,最簡單的就是呼吸,你跟孩子說話之前,先深呼吸。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忍不住要發火,怎麼辦呢?告訴自己 “別急別急”,深吸三口氣,再跟孩子談話,跟他交流。這叫做心平氣和,氣和心是密切相連的。
也可以聞香。中國古代的君子會佩香,求神拜佛之前,先點一根清香,目的就是讓自己煩躁的心情平靜下來。
撫摸自己的膻中穴,或者鼓鼓掌、捶捶胸,都是一些很簡單的能讓自己情緒舒緩的小秘訣。
還可以給自己找一些事情做,比如運動。研究發現,運動可以大量化解壓力激素,每天有10分鐘到30分鐘的運動,都會讓自己精神力量增強,疲乏內耗的感覺消失。不要以為運動就是鍛鍊身體,運動也是最好的心理調節、養性、養心的方法。所以,有時間可以多去運動,因為運動讓大腦產生智慧,讓我們心情平和,有一種生命的主人翁的感覺。
當然也可以做專業的練習,冥想、禪修、打坐、打太極、寫毛筆字,這些都能讓我們意守一處,內心的煩惱、焦慮和擔憂隨之轉移。中國人經常講看山、看水、看雲,這其實都是一種叫做“專念”的修行方式。
如果實在做不到,向他人傾訴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我們心理學家很重要的功能和職責之一,就是聽大家傾訴內心的感受,和我們聊一聊、說一說,其實還挺重要的。
關於積極行動,還有一點,這也是我經常提到一個概念,就是讓自己充分地挖掘、充分地創造、充分地體驗、充分地回味澎湃的福流。
“福流”這個概念來自於心理學家米哈伊教授15年的研究。米哈伊教授一直追蹤各行各業的成功人物,試圖找到這些人能把事業做到極致的秘密是什麼,結果比我們想象中簡單。一個人能把事業做到極致,不是因為能力比別人強,智商比別人高,奮鬥精神比別人突出,而是在工作時,他們能夠沉浸其中,物我兩忘,酣暢淋漓,如痴如醉。
米哈伊教授把這個體驗叫FLow,中文就是“流動”的意思,中國有學者翻譯成心流。我回國之後,決定把這個美好的情緒體驗用一箇中國文化概念“福流”來描述。
為什麼翻譯成“福流”呢?一個是發音接近,另外我發現中國人在漢代就創造出“福流”這兩個字,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文化大師東方朔。東方朔在2000多年前就提倡人應該體驗這種澎湃的福流。這兩個美好的中國漢字,沉睡了將近2100多年。所以我決定讓這麼好的概念穿越到21世紀,賦予它新的生命。這就是我為什麼堅持把Flow翻譯成“福流”的原因。不只是發音相近,而且它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特別像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就是一種澎湃的福流狀態。當我們做一件事情,能夠沉浸其中、物我兩忘、酣暢淋漓、如痴如醉時,這就是一種特別美好積極的感受。
我經常講,父母親覺得自己特別煩、特別累、特別著急時,也就是當我們的意志在耗損時,可以給自己找些事做。這個事能讓你注意力高度集中,達到一種心無旁騖的境界,自我意識、空間意識、時間意識暫時消失,做起來特別順、特別流暢、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你特別喜歡這種感覺,點滴入心、絲絲入扣,完成之後有一種醍醐灌頂的快樂。這種事情就要多做、多用、多回味、多體驗,這是幫助我們戰勝內耗的絕佳方法。
做什麼事情能夠產生這種澎湃的福流呢?
