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對於出國黨來說似乎並不遙遠——獨自一人留學在外,遠離家人、陌生的環境、學業和社交的壓力很容易導致抑鬱,也有一些人因此走上了自殺這條路,實在是令人惋惜。最近康奈爾大學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這也讓大家忍不住發出疑問,為什麼別人眼中的精英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這些令人心痛的事故呢?
文 | 小美
From 爸爸真棒
微訊號:babazhenbang
“爸爸真棒”是一個K12原創教育平臺
致力於理性、深度、有啟發的
融合教育探索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康奈爾大學傳出4起疑似自殺的悲劇,其中兩人是本校學生。而在兩年前(2022年),該校三人自殺,此外還有 一名大二留學生由於熬夜寫作業而猝死。
根據美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自殺是大學生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約有1100起大學校園自殺事件。另一則來自密歇根安娜堡的資料更令人毛骨悚然,26%的學生曾經考慮過自殺,其中如果GPA低於2.4,那麼47%的人會考慮自殺。
“從國外的藤校到國內的“985”“211”,越是頂尖的學校,心理出問題的孩子也越多。”
上週,我們”邀請了原北京大學副教授、大儒心理創始人徐凱文作客直播間,就談到了精英大學裡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簡單:
清北、藤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競爭更激烈,意味著身邊的同學更優秀。甚至更意味著“你人生中第一次發現,你絕不是那裡最聰明的人。”
但在徐教授看來,更本質的原因,是當下社會太過鼓勵競爭和內卷。
相比於精英大學的心理問題,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則更容易被我們忽視。
根據《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目前,我國患抑鬱症人數達9500萬人,18歲以下抑鬱症患者佔總數的30.28%,即2850萬人。抑鬱症正嚴重威脅著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
另一份本月釋出的《2024年兒童青少年抑鬱治療與康復痛點調研報告》顯示,被診斷為情緒障礙的青少年中,首次確診的平均年齡為13.41歲,其中男孩佔51.0%,一半孩子患病時長處於1到4年之間。
為什麼經濟越富裕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常見?更容易出現厭學、脆弱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抑鬱焦慮?
徐凱文在心理健康領域深耕數十年,對於當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直言:
如果100個孩子中有1個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那可能是他自己的問題;如果100個孩子中有5個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那可能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如果100個孩子中有20個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那就是整個生活環境、教育環境出現了問題。
*為方便閱讀,本文用第一人稱呈現
這幾年我處理過數不清的自殺危機干預事件,看見了暴露在孩子與父母關係之間的裂縫,也看見了當下學生心理問題的嚴重性。
一次,一個想要自殺的女孩跳進了湖,幸運的是及時救上來了,可女孩自己也說不清楚為什麼想不開,只是反反覆覆說活著沒意思、父母也不尊重自己。
後來我與她深入交談才瞭解到,她父母進她的房間總是不敲門,她無數次和父母溝通,父母就是不聽,她便時常感到崩潰。
由於她當時的危險級別很高,需要監護,學校也把她父母叫來了,其中一方更是直接辭掉了工作全身心陪孩子,這真的是很大的付出,可談到進孩子房間不敲門的問題,家長第一反應是:我進自己家的門,為什麼還要敲門?
