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婚戀問題一直是父母們的心頭大事,為了幫孩子找物件,這屆家長們甚至建了相親群,進群門檻甚至比US News排行榜還嚴格,都說回國後沒有被安排幾次相親的留學生,不足以談人生,但似乎留學生的戀愛總是一言難盡,很多人說留學生只跟自己圈子內的人談戀愛,事實真的如此嗎?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From Panopath過來人留學
微訊號:Panopath_liuxue
從《心動的訊號》播出到結束,大家都在調侃這究竟是心動的訊號還是心動過的階級,感覺不是來相親的,是來出道的。吐槽的吐槽,真情實意磕cp的真心磕,畢竟節目最怕的就是沒有熱度。
這不就來了!
節目的結束並不代表著話題結束,男嘉賓彭高在11月7日發文:
離開小屋後我和青雅接觸過一段時間。7月底我們最後一次私下見面。後續因為拍攝我們也有見面。11月,經過雙方共同商議和理智思考,我們認為朋友關係是對我們過去、現在關係的合理延續。
翁青雅也在7號同步發文:
在我們共同商量後,決定接下來會以朋友身份相處。
至此,這對cp以be收尾。
磕的觀眾一臉懵,女方粉絲說男方是,分得好!男方粉絲大罵女方是男方優秀履歷過往中對唯一“汙點”,撕起來的殺傷力是一點也不比流量小生小花們小。
雖然一切有跡可循,BE的結局並不意外。但是網友還是炸開了鍋,開了很多分析帖。
雖然戀綜本就真真假假,有人演戲炒熱度,有人假戲真做這都太正常了。感情問題也有很多因素決定最後是否在一起,但經濟問題是大多數人考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雖然中大+交大是我們普通人的擇偶天花板,但是對於本碩都是英國留學生的女方來說,難免不夠看。
女:本科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媒體與傳播專業,碩士倫敦大學傳媒學院
男:本科中山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碩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除此之外,網友還對此做出了推測——
網友分析——從青雅的角度
女方的家庭條件主要是依仗親戚,真正有錢的是家中親戚。
女方家庭不只一個小孩。
再加上按照青雅大學畢業後基本在旅遊可推斷她大機率不是他們家主要財產的繼承人(一般主要繼承人畢業之後就會開始準備繼承家業的事情)。
而彭高的優秀更多是建立在教育體系內的,不太能有效結合女方的家庭資源做到1+1>2(或者說也不願意),那麼這樣下來兩人在經濟實力,家庭背景方面不算,會有非常多因素需要考慮。
有人說:
背景經歷乾淨簡單的中產做題家大廠程式設計師被無實權無接班能力看似清純動人”白富美“當成餐巾紙,吊了一整個戀綜用後即棄的故事。
(看得出來這位朋友對戀綜真情實感付出了,很憤怒很激動......)
“寒窗苦讀多年的pg理所應當被會玩會生活的她吸引,但反過來pg對她來說就是索然無味一眼望到頭的。”
所以雙方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都會影響其性格,擇偶標準自然也是不一樣的。階級本身沒有什麼對錯,畢竟誰也不能決定自己在什麼家庭下,但這也是無法避開聊的問題。
也有人站在女方的角度分析:
“幾代人的奮鬥託舉,才到這個階級層次,但凡清醒一點的家庭,都會找門當戶對的,不會向下相容。”
如果真的向下相容,男方是否可以承擔這個成本?女方是否願意調整消費觀念?兩個人的消費水平是否在同一水平?......
話糙理不糙了。
簡答的例子——女方自己買的玩偶男方送的玩偶:
雖然這說明不了什麼大問題,但至少能說明一些消費方式上的差異。
確實,有時候戀愛關係裡面的門當戶對也同樣很重要。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所以某一方考慮這個因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有人甚至感嘆:從彭高翁青雅的BE裡看到一場巨大的階級割裂。
一個是從小從應試教育一路廝殺到頂級985到大廠的學霸,一個是從小就有家裡給的明確規劃出國留學回國無憂無慮生活。
博主說:
這大概是一個性轉版的《傲慢與偏見》,一個因純粹、理想主義而略顯笨拙的小鎮做題家和一個追求鬆弛、自由但又極其現實主義的富家女之間的一場錯位的追逐實驗。只不過現實世界不是小說,沒有那麼多happy ending。當一個有純粹理想的人獻出赤子之心,卻發現這只是一場不自量力,這種精神的摧毀是可怕的。
對女方而言,她會多次被感動,也會多次明白到雙方之間階級的差別,這是很現實的東西。
家庭差距可以是浪漫的殺手,也可以是試金石。
所以——
留子只能跟留子圈子談戀愛,date APP上國內也只接受清北嗎?
