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人們對科學的興趣與熱情與日俱增,量子力學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AI技術不斷引發討論熱潮……科學不再是書本中的高深理論,它早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閱讀科普書籍是培養科學思維和探索精神的絕佳途徑,尤其是在一個人的青少年時期,因為青少年的思維最接近科學的本質。正因如此,北大出版社特別策劃了“北大名師講科普系列”叢書。
好的科普讀物不僅能啟迪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更能塑造他們的思維方式。
這套書緣起於教育部支援下的“亞洲青少年交流計劃”的科普課程,後來該系列課程又藉助北大附中開設的大中貫通課程得到進一步完善。
亞洲青少年交流計劃
當時,來自中日兩國的中學生共同參與線上課堂,相互學習、共同探討,一起探索相關學科前沿的研究課題,培養了跨學科思維與科學家精神,激發出對科學研究濃厚的興趣與熱情。
中日雙方中學生交流報告
這套科普叢書匯聚了北京大學多個院系老師們的心血。
01
為什麼要多讀科普書?
不只是增長見識那麼簡單
為什麼會有彩虹?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火山噴發為何對生命不可或缺?許多看似日常的問題背後,蘊藏著科學的奧秘。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雅特聘教授唐銘講述跨越時空的《火山》。
科普書的意義不僅在於解惑,更在於激發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全新的視窗,讓我們得以窺見宇宙的浩瀚、自然的神奇、技術的創新,以及生命的奇蹟。
更重要的是,科普書能幫助我們建立科學思維,學會用觀察、實驗和邏輯推理來解決問題。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科學研究,也能夠讓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科學素養能夠幫助我們理性判斷,避免盲目從眾或被錯誤的資訊誤導。
現代科普書還突破了傳統的學科界限,將科學與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等領域有機結合,為我們提供了跨學科的視角。
這種整合的知識體系不僅能夠拓寬我們的視野,還能啟發創新靈感。無論是有志於成為科學家、工程師的人,還是普通讀者,都可以從中找到共鳴與啟迪,為未來的學習和實踐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好的科普書不僅僅是增長見識,它讓每個人成為更好、更全面的人,連線科學與世界,通向更廣闊的未來。
02
科普書五花八門
北大社的這套書與眾不同
市面上的科普書籍種類繁多,“北大名師講科普系列”卻獨具特色,它們是科學與人文的完美結合、學術與普及的典範之作,這不僅歸功於叢書本身的精心打磨,也與北大在科普領域得天獨厚的優勢密不可分。
作為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北大在開展科普工作中具有獨特條件和明顯優勢,學校學科種類齊全,擁有哲學、法學、政治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個國家重點學科和世界一流學科,這為科普內容的多樣性和權威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京大學2024年QS學科門類排名
同時,北大的教學和研究覆蓋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科學,從人文社會科學到工程技術的廣泛領域,形成了綜合性、多元化的佈局,這種全面的學科設定不僅讓科普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也為跨學科的科學傳播創造了獨特條件。
此外,北大的科研實力雄厚,依託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機構,學校的科普活動得以緊跟學術前沿,既嚴謹又充滿創新性。
智慧仿生設計實驗室的機器魚曾經前往北極、南極兩度參加科考,《探知無界·機器人技術的演進與未來》即由實驗室的謝廣明教授講授。
這些優勢在這套科普叢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書中既有對機器人技術、氣候變化、分子醫學、天文學等前沿領域的科學講解,也融合了對雲岡石窟藝術之美、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探討,科學與人文在這裡相得益彰。
本套叢書包括十冊,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心理、歷史、藝術等學科領域。
不僅如此,這套書特別關注青少年的學習特點,透過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案例和貼近實際的問題設計,讓科學變得有趣而易懂。
總而言之,這套叢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北京大學科普實踐的結晶,體現了北大教授們將科學之美帶給大眾的使命感。
03
體例創新,深入淺出
讓科學知識看得見、摸得著
作為科普書,除了知識靠譜,更重要的是願意讀、讀得懂,為此這套叢書不僅在內容上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在編排和設計上也體現了獨特的匠心與創新。
在體例上,這套書秉承創新的理念,透過多板塊設計將複雜的科學知識拆解為易於理解的模組,讓讀者在循序漸進的閱讀中自然領悟科學奧秘。
內容的編排極具邏輯性,從日常生活現象到基礎知識再到前沿課題,從科學理論到實際應用,同時融入了大量生動的案例與趣味性的科普故事,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
全書採用四色印刷,圖文並茂的版式設計讓閱讀更具吸引力。高畫質圖片、科學插圖與直觀圖表相輔相成,不僅增強了內容的可讀性,還讓複雜知識更加易於理解。
作為學術與科普的橋樑,相信這套書能幫助更多人開拓視野、理解科學與人文的深度交融,並從中培養理性思維與科學精神。
你現在還在閱讀科普類的圖書嗎
你對這套叢書有什麼期待
在留言區展開來說說吧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叢書中的圖書一本
北大名師講科普系列叢書
方方 馬玉國主編
-End-
觀點資料來源:
北大名師講科普系列叢書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遇見科學,預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