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戰敗後,列強在奧地利召開了著名的維也納會議,重新安排了歐洲的政治秩序。會議中,關於恢復神聖羅馬帝國的建議被否決,原來神聖羅馬帝國的38個邦國組成了一個鬆散的德意志聯邦。德意志聯邦中,最強的要數南部的奧地利帝國與北部的普魯士。
這樣的背景下,俾斯麥想守著普魯士這樣的“小德意志方案”過日子,可是,作為大哥的奧地利不同意,他們想要一個統一的德意志。這樣的背景下,雙方幹了一架——“普奧戰爭”。
普魯士戰勝後,俾斯麥本著堅持自己小德意志的方案,沒有要求奧地利割地賠款,給足了面子。因為,俾斯麥認為普魯士最大的敵人是民族主義盛行的法國,和議會民主制的英國,他們都盯著普魯士想改變其君主制。所以,他費盡心機促成了德、奧、俄三個君主制國家的三國同盟。
歐洲的十字路口
其實,俾斯麥不僅反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領土和殖民地擴張,甚至當年的普魯士統一德國他都是反對的。他曾說過:“之前一盤散沙的神聖羅馬帝國,就像被放置在歐洲中間的一塊大海綿,緩衝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俾斯麥原本設想普魯士完成北德的統一就足夠了,而南部的德國可以在普魯士與強大的法國之間的起到緩衝作用。
德國和法國的樑子,其實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就結下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與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甚至都鬧到要公開決鬥了。到了後來的拿破崙,更是與德國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所以,當普魯士戰勝法國之後,德皇威廉一世與俾斯麥本人,都很難控制原神聖羅馬帝國各個公國民族主義高漲的情緒。普魯士不但要求法國賠償45億金馬克,還割讓了洛林和阿爾薩斯。從此,法國與德國結為世仇。
之前的南德對普魯士非常討厭,而現在卻主動要求加入普魯士。在當時的情緒下,如果不順應這個民意,無異於政治自殺。更要命的是,他們在凡爾賽宮宣佈德意志帝國成立,惹毛了所有的法國人。
因此,打贏普法戰爭之後,不管俾斯麥願意不願意,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成立,德國的統一就已經無法被阻擋了。
面對歐洲大陸這樣的地緣格局,俾斯麥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說,“這就像下國際象棋,其中的16個格子不許我使用”。
由此可見,新生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面臨的生存條件有多惡劣。
德意志第二帝國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地緣很糟糕,在其西面和西南要面對強大的英法,東南是奧匈帝國,東北則是對歐洲虎視眈眈的沙俄。可以說,德意志第二帝國一出生,就掉在了狼窩裡了。
鄰居們對它猜疑,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是全歐洲都不願意看到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過於強大,有可以跟任何對手一對一單挑的實力,這就引發了鄰居們結盟的強烈衝動。
俾斯麥的外交困境
雖然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但是,擺在俾斯麥手上的可以說是一手爛牌。
自從1871年普魯士打贏那場普法戰爭後,德意志第二帝國走向毀滅的結局就已經命中註定了。
“我所見到的德國,前途一片黑暗……數以百萬計的刺刀直指歐洲中央,而我們就站在這個地方”。
從一開始,俾斯麥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悲劇性結局就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他的對外方針就是三個字:不擴張。不僅德國不在歐洲大陸尋求領土擴張,在海外也不搞殖民地,以此避免與英法等國產生矛盾。
雖然德國曾經在1884年,短暫地推行過海外殖民政策,但這也僅僅是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和英法等列強相比,德國的那點兒海外殖民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不管俾斯麥如何退卻,對德國在歐洲的外交也沒有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普法戰爭後德國主動的退卻,無法打消法國的仇恨,和大英帝國的敵意。
俾斯麥眼看著德國一步步逼近深淵,他試圖用與英國搞好關係、組織法俄結盟等方式努力地挽回戰略敗局,但都“不出意外”地失敗了。
大英帝國雖然是日不落帝國,但是,其稱霸世界是依靠強大的海軍,英國的陸軍與歐洲大陸的強國相比,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外交政策就是“均勢政策”,誰出頭就打誰,不許任何人挑戰自己的海上霸權。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統一後既然已經成為歐洲最強,英國肯定就不會和它結盟。儘管俾斯麥曾經幾次向大英帝國示好,但是英國方面卻一直表現得很冷淡。
另一方面,雖然表面看,英國與德國都是所謂的君主立憲制。但是在英國,議會把握著實權,英國國王已經是個虛君,是個實實在在的議會民主制國家。然而,再看看德國,威廉一世全權把控著立法權、行政權、軍權,議會只財政權。也就是每年政府的財政預算要經過議會批准,才能開始對全國進行徵稅。
雖然財政權也很重要,但是德國和英國比,德國本質上還是個皇帝權力受到一定製約的君主專制國家。英國曾經多次向德國建議將實權轉交到議會。但是,俾斯麥對此非常反感和警惕。這也不難理解,俾斯麥的權力都來自於皇帝威廉一世,德皇對他可謂是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放權。如果俾斯麥主張架空威廉的權力,那相當於直接向自己開炮。
而且,俾斯麥的家族是普魯士的貴族地主,叫“容克貴族”。因此,就算不考慮德皇的想法,就俾斯麥自己來說,他內心也很牴觸英國的議會民主制政府。
在當上德國首相之前,俾斯麥就曾經說過:“如果德國的統一要靠國王向代表資產階級的自由黨人卑躬屈膝才能實現的話,那還不如維持原狀”。
在歐洲大陸的國家中,西邊的法國已經與德國成為仇人了,東邊的沙俄一直對西歐虎視眈眈。一旦這兩個虎狼國家結盟,德國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
俾斯麥早在擔任普魯士的首相之前,就出使過俄國,期間與俄國上下官員建立起了非常良好的私交。所以,從個人感情的角度,他是親俄國的。他曾經說,“在歐洲,和俄國結盟是最划算的。因為它只謀求在東方國家拓展勢力,而奧地利和法國則直接威脅到我們的利益……”
自從拿破崙開啟了席捲歐洲的法式民族主義浪潮,民族主義對國家的組織動員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剛實現統一的德國皇帝來說就是噩夢,人民當了家,皇帝、貴族們還往哪放?
