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部大戲連創收視熱潮,很多人都說:“流著眼淚看的。”
圖|電視劇《闖關東》朱開山一家
這部講述朱開山一家人的命運故事,就是《闖關東》。
很多人透過跌宕起伏的劇情變化,似乎看到了自己先輩的真實生活。
曾有許多人,像朱開山一家背井離鄉,去白山黑水去墾荒、淘金。
闖關東的人們,明知前途兇險,依舊一路向北,各自尋找活路。
闖關東伊始
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建立山海關城堡,以山海關分界,東北以北地區稱為“關東”,即遼東都指揮使司所轄的遼東地區。
清朝建立後,統治者下令,將“關東”的地理區域逐漸擴充套件到今天的東三省,即黑、吉、遼三省及內蒙古東五盟市。
明朝末年,因為戰事頻繁,在關東地區生活的老百姓要麼死於戰爭,要麼四處離散,當地人口驟然下降。
從遼河以西至山海關,人煙稀少。清順治初年,關東地區人口只有40多萬人。
滿族入關後,關東地區被描述為“龍興之地”。清朝統治者將關東地區列為禁區,不僅禁止漢人與少數民族前往開墾,還禁止鑿山開礦。
與此同時,關內的山東、山西、河南和河北等省份自然災害不斷,再加上賦稅負擔沉重,無論哪一條都足夠要人性命。
如此一來,“闖關東”幾乎是關內百姓唯一的一條出路。
但前路險惡,再加對自然環境並不熟悉,很多流民並沒有走完這條路。
真正意義上的“闖關東”即將開始。
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百萬滿人入關。
順治八年,清廷下令:“令民願出關墾地者, 山海道造冊報部,分地居住。”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九月十七日,滿漢九卿官員上報了議定的開墾方案:“今將遼東為省,先以遼陽城為府,設知府一員、知縣二員,招募人民前去收養開墾...”
順治帝為了吸引更多人去東北,開出了史無前例的優惠政策。
移民去東北的農戶,不僅每人每月有補助,還在開墾土地的基礎上,另有獎勵。
如果號召他人隨行,還獎勵官職。
在如此優厚的條件下,只用了短短十五年,奉天、錦州兩府人丁就從一萬6千多人,增加了3倍多。
圖|闖關東
不過,好政策沒有一直持續下去。
經過十餘年的墾殖,遼東地區的土地開發得很多,關外生產的糧食也足夠駐軍的需要。
為了防止關外人民過多,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廷對外宣佈:從前的《遼東招民開墾條例》作廢,漢人禁止移民關外。
至此,關東地區開始了長達兩個世紀的封禁期。
正是因為清廷的政策,漢人再去關東地區,只能靠“闖”了。
雖然清廷禁令嚴格,但依然沒能阻止移民的遷徙。
比如,《闖關東》講的是山東人闖關東。
除了山東人以外,還有河北、河南、山西和陝北的災民,還有福建、浙江一帶的流民。
以山東人為例,他們的“闖關東”路線有兩條。
一條是從泛海偷渡到遼東;二是私越長城抵達遼西。
僅康熙末年,就有數十萬人從山東前往關外墾地。到乾隆四十一年,已經有180多萬移民來到東北地區謀生。
而“闖關東”的移民禁而不絕,一直持續到1860年。
截至民國十八年,各地闖關東人數超過3000萬,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山東、河北和河南。
成千上萬的移民從山東半島渡海,或從山海關等地出關,由南至北,由西向東,將荒原開墾成肥沃的農田,將一個個居民點建成城鎮。
這些勤勞的人們不僅建起了礦山還有工廠。
圖|人參
一般能闖到白山黑水的關外人,一般都會“放山”、淘金、墾荒和挖人參。
當時,有一位名叫孫良的人,從山東萊陽闖關東而來,是個放山人。
有位姓孫的長工,聽別人說起,長白山有一種名叫“棒槌”的植物,說比金子還貴重,便和同鄉到了長白山。
兩人吃盡苦頭,就為了挖人參,幹了兩三年,挖了不少人參,準備裝回山東老家去。
沒想到他的同鄉張祿一去再也沒回來。
孫良急了,四處找張祿,尋了七天七夜也沒見人影。
此時,孫良的乾糧吃光了,他又累又餓,最終昏倒不省人事。
不知道過了多久,孫良醒了過來。
他喝了幾口喝水,又在河裡抓了只蝲蛄,勉強填了肚子。
隨後,孫良用盡全身力氣,將自己的遭遇全都刻在了一塊大石頭上。
“家住萊陽本性孫,漂洋過海來挖參,路上丟了親兄弟...不找到兄弟不甘心!”
