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為人父母后,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想必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是——糾結。
學習上,既怕孩子跟不上,又怕孩子被累壞,到底要不要雞娃?
原則上,既想寸步不讓,又不想太過強勢,到底要不要嚴厲?
日常中,既想顧及孩子的感受,又很看不慣他的一些習慣,到底要不要管教?
正所謂,關心則亂。
太在意孩子,反而拿捏不好分寸。
網上有個熱門問答:對孩子,到底是管還是不管。
其中一個回答我很認可:
“為什麼一定要二選一?在管與不管之間,還有很多操作空間。”
也就是說,教育最關鍵的,不是做選擇,而是把握程度。
10分的父母,養不出10分的小孩
前幾天,重溫一檔親子綜藝,一位媽媽的做法令我反思良久。
她是家裡的大掌櫃,對孩子的事,那叫一個用心。
從準備早飯,到給孩子餵飯、擦嘴、刷牙、穿鞋,她一件件張羅。
學習上,從找資料、報班,到整理筆記、課外閱讀,她也是面面俱到。
除此之外,孩子一不開心,她就變著花樣地哄,碰上一點挫折,她就馬上幫忙解決。
如果打分的話,這位媽媽,絕對是滿分媽媽,挑不出一點毛病。
但壞就壞在,她做得太多太對,導致孩子完全沒了主見和自理能力。
一離開家,這孩子沒了她的幫襯,就處處碰壁,變得越來越自卑。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有個著名理論。
叫“good-enough mother”(做媽媽,足夠好就行)。
那做到多少分,算是足夠好?
心理專家曾奇峰,給出的答案是,60分。
為什麼足夠好不是100分呢?
因為100分的管教與照顧,意味著100分的剝奪與控制。
換句話說,100分的父母養不出100分的小孩。
而做到60分,反而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出色。
這背後的道理,恰如武志紅老師所分析的:
“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時,才是最有力量的。”
當我們越位到孩子的生活中,全方位接管他的一切,孩子就會失去做自己的動力。
他聽不到內心的召喚,也就沒有意識去探索、去試錯,去完成自己的成長任務。
教育學上,把過於在意、過度干預的父母,戲稱為“割草機父母”。
這類父母為孩子掃平一切障礙,也同樣擠掉了孩子的生長空間。
我知道,大家都想為孩子多打算打算。
但一個事實是,做得多不如做得巧,程度的把握尤為重要。
聰明的家長,都懂得“五五定律”
《奇葩說》中,有一道辯題,發人深思。
“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的人生,你會按下這個按鈕嗎?”
辯手黃執中給出的答案很中肯,他說:“完美人生是充分擁有選擇權。”
凡事父母說了算,孩子就不可能有選擇的空間,談何幸福呢。
所以,對孩子要用“五五定律”,有所為有所不為。
①一半努力,一半鬆弛
文學博士鮑鵬山講過一段話,對我很有啟發。
他說,孔子和莊子,其實就是中國人的兩面。
古代讀書人桌上放著四書五經,枕頭底下藏著莊子。
一邊學孔子,入世作為;一邊學莊子,鬆弛自在。
在教育上,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督促孩子努力,是一種上進的姿態,而適當放鬆,則是一種修整的智慧。
或者說,姿態上奮進,而心態上不能太著急。
比如,平常監督孩子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週末就允許他好好玩。
學習的時候,保持極致的專注,玩的時候,也要心無旁騖。
這樣一來,孩子既不會因為太過緊繃而厭學,也不會因為過度放鬆而懈怠。
②一半堅持,一半退讓
一次,和一位搞教育的朋友聊起育兒的困惑: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越是嚴格要求,女兒越是叛逆反抗。
我堅持培養她刻苦的學習習慣,堅持讓她把所有的興趣班好好上完。
可她就是不聽,總和我對著幹,搞得母女關係很緊張。
朋友說,你有沒有聽說過“海格力斯效應”?
