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古代歷史的時候,史學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皇帝的妃嬪生育率很低,甚至有人根本就沒有生育,到底是什麼原因,人們不得而知。
在對這些妃嬪們進行屍檢之後,總算揭開了這個秘密。
成為皇帝的女人,是古代女子夢寐以求的事情。
古代的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封建禮教決定未婚女子不能到公眾場合去,不能參加社交活動,除了你是專業的歡場女子。
大多數未婚的女子哪怕你天生麗質難自棄,也只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被淹沒在凡塵之中。
但是,被天子選中之後,可就不一樣了,你的命運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朝選在君王側,你會沐浴皇帝的雨露,穿金戴銀,錦衣玉食,被萬寵千嬌,就像楊貴妃那樣。
不僅如此,一個女子被皇帝寵愛後,孃家人的命運也會發生改變,被皇帝賞識,授予各種官職,權勢熏天,趾高氣揚,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比如,唐朝的楊貴妃得寵之後,她的幾個姐姐也走了大運,分別被召到皇宮,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堂兄楊銛也得意極了,官授三品、上柱國;另一堂兄楊錡更是開心,還娶了公主為老婆。
這五人的生活令人羨慕,“豪貴雄盛,開元以來,無如之比也”,幾個人被民間稱為“五楊”。
不僅如此,跟楊貴妃不是直系親屬的同族哥哥楊國忠,竟然也跟著飛黃騰達。
楊國忠早年就是一個混混,他嗜酒賭博,品行不端,鄉親們都瞧不起他。
楊貴妃得寵前,他靠著拍馬屁當了一個縣尉,給縣太爺當馬仔,被呼來喝去。
族妹楊玉環被皇帝寵愛後,他一步登天,封衛國公,官至宰相,身兼四十多職。
就是楊國忠的兒子們,也揮金如土,到處張揚,每逢節日,或者春遊的時候,用大車結綵帛為樓,搭載幾十名美女,招搖過市,引來長安城的市民駐足圍觀。
楊貴妃的逆襲,讓當時的老百姓發出了“生女當如楊玉環”的感嘆。
公允的說,楊玉環的傳奇,只是個例,絕大多數女子被選入皇宮之後,命運並非都像她那樣,而是無邊的寂寞,伴隨著淚水。
為什麼會如此呢?
一是因為皇帝的女人太多。
古代是一夫多妻,但是普通老百姓只能有一個妻子,多了養不起。只有那些成功人士,才會三妻四妾。
皇帝屬於成功人士的天花板,當然要擁有更多女人。
那麼,皇帝到底有多少女人?
皇帝擁有的妻妾一般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也就是說,皇帝的女人一共81個。
按《周禮》權威的說法,皇帝擁有女人的數量是這樣的:“王者立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妻,以備內職焉”。
也就是說,王可以擁有120個女人。
這裡面的“王”,不是下面的諸侯國的君王,而是指周天子級別的。
一般的諸侯,按《周禮》的規定,只可以有九個老婆,也即一正房八偏房。
不過,《周禮》是三千年前的周公旦制定的,顯然只適用於周朝。
秦始皇當皇帝之後,就不管《周禮》那一套了。
史載秦始皇每消滅一個國家,就在秦國建一座宮殿,把這個國家的女人弄到裡面。
這樣下來,宮中的女人少說也有八九千。
漢高祖劉邦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對女色也很感興趣,他把秦二世的女人照單全收,全部弄到後宮,人數也接近萬人。
漢武大帝也是千古明君,統治時期國富民強,他的女色的興趣超過先人,據說他可以三日不吃東西,但不可一日沒有女人。
