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說個扎心的事,你有沒有發現?
人到中年後,養孩子的觀念會逐漸轉變。
孩子小的那幾年,我們這些當媽的,渾身就像有使不完的牛勁,各種條條框框往孩子身上套,要求孩子這樣,希望孩子那樣。
可某一天,就像瞬間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突然就明白了:
累死也養不好娃的原因,不是我們做得不夠,也不是孩子不好,而是我們總在和人性對抗。
聽過一位教育專家在私下場合分享的一句話,頗為認同:教育,就是把孩子當人。
養育中痛苦的根源,是高估了自己和孩子,低估了人性。
當父母把孩子當成一個和我們一樣,有獨立自主意識、意願的完整的人時,就能明白:
永遠不要和人性較勁,只要順著人性,養娃就能事半功倍!
你越弱,孩子就越“欺負”你
有網友分享了一段他偶然拍到的影片:
一輛電動車上,後座的女兒,一邊拍打前面的媽媽一邊喊:“送我去!快點!”
媽媽被鬧煩了後轉身打了女兒一下,沒想到女兒立馬上前扇了媽媽幾巴掌,還對著媽媽一通拳打腳踢。
等媽媽蹲在地上抹著淚無助地哭泣時,女兒追過來繼續用力踢了媽媽幾下。
最後,女兒拿著書包揚長而去,媽媽終究不放心,還是追了上去。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曾說:“不能對孩子一再讓步,我們對孩子要真的負責。”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底線不談養育。
過度的約束不可有,但適度的規勸、引導不能少。
因為孩子,是真的會“欺軟怕硬”。
想要養出優秀的孩子,就先立好規矩。當孩子在行為習慣、教養、規矩方面出了問題,就不要一味慣著孩子,把放縱當作釋放天性。
愛要有底線,養要有原則。
妥協越多,孩子越“廢”。
我們要用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告訴孩子:“我允許你討價還價,但你不能越界!”
別太高估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公號@真實故事計劃曾分享過女孩劉冉的故事:
父親酗酒,在育兒中也是個甩手掌櫃。為了分擔育兒壓力,母親就把管教弟弟的責任一股腦推給了劉冉。
一開始,劉冉只需要輔導弟弟不懂的作業就好。但母親對她“使喚”得越來越順手後,只要是弟弟的學習問題,就要求劉冉這個姐姐必須隨叫隨到。
甚至弟弟的成績但凡有一點下滑,劉冉就會被母親責怪說是她這個當姐姐的不負責任。
後來,劉冉考上大學,以為終於可以擺脫這種“親情責任”,沒想到依舊被母親天天追著找。
在她衝刺考研的關鍵時期,母親還經常打電話過來訴苦、抱怨劉冉不管弟弟了。
劉冉忍無可忍,最後狠下心把手機設成了免打擾模式,這才短暫地擺脫了母親的連環CALL。
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父母的過度消費”,指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時間、心理等各個方面的過度索取和期待。
父母的這種行為會對孩子產生幾個方面的影響:
1、自我價值感的喪失
2、無法形成互相信任的親子關係
3、孩子會想要逃離父母的過度關注和期待
說白了,當父母不斷“壓榨”孩子,孩子逃無可逃時,便只能被逼進內耗的衚衕。
沒有任何關係,經得起持續性的消耗。
過度的情感依賴和期待,不僅不會讓親子關係更親密,還會讓孩子在羽翼豐滿後,第一時間就想要逃離。
孩子,也想要聽好聽的話
有段時間,網上特別流行“如何對孩子使用彩虹屁”的文章。
當時看完後受益匪淺,就在女兒身上實踐了下:
那段時間女兒因為紀律不好,經常在班級群裡被點名批評。
每天我這邊工作中一堆糟心事兒,結果一點開手機,又是老師在群裡@我說女兒又怎麼不遵守紀律了。
所以那段時間,我和女兒之間就好像放了一個炸彈,輕輕一碰就爆炸。
直到看了文章,意識到自己的溝通方式出現了問題後,我開始試著把“責備”變成“鼓勵”,把“總在糾錯”變成“關注積極的方向”。
比如當她這一週紀律分又被扣之後,我不僅不批評她,反而去鼓勵她:“這周扣的分沒有增多,證明你在努力約束自己的行為,媽媽太驚喜了,真期待看到你下一次的進步。”
你別說,這種“玻璃渣裡找糖吃”的方式,雖然讓老母親演得非常浮誇,心裡也十分別扭,但效果是真的驚人。
我發現,當我把“難聽的話”變成了“好聽的話”後:
1、我自己的心態變了。
因為好聽的話無形中給我一種暗示——我的孩子其實沒有那麼差,她也有很多優點。
2、女兒的狀態變了。
因為女兒從我這裡獲得的資訊是——自己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孩子,反而是一個被媽媽看到優點,還能獲得誇讚的潛力股。
你看,我只不過轉變了說話的方式,但卻把我和孩子之間一直在流動的負能量,變成了積極的正能量。
很喜歡一句話,父母的嘴夠甜,孩子才能有變更好的動力。
別太迷信刀子嘴豆腐心,你說出什麼樣的話,孩子接收到的就是什麼樣的資訊。
再善意的教導,如果包裝在刀鋒一樣的話語中,也只能傷害孩子而不自知。
你給得越多,孩子越不珍惜
當父母的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時刻:
掏心掏肺地為了孩子好,付出了時間、精力,可孩子不僅不珍惜,還反過來嫌父母給得太多,或者給得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一則新聞報道中,18歲的女孩侯文豔,晚上回家的時候被搶劫犯連捅六刀。