人和人不一樣。我們曾經在國內做了研究,發現中國人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時容易產生福流。所以在生活中,一定有一件事情是你特別喜歡的。當你教育孩子感到煩、累和不開心時,可以做這樣的事情。跳跳舞、唱唱歌、蹦蹦迪、爬爬山,任何事情只要能讓你開心,都可以解決精神內耗的問題。
還有運動。運動特別好,當我們心情煩躁時、不開心時,不妨去動一動、跑跑步、打打球。看電影、看電視劇、聽音樂,這些文學藝術的欣賞也能讓我們產生澎湃的福流,這叫做手不釋卷、沉浸其中。這些方法可以讓我們自己開心,也可以讓孩子們開心。
我們的愛情生活絕對是一個特別美好的心靈體驗。我諮詢過中國很多卓越優秀的企業家、政治家、社會名流,其中很多人都有過心裡難受、彆扭、抑鬱的狀況,他們是怎麼走出來的呢?除了運動,愛也特別重要。所以我們這個社會,特別是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提倡大愛精神。我們有很多競爭的精神、鬥爭的精神、批判的精神,但我認為,這個社會更需要的是愛的精神和愛的情懷。
愛是人類獨有的競爭優勢,是人之所以稱其為人的一種重要的心理資本。所以,要多去體驗愛的甜蜜,多參加社會活動、社交活動。我們學校應該有更多的課外活動、社會活動。學校不做的話,家庭一定要做。我們一定要分清楚,家是家,學校是學校,單位是單位,這是人不同的社會生活環境。老師就是老師,這是他的職業。家就是家庭,家長是家長,愛是本能。
我們要讓學習的過程產生快樂和愉悅。人和動物的區別之一,是我們能間接地學習,也就是說,聽別人講我們能漲知識,漲知識的過程,也是愉悅的過程。為什麼我們聽俞老師講話會特別開心?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知識的傳遞和溝通,同時也是情緒的感染。
我們要去工作,工作可以產生愉悅快樂的體驗,解決自己的精神內耗。
吃喝也行。難受的時候,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衝杯咖啡、喝杯茶,做個菜給自己吃,這是自我關愛和自我慈悲。
或者照鏡子欣賞自己,大家千萬不要以為照鏡子是臭美。有的人不修邊幅,邋邋遢遢,沒有一點精神面貌。人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情感生物,當我們看見美好、健康、智慧的自己時,積極的能量油然而生。含情脈脈地欣賞自己、欣賞孩子、欣賞家人,這是特別重要的心理保障和康復。
相反,我們發現做雜事、看電視、無聊閒逛,很難讓我們產生精神的補償作用。所以,能讓我們產生澎湃的福流的事情,才是應該去做的事情。
如何幫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如果讓我們感到內耗的來源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孩子的易怒、敏感和焦躁,那要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呢?
首先,家長是最好的榜樣。
因為孩子第一個老師就是家長,家長如何讓自己活出積極的樣子,保護自己內心的平和,其實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因為孩子的情商、智商、職業選擇和三觀都跟父母親密切相連和相適,所以家長自己能成為情緒管理的大師,孩子一定會成為情緒管理的優秀人才。
第二,要學會延遲反應。
有時候孩子情緒失控,一觸即發,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技巧,讓他延遲反應,比如深吸三口氣,或者想三個問題再反應。只要有延遲,都會得到一種理性的提升。因為人類的大腦就是神經系統,理性上升,感性衝動自然就會受到抑制和下降。
第三,培養孩子的情感詞彙,學會識別和表達情緒。
很多國家小學三年級心理學第一堂課就是情商課和情緒管理課,教大家辨別人類的各種情緒。我們亞洲人,對負面情緒的辨別都很糟糕。因為我們的文化強調不露聲色,尤其是負面情緒,嫉妒、厭惡、焦慮都不能流露出來。
人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小孩出現各種情緒反應,大人就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家長要經常和孩子交流。大家都知道維特根斯坦的名言,人類思維的邊界是由語言決定的。什麼意思呢?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是因為不知道怎麼想。不知道怎麼想,是因為沒有這樣的概念和知識。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學心理學、學家庭教育的理論知識是空洞的。其實不是的,它能讓我們產生靈感、智慧、行動的傾向性。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培養孩子會溝通、會說話、會交流、會表達,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存能力。
上世紀70年代,美國有兩位人類學家調查了不同的家庭,結果他們意外發現,3歲孩子累計聽到的單詞量和頻次,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是4500萬個單詞,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只有1300萬個單詞,相差了整整3200萬。語言環境中3000萬的詞彙差距,最終拉開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所以,聰明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是因為有一個願意跟孩子說話的父母親。讓孩子獨自讀書對智商的幫助不大,但是陪著孩子說話絕對有意義,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感覺,也對情緒管理有幫助。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要搞清楚、搞明白、想通透,這就叫負熵。熵是一種混亂,熵是一種混沌,熵是一種無秩序。很多內耗就是熵值太高。怎麼辦呢?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負熵,讓我們自己為負熵而生。
謝謝大家,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