《舊唐書·食貨志》說他“後宮數萬人,外討戎夷,內興宮室”。
三國時代吳國的末代皇帝孫皓,治國沒有什麼能耐,好色程度倒是最高等級。大臣賀邵都看不下去了,在給他的諫書寫道:國庫的存銀越來越少,老百姓的米缸已經空空如也,都是因為你養了那麼多女人,開支太大,把國家吃窮了。
晉國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也是個好色的皇帝,後宮女人不下萬,為了對妃嬪更公平點,他到晚上就坐著羊車在後宮溜達,羊車在哪個妃嬪門前停下,這貨就在哪裡過夜。
到了五胡亂華南北朝時,後趙出了個皇帝石虎,他創下了皇帝擁有女人的人數紀錄,曾經虜十萬女人充入後宮。
別說十萬女人,就是一萬,皇帝一天一個也三十年輪一遍。
到時候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皇帝壽終正寢,吹燈拔蠟;二是嬪妃們人老珠黃,對床笫之歡不感興趣。
所以說,皇帝嬪妃們很少生育,主要是因為皇帝女人太多,妃嬪們不能沐浴皇恩。
還有一個原因,是宮鬥激烈,有人不許你懷孕。
俗話說“母以子貴”,後宮的妃嬪只有生育才能保住地位,而那些已經被皇帝寵愛的妃嬪,自己又沒有生育能力,就要千方百計不讓別人懷孕。
比如東漢時候的王皇后,西晉時期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自己不會生育,就不能看到別的妃嬪肚子大,看到的話直接毀掉。
明朝由奶媽逆襲成為明憲宗朱見深女人的萬貴妃,也不會生育,別的妃嬪也就難有個寶寶。一個姓紀的宮女懷孕後,萬貴妃立即安排太監去墮胎。
幸好這個宮女跟太監關係不錯,才做了手腳,將孩子生下(孝宗朱佑樘),要不然的話,明憲宗差點就找不到好繼承人了。
皇后不會生育,妃嬪就不能生育,有的皇后自己會生育,也不讓別人生育,好保持壟斷地位。
比如東漢三國時期,屠夫出身的將軍何進的妹妹何皇后,自己生有兒子劉辯,卻不許別人生育。
王美人懷孕後,怕被謀害,自覺買藥墮胎,可架不住這孩子命大,抗藥性很好,越用墮胎藥反倒越長得快。
最終孩子還是生下來了,在太后的保護下才活了下來,這個對墮胎藥無感的孩子就是漢獻帝劉協。
像劉協這樣命大的孩子,可以說是萬里挑一,絕大多數孩子都被毀掉了。
因此,嬪妃們的生育率自然很低。
妃嬪生育率低的第三個原因,是醫學不發達。
明朝一共有16個皇帝,竟然有10位皇帝沒有後代。
其中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縱情聲色幾十年,在豹房裡日夜奮戰,但是卻沒有生育一個兒子,主要原因是生育能力不行,只播種不收穫。
其他九位皇帝,生育能力沒有問題,孩子也生育過幾個,但都夭折了,除了宮斗的原因,也跟當時醫療條件落後有關。
清朝的時候,也出席過類似情況。
清代皇帝妃嬪普遍較少,康熙和乾隆比較多,但是登記在冊的也沒有超過一百個。
雍正皇帝身邊的女人,還不到三十個。
乾隆之後的皇帝,那方面一個比一個差,擁有的嬪妃數量也隨之降低。
道光皇帝有21個妃嬪,咸豐皇帝的后妃數量不到20個;光緒皇帝的后妃數量更少,不到十位數。
而且康熙和乾隆時代,也沒有出過幾個像萬貴妃和賈南風那樣強勢的女人,自己生就不讓別人生。
即便如此,妃嬪生育率依舊不高,主要是醫療條件落後。
古代後宮美女
康熙皇帝有50個后妃,只有55個子女,人均生育一個多一點;乾隆40多個后妃,只有27個子女,人均生育率還不到0.7。
嬪妃們不是不會生,也不是沒有生,而是生下來之後夭折了。康熙的前四個兒子,都是夭折;最後一個兒子,也是在出生當天夭折。
雍正生了十個兒子,有四個是出生之後便夭折,還有三個沒有活過十歲。
那時候,僅僅是一個天花,就足以讓妃嬪們色變,據說乾隆就是因為得過天花,有了免疫力,才被雍正定位接班人的。
而上述幾個原因中,第一個原因才是最主要的,皇帝不能生育的不多,霸道皇后也不多,主要還是皇帝太忙,精力有限,很多女子被選秀到了宮中之後,皇帝根本不翻不到她的牌,一輩子也沒有輪到一次,連皇帝長得什麼樣都不知道。
