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人牛鑑,
堅持議和的兩江總督,
真的沒在《南京條約》上簽字?
這是充滿爭議的人物,這也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牛鑑,清代甘肅科考最好名次,也是甘肅走出的,為數不多的總督級別高官。
不幸的是,他任兩江總督時,英軍入侵,進逼南京,最後中英簽訂城下之盟,這就是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今天老王要說的是:牛鑑究竟在《南京條約》上簽字了沒有?
1.兩代帝師的甘肅人
牛鑑是甘肅武威人,至今武威城外還有一個牛家花園。據說,那裡就是牛鑑早年讀書的地方。花園內一處殘片坡的土牆邊,有幾株高大樹木。人們說,這些樹,就是牛鑑當年栽植的。這裡留下了牛鑑青少年活動的足跡。
武威牛家是一個聲名赫赫,牛鑑是這個家族中的佼佼者。牛鑑字鏡堂,號雪樵,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官至兩江總督,是清代甘肅人中少見的高官。乾隆五十年(1785年),牛鑑出生在涼州城東小北街(今涼州鼓樓巷)。他少年喪父,好在母親賈氏,粗識文字,經營城南十里牛家車院。他們母子相依為命,勤懇而好學。後來,他到涼州復興農私塾學習,在復興農劉氏的教導之下,學有所成,深得劉氏的器重。
牛鑑聰慧過人,加之勤學不輟,最終獲得考舉人的資格。於是,到陝西關中求學。從武威到陝西關中,路程長達千餘里,能有如此精神的確不易,學有所成也必然的。牛鑑在關中書院,一邊讀書,一邊等待陝甘鄉試的舉行。當時,甘肅學生在陝西參加陝甘鄉試。原因是,陝甘雖然分省,但鄉試並沒有分。直到1875年,任陝甘總督時,經多方奔走努力,才給甘肅劃定了名額,正式確定陝甘分試。人們稱之為甘肅分闈,得以獨立舉行鄉試。這是甘肅文化史上,一個重大事件。
牛鑑在關中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他們是商人之家,可畢竟實力有限。能讀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又加上長途跋涉到陝西關中,求學考試,這就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支出。牛鑑在關中書院,等待考試的這段時間,就也不好過。有時候,飯也吃不上。好在,書院的廚師對他比較好,很照顧。沒有地方吃飯,常常到書院廚師家蹭飯,廚師待他極其寬厚,經常免費管飯。牛鑑考中舉人後,進京參加會試,到河南境內時,已經沒錢了,一些河南人很慷慨地資助了他。牛鑑才得以及時趕到京城,參加會試。據說,這就是後來他任河南巡撫時所作所為的根源,知恩圖報。
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年),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績,賜進士及第,並選為庶吉士。牛鑑考中進士後,先後擔任庶吉士、御史、給事中、雲南糧儲道、山東按察使、江蘇布政使、兵部侍郎等職。他在在翰林院和國史館任職時,以一手“臺閣體”的好字和生花妙文,深得國子監大學士的賞識,隨成道光的“帝師”。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後,他任文淵閣校理,翰林院編修,還是皇子侍講、侍讀,其中就有奕詝,即後來的咸豐皇帝。由此,牛鑑也被人稱兩朝帝師。
真正讓牛鑑名揚天下的是在河南巡撫任上。道光十九年(1839年),牛鑑任河南巡撫,他一到河南就整頓吏治,禁止攤捐,很有政聲。兩年後,黃河決口,洪水包圍河南省城達兩月之久,牛鑑帶領吏民,堅守省城抗洪,最終堅持到了洪水退去。儘管他的這一舉措,被人們懷疑有報恩的嫌疑,但他確確實實有大功於百姓。
從此,牛鑑名聲大振。
2.他在《南京條約》上簽字了嗎?