這就是兩代人之間的差異。
新生代的孩子有更強的自我意識,更需要得到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平等對話,但這一點很多家長是看不到的,這也是當下家長特別容易闖入的誤區。
大多家長出生於60年代、70年代,他們覺得吃得飽、穿的暖就是幸福,認為盡最大努力給孩子錢、讓他出國、安排好一切就是愛孩子,但要清醒看到的是,孩子如何看待這些完全是另一回事,因為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家長自己決定的,孩子只是在滿足家長的需要,成為家長希望孩子成為的人。
在整個家長為孩子付出的過程中,是看不見孩子的。孩子的意願、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渴望統統都被忽視了,家長無法理解,於是冠以孩子“叛逆”“不聽話”的“罪名”,實際上,孩子只是在要求父母尊重他們而已。
另一個典型的真實案例發生在一個男孩身上。
男孩當時在讀大四,臨近畢業突然想不開要跳樓,危機干預成功解救之後,男孩說,原因是父親給他安排了畢業之後的人生路徑,但他完全不想按父親的意願走,他覺得世界很大他一定要親自出去看看。
後來,學校也把他父親叫來了,這位父親家庭很富裕,但他聽到兒子這樣說時,一下子就怒了,批評兒子“不要以為上了名校就了不起”、“家裡的阿姨還會做飯清潔,而你什麼都不會”,他把兒子貶低得一無是處。
常年的打壓、貶低壓垮了孩子,孩子並不是想自殺,他只是無路可去了。在進行危機干預時,我跟這個男孩說:“我知道你並不想自殺,你還想去更廣大的世界看看,你覺得如果現在把自己殺死了,就可以反抗、報復父親了。”
男孩聽完便流下了眼淚,放棄了自殺的想法,他知道他的內心被看到了。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認為“父愛如山,母愛偉大”,但真實的親子關係是複雜的、糾纏的。孩子對父母有愛,也有恨,反之亦然。當親子之間的愛無法很好的流動時,恨就會產生,而一個孩子對父母最終極的反抗就是懲罰自己,包括讓自己失敗、甚至自殺。
接觸很多真實的案例,加之我們專家團隊所做的調研來看,當下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了。
比如,越是有能力、有財力的家長,越喜歡為孩子安排他們的人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雞娃”。可現實是,從國外的藤校到國內的“985”“211”,越是頂尖的學校,心理出問題的孩子也越多。
比如2014年,MIT的一萬多名學生裡出現了6個極端事件;國內的北京98所高校裡,學生心理問題出現率最低的只有北京體育大學,可以說,體育活動開展地越好的學校,學生抑鬱狀況也最少發生。
還有就是,這幾年抑鬱症的爆發逐漸出現低齡化趨勢,患病主體並非是大眾認為的高中生群體,而是中小學生群體,而且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出現軀體化症狀。
軀體化反應是指,當情緒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瘀積心中,時間久了身體就會出現諸如頭痛、心慌、乾嘔等一系列反應,去醫院檢查通常無法查出具體的病症。
前不久,我和上海仁濟醫院的心內科主任的交談,他觀察到,來看心內科的兒童裡,約9成都是情緒問題導致的,我也很多次遇見相似的情況。
一次,一位媽媽帶著上初中的兒子去看心內科,症狀是經常頭疼,但檢查化驗了一圈下來,並沒發現心臟的任何器質性病變,醫生就問這位媽媽,孩子最近情緒怎麼樣?是否厭學?經由這番,這位媽媽才找到了我。
在此可以推薦一個非常直白觀察孩子心理狀態的指標,即成績。在心理學上,一個孩子的成績突然出現斷崖式下滑,實質上代表著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在中小學生中頻發,背後有著多重原因。
目前在小學階段,孩子的課業壓力還不算太重,但一進入初中,學業壓力陡然倍增,面臨著中考壓力和焦慮,以及無法升學的中考分流,這種壓力從高中提前到了初中階段。
可能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青春期逆反是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但青春期的敏感和特殊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產生心理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孩子發出“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類問題的關鍵時期,孩子面臨成長過程中的身份認同危機,他產生了更強的自我意識,也需要區分自己與父母的不同,才能逐漸確認真正的自己是誰。所以,孩子才會表現出拒絕父母、反抗父母控制的特點。
家長成長的青春時代與當下孩子的青春時代相比,在生理上面臨的是相同的變化,不同的是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孩子的心理與家長青春時代的心理不同了,家長與孩子之間橫跨了飛速發展的30~40年,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也不一樣了,但家長似乎還在拿自己成長的經驗應對孩子的困難。
