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這幾年,香港DSE考試越來越火,被很多內地家長視為一條升學捷徑。隨之而來的,是香港考評局的嚴厲監管。今年,有些中介機構就因無法提交相關資質,導致不少DSE報考申請被拒批。未來,希望走這條“捷徑”的家庭,必然將面臨更多挑戰。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魔都擇校觀 (ID: moduzexiaoguan)
近年來,內地不少家長瞄準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希望透過這條“捷徑”讓孩子入讀香港的大學。
家長們普遍認為,香港的DSE考試是個“金鑰匙”,不僅繞開內地競爭激烈的高考,還能快速入讀香港的知名大學。
於是,一些家長甚至想方設法透過“移民”方式,為孩子申請DSE考試。
機構的商機
不少中介公司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他們打著“政策漏洞”的旗號,利用香港推出的“高才通”人才計劃,協助家長取得香港居民身份。
甚至有中介宣稱有成功案例:孩子在高二前獲得香港身份,然後專門參加DSE培訓,短短10個月內順利考入香港大學精算系。
在這類中介的引導下,家長們的操作方式也是花樣百出。
有人開出孩子“抑鬱症”證明,讓孩子“休學在家”,保留原校學籍的同時參加DSE強化班;還有家長毫不掩飾地宣稱“這是薅羊毛的絕佳機會”。
中介們聲稱,採用這些方法不僅能讓孩子以“本地生”身份報考香港的大學,還不用繳納稅款,價效比極高。
司法複核
在這股DSE熱潮中,深圳一家名為“深圳國際課程中心”的教育機構去年順利為27名內地學生申請DSE考試,其中部分學生最終成功升學,甚至有9人入讀香港大學。
但今年,考評局的態度突然嚴厲起來。儘管“深圳國際課程中心”為62名學生提交了DSE報考申請,卻被考評局要求提供省、市教育部門的辦學許可資訊,而這些學生的申請也因此被一刀拒批。
對此,“深圳國際課程中心”認為考評局的要求“前後不一”,尤其是去年批出申請時並未要求提供類似資料,今年卻突然設限,存在“雙重標準”。
因此,該機構於11月7日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複核,要求法院判定考評局的做法“既不合法又不合理”,並儘快為這些學生重新審查報考資格,以便趕上2025年3月的DSE考試。
事實上,香港社會對“移民”香港讀DSE一事爭議已久。
部分香港家長認為,這種操作方式無疑是“鑽政策空子”。
內地學生透過父母的身份轉換迅速獲取香港身份,再以“自修生”身份參加DSE考試,幾乎沒有在香港的中學階段完整學習經驗,這種做法不僅讓香港本地學生面臨競爭壓力,還被視為對香港教育資源的“分一杯羹”。
因此,不少家長與教育界人士紛紛呼籲政府制定更嚴格的標準,杜絕此類“投機取巧”的行為。
與未來的挑戰
考評局表示,目前內地有約1400名學生報名參加DSE考試,其中近1300名為自修生。
儘管報考人數增加,但考評局也意識到,一些內地生透過非傳統途徑成為香港居民,進而參加DSE,繞開了內地的高考機制。
為此,香港教育局早在今年便表示會考慮重新定義“本地生”的概念,確保DSE報考資格的公正性。
然而,政策的調整並非一蹴而就,即便修訂條款透過立法會,也可能要等到2026年才能實施。
至此,考評局只能面對現實,在程式上加以限制,同時等待新的規範出臺。
面對這波政策緊縮的浪潮,家長們意識到香港教育的“捷徑”越來越難走,提前規劃已顯得迫在眉睫。
尤其是那些以DSE作為入讀香港大學跳板的學生及其家長,更是開始考慮是否要在初高中階段就將孩子送往香港學習,以減少未來政策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
總結來說,雖然目前的“移民DSE”途徑並未完全被封堵,但政策走向已逐漸收緊。
對於有意赴港求學的家長而言,未雨綢繆、提前佈局,才可能在政策的波動中找到穩定的上岸之路。
至於那些希望透過“捷徑”入讀香港大學的內地學生,或許將面臨更多挑戰。
內地家長追逐香港DSE考試的熱潮,引發了香港社會對教育公平性的思考。
雖然部分家長透過政策“漏洞”讓孩子取得DSE考試資格,但考評局逐漸加嚴的審查,使得這些“捷徑”變得越發不確定。
對於家長而言,提前規劃才是應對變化的長久之策,而香港教育部門也在積極尋求更完善的制度以確保公平競爭的環境。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