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大吉 | 巳巳如意
CHUN
JIE
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5年春節成為首個“非遺版”春節。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南大學聚焦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挖掘館藏資源,以文物賀新春的方式打造“年味”育人思政課堂。6所師範大學攜手送上新春祝福,一起感受高校博物館裡的中國“範”兒→
北京師範大學
武士英風承古韻
蛇年瑞氣啟新程
這對天王俑通高超過1米,身形高大,體魄健壯,威武雄渾,身著明光鎧,圍項護,雙肩覆膊,甲附護胸及護心,腰束粗帶,下著小口窄褲,足穿尖靴。一手叉腰,一手臂彎折攥拳橫於胸前,一腿屈膝,一腿直立,雙腳下踩踏一隻臥牛,臥牛下有臺座。器表施綠、赭色彩釉,釉色鮮亮。
華東師範大學
盛世中華
壯遊天下
這組低溫鉛釉陶俑均高22釐米。唐代的陶俑富有生氣、形神俱佳,其中女俑是重要而精彩的組成部分。從裝束、神態等進行區分,唐代女俑有貴婦俑、樂舞俑等樣式。本館所藏這一組陶俑為宮女俑。這些宮女俑雍容華貴,儀態大方,體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
東北師範大學
長白山下松江暖
揚鞭策馬送春來
彩繪騎馬俑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20世紀50年代,隨著文物捐贈撥交的浪潮,來到東北邊疆。馬雙耳併攏豎立,圓目昂首,馬鬃自然下垂,頭面及周身以黑線繪馬具及裝飾。馬背上一頭戴尖頭風帽人物,左手執韁繩,右臂高高抬起,整體做打馬狀,姿態生動形象。
華中師範大學
文墨繪新春
武德護安康
這兩件陶俑是1955年在新建華中師範大學桂子山校區時,從桂子山的唐墓中出土的唐代陶俑。唐朝時期,文官俑與武官俑常成對出現,文官俑象徵著墓主人在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成就與影響力;武官俑則彰顯墓主人的威武與力量,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武雙全的崇尚和追求。
陝西師範大學
古瓷風華
彩羽翩躚
粉彩雞缸杯,敞口、深腹、臥足,底書青花“大清乾隆仿古”篆書款。外壁一側彩繪童子戲雞圖;另一側墨書乾隆御題詩,詩尾落印兩枚,詩文下方四隻雛雞隨母雞覓食,情態可愛傳神。
西南大學
春回大地,報曉爭鳴盼佳音
天生風景,五湖四海永珍新
該圖作一雄雞立於江堤,頭冠直立,尾羽微張,引頸挺胸,做啼鳴狀,姿態極為生動,其身後為瘦石和花草,除兩株高聳的雞冠花外,另有蘆葦一株、西番蓮一株,萱草數叢。畫面簡潔而明快,水天一色,疏密有致,令觀者有清波拍岸,微風撫面之感。此畫在“靖康之亂”(北宋靖康二年四月,即公元1127年)時,金軍攻破北宋東京,隨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金軍擄走,金章宗(完顏璟)(1168-1208)曾閱覽並題款,其年號明昌,所以此畫名為《明昌御覽雙冠圖》。
願這些高校博物館的瑰寶
在新春之際
為您帶來
吉祥如意和平安幸福
奔赴春天
生生不息
策劃|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
統籌|教育部政務新媒體、教育融媒體創新創作基地華東師範大學
來源| 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 西南大學
製圖| 趙旭冉 麗娃娃 符哲琦
AIGC| 宋俊鋒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來源 | 微言教育
編輯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