當下,我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
在我們的工業化社會,以衡水中學為代表的題海戰術確實可以篩選出更聰明、更會做題的學生,這種流水線式的“做題家”被不斷生產製造出來以適應社會需要,但未來我們即將進入人工智慧社會,過往的模式已然不適用,要論複製知識,人工智慧比題海戰術厲害得多,在這個新時代,只有更具創造力、心理健康能力、更會與人聯結的孩子才會適應社會發展。
所以,如果家長和社會還在不停“雞娃”,這種不停複製知識的模式也會愈加摧毀孩子心靈。
在競爭激勵、內卷嚴重的環境中,很多孩子會將身邊優秀的人看作對手,於是越來越卷,導致越是名校,心理問題越嚴重。
但這其中存在一個視角的差別,真正有智慧的孩子,會將身邊優秀的同學看作資源而非對手,身邊同學越優秀,就越可以共同進步,如果這樣看待,那麼在自己遭遇失敗的時候,也不會至於崩潰,這也是很本質的一個原因。
最後,過去三年的網課也帶給孩子學習方式很大的變化。
當孩子越來越熟悉在家做功課、上網課,就越難以在現實中與人交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恐”,這意味著對自己的評價低,覺得自己很糟糕,對心理健康的發展也十分有害。
我想問各位家長:
是否真的可以接受孩子不如家長呢?
是否可以接受孩子無法重複家長自己走過的那條成功之路?
是否允許孩子走向他們自己的個性化之路呢?
家長成長的時代背景、時代紅利、時代氛圍都已消退了,如今的孩子有著自己時代的新特點。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不再與他人做比較。例如不要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要告訴孩子考入某個名校與你自身的努力有關,而非“你把別人比下去了,你比別人更強才會考得上”。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家長會真心告訴孩子,考成什麼樣都沒關係,去哪所大學讀書也沒關係,可孩子聽了也許會覺得父母並不相信他,他會覺得父母都那麼優秀了,自己也不能差。
總結下來,重點是家長不要為孩子設定過高或過低的期望,而要讓孩子感覺到,無論孩子怎麼做怎麼選,家長都會無條件支援。
接下來,可以支援孩子實現他自己的目標,激發他的內在動力。
兩年前我的一位來訪者是裸分考進國內某名校的,非常優秀,可進了大學之後便無心學習,每天打遊戲、泡咖啡館,三年下來由於掛科太多而被退學。
他找到我,說自己實在沒有動力學習。我們連續做心理諮詢七、八個月之久,終於探索出了他真正想要做的事,他找到了內在動力,於是第二年高考復讀後重新考入這所學校。結束諮詢後兩年,他每次考試都是院系第一,學習非常認真。
在中國,我們對孩子的評價體系都過於單一了,總是從分數的角度來評判孩子,但實際上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之處,也有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只要家長和社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要磨滅孩子內心真正的驅動力,孩子自然會長成他自己的模樣。
經常有家長找到我向我抱怨、哭訴,覺得現在的孩子難以溝通,總是一言不合就吵架,我給出的建議總是那一條——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與感受。小到作業寫不完,大到孩子出現抑鬱、焦慮、強迫症狀,父母理應放下自己時代的慣性思維,放下權威,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如果100個孩子中有1個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那可能是他自己的問題,如果100個孩子中有5個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那可能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如果100個孩子中有20個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那就是整個生活環境、教育環境出現了問題。
作為家長,短期內無法改變內卷的整體環境,那就不要把自身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儘量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給孩子。
我想告訴那些“雞娃”的家長,孩子永遠比家長年輕,這就意味著孩子會有無限可能,有無限犯錯的機會,家長為他安排好一條人生道路,但孩子有自己的主意,要去走另一條,那麼家長沒有權利剝奪他選擇的自由。
至於犯錯,孩子是一定會犯錯的,只有不斷犯錯才能累積經驗,才能更加知道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這些也終將是孩子寶貴的人生財富。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真棒之選,微訊號:summerschool2018。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