醫生下了病危通知,但男友一家沒有一個人願意簽字繳費。
遠在千里之外的父親接到通知後,直接嚇得從工地高架上跌落,來不及處理傷口,忍著傷痛連夜趕到女兒的病床前。
可當父親趴在女兒床前訴說著自己的心疼,一遍遍說著:“我的女兒受罪了。”
躺在床上的女兒,卻不耐煩地打斷父親的嘮叨,說自己只想見男友。
在影片的評論區,被一位網友的話扎心了:
“她會醒悟的,不過是在她失去父母這些唯一愛她的人之後。”
愛孩子,幾乎是所有父母的天性。
但不是所有的愛,都能得到相同的回饋。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像新聞中的這個女孩一樣,但現實生活中,父母大包大攬,孩子不僅不感激,還會越來越叛逆的例子卻一點也不少。
其實從人性角度來看,一個人對他人過度的好,只會成為另一個人的壓力。
而且很多父母其實在付出的時候,還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比如把付出變成過度的包辦或變相的控制。
而在心理學中認為,父母過度的付出,會讓孩子產生“受之無愧感”。習慣了接受,就覺得理所應當。
愛一旦超限,就會變成廉價,且成為束縛。
父母真正的偉大,從來不是無條件地給,而是有節制地愛。
不要總指望孩子感激你
有次和學生聊天,說起他們最討厭父母說的話,沒想到孩子的答案竟讓我聽得無比耳熟:
“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你不好好學習,就是對不起我的付出。”
“我對你這麼好,你居然一點都不感恩!”
傳統的中式父母,好像總喜歡用道德綁架的方式,讓孩子認同自己的付出,並聽從自己的教導。
所有道德綁架的背後,都是“逼你就範”。
當你總想“逼孩子就範”,就別怪孩子“總想要逃離”。
說到這裡,不由得讓我想起前段時間衝上熱搜的“川渝式父母”。
有人說,川渝父母絕對是育兒界的頂配原生家庭。
因為川渝父母不會雞娃,只會雞自己。
他們希望孩子鬆弛,他們從不認為孩子是自己人生的延伸。他們不需要兒女揹負太多“精神債務”,只覺得孩子開心快樂健康就是最好。
道德綁架,說到底本身就是一種精神桎梏。放大了父母的光輝,矮化了孩子的價值。
最後,想把胡適寫給自己兒子的幾句話分享給大家:
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
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
你並不因我而來,
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你是自由的,
我是愛你的;
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你很難改變你的孩子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分享過一個有趣的觀點。
她認為我們很多父母其實都被一些極端的育兒觀影響過。
比如書包沒有收拾好,就代表孩子對學習沒有規劃能力,甚至代表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職業規劃能力。
在這種極端育兒觀的影響下,如果父母核心不足夠穩,就很容易產生焦慮,並把孩子的小毛病,放大為大問題。
畢竟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孩子收拾不好書包,只是因為年齡的原因,到了一定階段,這些曾讓父母揪心的小問題都不會再存在。
正如沈奕斐教授所說,當我們把孩子放在一個標準的框架中時,就很容易關注到那些消極面,而忽略掉積極面。
那麼進而會產生的問題是,我們就會不斷地想去改造孩子,或者說,按我們心中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所以只要孩子不出現以下兩種情況,都無需太過焦慮:
1、有損害他人的行為。
2、過分消極的意識和行為。
我們無法按照模板去養出一個機器人一樣的理想孩子。
樹自會成樹,花自會成花。
我們無需改變孩子,更無需改造他們。因為父母終其一生要培養的是一個有性格、有自我的人。
而且當我們在養育中不斷想要實施干預時,其實一些問題看似被我們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
正如那句話所說,不要過度介入他人的命運。
在你未能窺得孩子人生全域性的前提下,你並不能預判自己現在的介入對於孩子的未來而言到底是對是錯。
最好的養育不是提前預判,也不是焦慮未來,而是專注此刻,過好當下。
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用平衡、有度、中庸的態度去養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命運,我們只需正常養育即可。
讀到這裡,你是否和我一樣,也有同樣的感受:
成長,其實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斷了解自己和對方,並實現共同成長的過程。
養育中存在的大多數問題,說到底,終究是人性使然的結果。
洞悉一點人性,瞭解一點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再懂一點科學的育兒技巧,就能以更清醒、客觀的姿態養出更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