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搞笑,一篇7年前的碩士學位論文的標題,用“她為什麼換了導師?”作為論文標題的第一句,而且其指導老師是華東師大知名教授馬和民。這篇論文今天成了熱點,逗引著不少網友去知網下載。(源自九派新聞)
看看標題的部分目錄,堪稱論文界的“章回體小說”,小說屆的學術論文。
誤打誤撞入師門(遭遇下馬威,蒼白蜜月期,實習風波劫),一波三折寫論文(選題成導火索,寫作已白熱化,放棄時游擊戰),柳暗花明換導師(系所伸出的援助之手,新導師的因材施教)。這第二章的目錄,有情節有形象,堪稱一部情節完整的小說。
論文第三章,開始釐清換導師事件的事實,進入理性分析階段。標題還是寫得讓人捧腹。相識: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相識的尷尬:“我當時真的特別傻”,短暫的蜜月期:“就是表層的關係”),相知:認同危機與情感淡漠(脆弱的教師權威認同:“很不學術”,導生情感淡漠:“對對對”),相離:偶然與必然的歸宿(矛盾一觸即發:“我再也不能這樣了”,悄然離去:不想再有什麼糾葛)
第四章就是真正的學術研究了,研究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的關係反映出來的問題,教研究生如何處理好導師的關係。
有網友說,這篇論文如果放在今天,是過審不了的。大意是,論文語言不符合論文的規範,一開始就會被拍死。不過,這是7年前的教育論文,研究的就是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問題。而且此類論文可以記錄調查訪談材料,其訪談材料是得出後面研究導師和研究生關係結論的支撐材料,文科方面的論文,有文科的特質,倒也無傷大雅。
說到這裡,筆者對馬和民教授肅然起敬。馬教授當這名研究生的指導教師時,是53歲,已經功成名就。一名知名教授,能夠允許自己的研究生研究導師和研究生的關係,揭開其中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還涉及到校內校外的教授,沒有開闊的胸襟和氣量,敢於頂住教授圈的壓力,一般人確實做不到,這體現了馬教授的高尚師德。
有意思的是,大家從論文目錄中可以發現,馬教授還緊跟時代發展,熟諳當時的網路語言,能支援自己的研究生用當年的網路梗當標題,可見其心態非常年輕,一點也沒有現在有成就教授那副學閥嘴臉。這名女研究生能碰到這樣開明有氣度的好老師,確實是其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馬和民教授是浙江慈溪人,其求學經歷也很有趣,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華東師大完成的。馬教授的讀碩時師從著名教育學家張人傑教授,讀博時師從教育學界有名的“批判型的思想者”陸有銓教授。2011年筆者在華東師大學習期間,有幸聆聽過老爺子的教誨,也是讓人非常感動,頭髮花白的陸教授站著上了一上午的課,還目光睿智,神采奕奕,思想之深刻,給筆者當時留下深刻的印象。
華東師大能有這樣一批師德高尚、開明寬容、研究成果豐碩的教育大家,也難怪會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總之,這篇網紅論文的爆紅,展示了華東師範大學在教育領域深厚的學術底蘊和開放包容的學術氛圍,彰顯了馬和明教授作為教育大家的高尚師德和開明態度。他鼓勵學生深入研究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甚至允許使用網路梗作為論文標題,這種勇於探索、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為論文的成功問世提供了堅實支撐,更為學術界樹立了典範。現在被廣為詬病的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說到底,關鍵還是在於導師的師德成色。只有具備高尚師德和開放心態的導師,才能引領學術界走向更加健康、和諧的發展道路。
你怎麼看待這篇論文成為網紅論文?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路,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