因此,俾斯麥著手先後建立了“普奧同盟”、“三皇同盟,最後德意志、奧匈帝國和俄國三個傳統君主制國家聯手,約定互相幫助打壓民族主義,防止法國式的革命在本國發生,以維護君主統治的“三國同盟”。
然而, 在18世紀末,原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在覆亡前夕,境內有大大小小足足300多個獨立邦國。即使在普魯士完成統一後,也需要借民族主義這杆大旗進行動員,以推行普遍兵役制來保持強大的軍力。
因此,俾斯麥搞這個三國聯盟,實在是邏輯不通。
引火燒身
1877年,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發生了第十次戰爭,俄國勝出,將奧斯曼趕出了巴爾幹。俄國處心積慮地想要拿下巴爾幹半島,就是為了獲得了地中海的出海口。俄國大張旗鼓地在巴爾幹部署自己的戰略計劃,弄出個《聖斯特法諾條約》,迫使奧斯曼帝國承認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獨立,保加利亞則成為俄國管轄下的自治國家,這就讓緊鄰巴爾幹半島的盟友奧匈帝國很難受。
而且,搞均勢大陸政策的英國人,可不想讓俄國染指地中海而威脅自己的海上霸權。因此,英國就慫恿奧地利奧地利背叛了俄國、普魯士的神聖聯盟,在俄國背後狠狠插了一刀。
德國也沒討到好處,本來,他們可以利用這兩國的矛盾,左右逢源而坐收漁利。然而俾斯麥為了維持三國聯盟關係,就把俄國和奧地利皇帝都請到柏林,由他來充當“誠實的中間人”,硬是撮合兩邊和解。
不僅如此,俾斯麥因為想跟英國搞好關係,只能遷就英國,逼俄國把一部分成果白白送給奧地利。俾斯麥不但沒有讓兩個盟友重歸於好,反而引火燒身,引發了俄國對德國深深的怨恨。
而德國對俄國無法調和的關稅政策,更是將俄國推向了法國的懷抱。
在當時,德國人口的大多數還是農村人,因此,他不敢得罪農村。但是,俄國正在如火如荼地搞工業化,正是著急用錢買機器裝置的時候。畢竟,俄國是個農業出口大國,其90%的外匯均來源於糧食出口,主要的市場就是德國。
這就給俾斯麥出了個大難題,大力進口俄國的便宜糧食,就會導致德國的農產品滯銷,農民過不好日子就意味著自己失去了議會中的票。而為了討好本國農民,就不得不對俄國來的農產品徵收高關稅,這樣一來,俄國糧食出口的利潤都被德國政府掙了,自然會引發其不滿。
俄國對此多次提出抗議,俾斯麥權衡利弊後知道,本國的農民他是得罪不起的,只能嘆息一聲,委屈下盟友吧,極大地傷害了俄國與德國的關係。
俾斯麥為了能拉攏住俄國,也想了修復關係的補救措施。他提議向俄國提供貸款,幫助俄國搞工業化。這讓財大氣粗的法國也看到了機會,法國銀行在政府的支援下,以更優惠的條件向俄國提供貸款。這樣一來,俾斯麥手上就沒有牌可打了。
1891年8月27日,俄國駐法大使與法國外交部長達成初步的政治協定,1892年8月17日,法、俄兩國在彼得堡簽訂軍事協定,法俄同盟正式締結。
英國靠不住,法國又是德國的死敵,後來又得罪了俄國。放眼歐洲大陸,剩下的也就只有奧地利、義大利,以及病入膏肓的奧斯曼帝國,這幾個“豬隊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列強的大致格局,也就這樣被確定下來。只是這些深意,血氣方剛的威廉二世不懂。
俾斯麥曾經說過,“爭奪世界霸權,不是一件德國能負擔得起的事情。”,俾斯麥致力於追求一個小德意志,也就是普魯士能控制的德國,因此,他堅決反對擴張。然而,國家的命運,歷史的走向並不是某人的個人意志能夠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