當然,在此之前,人們只是猜測,並沒有真實憑據。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不少古代嬪妃的墓葬被髮掘出來,考古專家和歷史學者在對墓中的妃嬪屍身進行了解剖化驗之後,才吃驚地發現,她們很多人還是處女身。
這終於揭開了內幕,發現了皇帝后宮子嗣少的原因。
許多有機會進入後宮的女子是精心挑選的,肯定是姿色尚佳,百裡挑一。
但是好看的女人在外面是鶴立雞群,到了皇宮就被淹沒了,因為這裡的女子都是挑選出來的,模樣一個比一個標緻,皇帝在美人堆裡,就像到了洛陽的牡丹園一樣,到處都是國色天香,產生了審美疲勞,不是真正有個性的女子,根本無法引起皇帝的注意,無法讓天子產生興致。
一旦剛進宮的時候,沒有被皇帝翻牌,那以後你的命運就算註定了,很難有面君的機會,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原因很簡單,皇帝的選秀不像老百姓家的孩子娶妻,一輩子只有一次。
就拿清朝皇帝來說,他們的選秀是三年一次,13歲的時候就有資格被選中,以保證把天下美色無一遺漏地弄到宮中,被自己享用。
理論上講,第二批選秀進來的秀女,比首批的年齡要小,看起來更水靈,更容易引起皇帝的興趣。
如果第一批被選到宮裡,皇上沒有臨幸你,第二批的更新鮮,更嬌嫩,你還有機會嗎?
隨著第二批、第三批選秀,你即使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也只能是日漸枯萎,失去光澤,不會被皇帝發現。
當然,在歷史上,剛選入的時候沒有引起皇帝興趣,後來忽然有一天被皇帝想起,被臨幸,受寵愛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比如劉邦就曾經把魏王豹的小妾薄姬弄到宮裡,結果因為美女太多,他早把這件事給忘到九霄雲外了。
直到一年之後,從薄姬閨蜜管夫人、趙子兒的口中得知此事,才心血來潮臨幸,一發命中,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
那個大胖小子後來當了皇帝,即漢文帝劉恆。
薄姬因此苦盡甘來,成為皇太后。
唐太宗時期的武媚娘也是如此,她很有姿色,毫不誇張地說,是有閉月羞花之貌。
她14歲就進宮了,對未來充滿期望,也很有自信。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後宮佳麗三千,她被埋沒,坐了六年的冷板凳。
這時候唐太宗已經快五十了,精力也不行了,加上宮中美女多,武媚娘已死心。
如果不出意外,她只能孤獨終老。
就在希望之火快要熄滅的時候,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出現,這個男人不是唐太宗,是他的兒子李治。
當時唐太宗病重,已經是太子的李治在身邊伺候,不離左右,跟武媚娘偶遇,被她的美色所吸引,亂了方寸,就在父皇身邊跟對方眉來眼去,產生了感情。
唐太宗死後,李治將武媚娘接到宮中,她的人生迎來劇變,最終成為女皇。
不過,像薄姬和武媚娘那樣枯木逢春的事例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屬於奇蹟。
絕大多數女子被選進宮之後,命運悲催,只能慢慢凋零枯萎,蹉跎美好年華。
因此,不少女子在進入宮中只能聽天由命,一天天期盼,盼星星盼月亮,從青絲到白頭,根本不能被皇帝臨幸一次,直到進入墳墓的時候,還是處女之身。
說來說去,還是萬惡的制度,讓皇帝一個蘿蔔可以有千萬個坑,但是他卻沒有興趣,或者沒有精力佔有;而無數個小夥子,幾個蘿蔔不能有一個坑,註定要打一輩子光棍。
來源《史記·外戚世家》《史記·樊噲傳》《舊唐書·食貨志》《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