這個話題在某書上也是很多人討論的,雖然留學生談戀愛一言難盡....但還是有很多人傾向於找到相同背景經歷的另一半發展。
所以為什麼說留學生談戀愛只適合找留學生呢?是因為崇洋媚外嗎?也不是。
留學生大部分有比較先進的性別觀念,尤其是非一線城市的女生如果回家鄉發展,很難找到觀念相似的男性。
比如留子很多男生也會基本生活技能,洗衣服、洗碗、做飯、整理房間等事情都不算什麼特別的“加分技能”,遠離父母,遠離熟悉的文化,成為自己世界的主人。人格和生活層面都獨立經營,相對有更多獨立鍛鍊自己的機會。
留學生對於人情事故相對不感冒,而大部分一直在國內生活的同齡人十分重視這一方面。
(好了,有人說中國學生會除外23333)
大部分留學生認為休閒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學習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賺錢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賺錢。所以無法在某些話題深入溝通,一聊就要吵起來。
就像這位網友說的,無關其他事情,“多年留學經歷是在年輕時候的重大經歷,改變了「三觀」和「認知」,所以找同經歷是完全沒錯的。這些經歷也造就了各自不同的心態.....”
與其說是學歷篩選,不如說是生活背景和三觀的同頻。雖然不能完全肯定這個標準之外就沒有適合自己的人,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踩雷的機率。
其實留子的戀愛邏輯很像是申請學校,就以英國申請來說——誰說只有感情中才會篩選對方條件的,學校也同樣篩選學校。
很多學校都是優先考慮海本或者本校生(這裡面本地學生又優先於外地生),然後再考慮國際生(國際生裡面也仍然有優先順序)。同樣的成績和經歷,不同的bg最後申請結果可能天差地別。
比如英國院校是有自己的list的,玩的是卡list局。
簡單來說,英國的大學除了看重成績之外也十分注重背景,很多英國大學都有自己偏愛的中國院校list,是硬性門檻,你的夢校可能就因為你的本科學校不在List之中而把Offer給其他GPA均分比你低的競爭對手。
雖然聽起來不是很公平,第一學歷秒一切的感覺。但是這也是大學給自己減少踩雷機率的一個措施,也能理解。
給大家列舉幾個例子:
帝國理工學院
商學院只接受211以上,均分至少85%。
倫敦大學學院
有明確List,84所985/211/雙一流院校。
A組院校名單由學校相關委員會稽核,包括大部分985工程、211工程和雙一流大學。
愛丁堡大學
有Priority List,主要是985/211。
均分要求:Band A-D,85%-80%不等。
曼徹斯特大學
各學院有獨立List,商學院尤其嚴格。
均分要求:985/211 85%-88%,雙非85%-90%。
倫敦國王學院
兩檔:名牌大學和其他知名大學。
均分要求:名牌大學80/85%,其他知名大學85/88%。
其實沒有完全說不能申請,有些情況如果bg實在優秀可以找學校argue,而且根據專業和專案的不同也有不同的錄取門檻標準。
但overall來看,申請海外學校是存在卡學歷的......海本的學歷申請海本對於招生官來說確實會更有含金量和說服力。
(雙非生狠狠的碎了,沒惹任何人......)
同樣的思路,在感情中,也有很多留學生用感性<理性去作為自己擇偶標準。
脫離國內應試教育的校園生活,獨自在外留學很容易有心動瞬間,比如對方很貼心、會做飯、會拼傢俱、熱愛運動、會開車接送等等。對比國內大學談戀愛,留學生的戀愛好像介於校園和社會之間,有很多自由進退的空間。
甜蜜歸甜蜜,但對於留學生來說,談戀愛很難一直處於簡單的戀愛關係中。特別是身份問題不得不把雙方推向更現實的方向去衡量。
在畢業時期,有一堆現實的問題需要考慮:
回國or留下?
opt多久?
H1B是否能中?
回國在一個城市嗎or異地?
回國會朝著結婚發展嗎?
什麼時候安排見父母?
聽過一些留學生說:“留學除了拿學位最該做的事找個物件談戀愛......”
留學圈的潛在物件很可能符合相似發展路徑、家庭條件良好、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等等。所以在很多留子以及留子家庭眼裡,或許留學生考慮留學生是雙贏。這樣也省去了文化和思維差異的磨合步驟,一舉多得。
電視劇《凡人歌》截圖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凡人歌》中,男方看不上女方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她是二本,我是一本+大廠,她的高度根本不及我,什麼都得我帶著她才行”的思維一直吵架最後分手。
最近熱播的《好團圓》中,渣男高平因為自己第一學歷問題,就算博士畢業也沒有機會爭取到留校任教的資格,心裡不平衡最後出軌被離婚。
可見這個原因在學業,工作以及感情中的一個必須考慮因素。但話說回來,這個問題既現實又無奈,如果不這樣,普通人又如何初步彼此是否是一個世界的人呢?
即便如此,我還是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真正相愛跨越萬難的人,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適應以及對方也願意改變。
偶爾我們也去對方的窗戶看看風景,我們的家應該有兩個窗戶不是嗎?
本文系授權釋出,By 鷗醬,From Panopath過來人留學,號:Panopath_liuxue。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