這是一種彈簧式的反抗行為表現。
尤其是親子關係中,父母管教越嚴格,孩子越叛逆;父母越堅持,孩子越反感。
不要和孩子較勁,適當地退後一步,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
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教育過程中要格外注重“尊重法則”。
我們可以幫孩子規劃人生、制定計劃、分享經驗,但不要用父母權威去命令。
父母太強勢,孩子就沒了自我探索的慾望,會變得越來越弱勢。
我們不妨“以退為進”,“以柔克剛”。
原則上可以堅持,但小事上就不必太過計較。
③一半共情,一半冷酷
說實話,咱們這代家長很注重孩子的感受,非常能共情他們。
作為過來的一代人,我們深知孩子也有他的苦惱與壓力。
不管是學習上的壓力,還是人際關係上的緊張,都能做到換位體諒。
但過分共情,卻是一種縱容。
我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
兒子一發脾氣,媽媽就忙著安撫,最後不得不縱容孩子去做他想做卻並不合理的事。
女兒一哭鼻子,爸爸就心疼,便想方設法哄女兒開心,甚至花大錢滿足女兒的虛榮。
好像不這樣做,就不是愛孩子的父母。
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情緒管理,是每個人的必修課,也包括我們的孩子。
我們要共情孩子的感受,卻不要因為這份共情做無底線的滿足。
有時候,適當冷酷,反而有助於孩子心智上的成熟。
難過了,讓他慢慢釋懷;沮喪了,讓他慢慢振奮;委屈了,讓他慢慢消化……
我們不能陪孩子一輩子,他總要學會自己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④一半深愛,一半狠心
看過一個很經典的案例,來自一位猶太媽媽沙拉。
她是一位“很不好說話”的母親,甚至對孩子多少有點狠心。
在《特別狠心特別愛》中,沙拉講了一段女兒的故事。
她女兒16歲生日時,以為沙拉會給自己準備大禮包。
結果只是從媽媽那裡得到一點點錢,孩子心裡就很失落。
出去吃飯時,女兒帶著怨氣點了一大堆吃的,橘子水一紮,蘋果水一紮,鮑魚面……
多得根本吃不下,純粹是浪費錢。
沙拉一看,毫不留情地全部劃掉,只點了兩碗麵。
女兒怒了,怪沙拉小氣,站起來把凳子一踢,走掉了。
但沙拉卻平靜地對孩子說:
“媽媽知道你在怨我,我這麼有錢卻不給你花,可是女兒你知道媽媽在做慈善工作,一杯橘子水就是16支鉛筆,媽媽不給你,是為了給更多的孩子學習的機會。”
說完,還不忘輕輕地擁抱了女兒。
女兒聽後,想了想,也想通了。
她愧疚地說:
“媽媽,我以後要在你學校一邊辦個橘子水廠,另一邊辦一個鉛筆廠,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
父母對孩子的愛,的確是無條件的,但卻不能失了分寸。
很多時候,心軟是害,狠心是愛,可以深愛,但不能溺愛。
人大老校長吳玉章曾說:
“正確教育子女的方法,應該是嚴和愛相結合。”
對孩子,要一半深愛,一半狠心。
用愛給足孩子安全感和能量,用“狠心”將孩子這塊璞玉打造成美玉。
美國學者西蒙·斯涅克提出過一個“黃金圈”的理論。
意思是,人們做事的時候,習慣先關注“做什麼”和“怎麼做”。
可實際上,成事最核心的要素,應該是“為什麼”。
只有源頭上摸清問題,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它。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先弄明白為什麼我們做得越多效果越差,付出越多孩子越不成器。
根源就在於,孩子是富有創造力的生命,他需要向上伸展的空間。
搞清楚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再事事插手,處處緊逼。
所謂的五五定律,強調的是一種動態平衡。
當我們的教育方式富有彈性,孩子的人生才會精彩紛呈。
與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