1840年6月底,從廣東經廈門而上的英軍逼近長江口,形勢危急。人們想,牛鑑指揮抗洪水都沒有問題,對陣英軍也應該沒有問題吧!於是,第二年,牛鑑被任命為兩江總督。
一個生長在西北內陸的武威人,就這樣被推到了大海邊上,推到了歷史的拐彎處,風浪襲來,能逆風而上這不多,更多的人是隨波逐流。
牛鑑是1841年10月任兩江總督的,次年6月,英軍進犯吳淞口時,牛鑑率部進駐寶山,起初命令吳淞守將陳化成撤退;陳化成堅持抵抗,後來看到陳化成取得戰績,又想撈些功績,就坐著大轎去前線,結果目標太大,被英軍擊中官轎,牛鑑倉惶而逃,引發全軍潰散,陳化成戰死,寶山失守。
英軍逐漸逼近南京城下,面對危局,兩江總督牛鑑向英軍求和:“化成既死事,鑑知不能復戰,連疏請議撫。”從8月8日開始,逐漸議和。首先抵達的的是署乍浦副都統伊里布。他先後派僕人張喜兩度前往英方軍艦,會晤翻譯馬儒翰(John R. Morrison)。隨後,欽差大臣耆英到達,和談開始。雙方在靜海寺等地議和。耆英、伊里布、牛鑑曾還到英軍軍艦上參觀。
資料顯示: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耆英、伊里布、牛鑑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軍艦上正式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
不過,最近有師友給我發來一些資料。這是人們研究《南京條約》簽名後,認為牛鑑沒有在《南京條約》上簽字。他們認為,在《南京條約》上簽字的是三人:即依次為伊里布、黃恩彤、耆英三位中方簽訂人。
不過,《南京條約》的中方簽名,非常難以辨認。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當時的簽訂者也知道這是賣國條約,故而在簽名時亂畫一氣,模糊不清,事後好推卸責任。另有研究者認為,當時他們的簽名用的是滿文。故而,很多人不認識。
那麼,牛鑑在《南京條約》上,究竟簽字沒有?這也不好說了。在那樣一個歷史的風口浪尖上,能逆風而上似乎也只有、左宗棠等人,大部分人是隨波逐流,大力提倡的洋務的李鴻章,也只是個裱糊匠。不過,有位英國人,曾記述過這一幕,牛鑑他們為了表明誠意,不僅讓衛隊解除武裝,還準備了豐盛的酒宴歡迎。在靜海寺看到的一切讓那位英國人很眼饞。
其實,他即便沒有在《南京條約》上簽字,臨陣脫逃,倡議議和,似乎比簽字的責任更大。
故而,戰後朝廷追責,牛鑑被判為為“大辟”(斬刑的一種),兩年後,以七品的官階,被派到河南中牟河工效力。這或許是“帝師”的緣故吧!
3.抗洪而名揚四方
近代史上的清廷官員心態,慈禧太后說得好:寧與外人,不予家奴。慈禧在《1901年2月14日慈禧太后上諭》中說:“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意思是:寧願給外面的寇賊,也不願意留給自己家的奴才。
為何會這樣說?因為外人只要錢。家奴呢?則要推翻大清的江山。
這種心態,在耆英、伊里布、牛鑑等人中也有。他們在朝廷聯名上書中說:臣等伏思該夷所請各條,雖系貪利無厭,而其意不過求賞碼頭,貿易通商而止,尚非潛蓄異謀。與其兵連禍結,流毒愈深,不若姑允所請,以保江南大局。啥是大局,就是保證滿清王朝江山不動搖。
在武威人眼中,牛鑑一生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治理河南洪水,另一件,就是參與《南京條約》的簽訂。武威人說,前一件是好事,有功於民;後一件是壞事,落下了罵名。很有些恩怨分明的意味。
的確,牛鑑也因治理河南洪水而復起。
道光末年,開封城外的黃河水連續暴漲,兩天上漲近一丈。而黃河開封段又是聞名的懸河,李自成就曾水淹開封。危急時刻,牛鑑表現出他能幹的一面,不僅賑災抗洪兩不誤,他還親自到祥符決口現場指揮搶險。大水圍城,開封城內一片混亂,牛鑑又乘坐小船,趕回城內。督促防洪,整治不法分子。不料,七月初十,洪水再次暴漲,水頭幾乎和開封西門一樣高。幾天後,洪水進城牛鑑毫不退縮,堅持抗洪,最終成功保住開封。牛鑑後來參與平定捻軍起義。於咸豐五年乙卯(1855年),加正二品大清資政大夫。
如今只有武威城外的牛家花園,訴說這那些滄桑往事。在那樣的千年大變局面前,大部分人都會對自己最有利的情形,真正逆勢而上的,只有林則徐、左宗棠等人。
據說,林則徐路過武威,並沒有提及牛鑑家。或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