他寫完這些之後,再次昏死過去。這次,他再沒有醒過來。
圖|闖關東
後來人,將孫良安葬了。就在吉林省通化市快大茂鎮西,蝲蛄河北岸。
孫良被後來的放山人尊奉為“老把頭”。
隨著東北地區人口逐漸增加,經濟也得到了發展。
至1904年,東北人口已經有1700萬了。
到了1907年,光緒正式設定了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可以說,“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不得不選擇的謀生生存運動。
民國初年,依然有大量關內老百姓闖關東去往東北。
20世紀以前,除了遼寧有少量耕地外,吉林和黑龍江幾乎都是圍場和牧場,土地很少。
20世紀初,東三省的土地得到快速開發,農業生產也得到較大發展。
移民戰
20世紀二三十年代,闖關東迎來了高峰。
當時,正值軍閥混戰時期,中原無奈成了主戰場。
戰爭的荼毒令老百姓名不聊生,再加上自然災害的打擊,人們把求生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東北。
1925年8月,因黃河氾濫影響的災民達200萬人。
1927年山東旱災、蝗災併發,災區遍及56個縣,面積達24萬平方公里,光是災民的人數就佔全省人口一半以上。
當時北洋軍閥盤踞,互相鏖戰給老百姓帶來沉重災難。大批的青壯年被拉去當差,給當地農業造成了停滯性影響。
軍閥張宗昌佔魯之後,強行訂立各種稅負,光是苛捐雜稅就有幾十種,僅僅1927年田賦一項就有6124.7萬元。
餓死的百姓比比皆是,人們面對天災人禍,不得不求一線生機。於是,大批農民背井離鄉,逃往東北。
飽受戰亂、天災、飢餓和苛捐雜稅的鄉間走出來的山東農民,在請進途中,還時常遭受船主敲詐和土匪搶劫。很多人還未走到東北,就已經將性命丟在了路上。
1927年和1928年,這兩年人從山東到東北的人口急劇增長。
在這兩年期間,從山東到東北謀生的人數高達188萬人。
成群結隊的貧苦農民或衣衫襤褸,或揹著一個小包袱,裝著全部家當,推著車、攜妻兒老小奔波在路上。
有些人為了活命,除了賣房賣地,還賣兒賣女,才能籌集到一點盤纏,或買一張火車票,或者買一張小船票,背井離鄉,甚至漂泊一生。
闖關東的路從來都不是順利的。
一路上,飢餓和艱辛自不必說。可有時候,更會有突發情況發生。
1927年9月17日,一輛載客150人的日本小火輪,因船長貪圖錢財,違章超載到400多人。
最終,小船未能撐得住,只行進了十餘里便沉默了。當時,小船附近有一艘美國軍艦,但僅僅救出了121人。
其餘300多人,或死亡或失蹤,這也成了當時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
據當時《晨報》報道,罹難者中最慘的要數孫、許兩家。
孫家倖存了一名14歲少年,其父母及兄弟共計14人全部淹死了。許家有14人,只有一口得救。
除了船難之外,還有火車相撞事故。
在湖島有個地方叫做萬人坑,埋的都是當年無人認領的罹難者。
據記載,過去的300多年間,約有2000多萬山東人遷徙到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東北地區。
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前,也已經開始醞釀向東北的移民計劃。
當時,張作霖開始有目的地組織山東、河北、河南和安徽等地人口向東北移民。
這個數量每年達三百萬。
不過,一切沒有延續多久。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向東北移入日本人和朝鮮人,並公佈了針對華北移民的規則。
可以說,日本人對移民東北的老百姓開始加以限制。
其實,就算日本人沒有頒佈這一規則,很多關內人也不想移民去東北,去做亡國奴。
很多已經移民東北的商民,又開始攜家帶口往故鄉回。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應對戰時緊張狀態,不得不依靠關內的勞動力。
可此時,關內的老百姓再不願意闖關東。於是,偽滿政府便實行了強掠勞工措施,從華北地區誘騙、販賣甚至直接抓捕勞工運送到東北。
日本人為了誘騙勞工,給他們畫了一幅永遠不會兌現的美景。
比如,招工者告訴老百姓,去東北幹活活不累,還能吃上大米白麵,住上洋樓。
更好的是,一天收入2元,願意長乾的還可以繼續在東北幹下去,不願意長乾的,在東北幹滿六個月就可以回家了。
實際上呢?
所有勞工都必須像牛一樣低頭幹活,誰敢抬頭,就會挨一通亂鞭子抽打。
勞工們吃的也不是大米白麵,而是發黴的棒面窩窩頭。住的條件就更查了,就是臨時的窩棚。
至於招工時提到的工錢,更是從來沒有人看見過。
很多人只能向牲口一樣幹活,更有人因幹活挨鞭子最終丟了性命。
從1939年至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每年都會強徵二三百萬老公。
光1940年一年,從關內進入東三省的勞工就高達122萬人。
闖關路
據說,建國初期每三個東北人,就有兩個師闖關東的山東人或山東人的後裔。
而在山東,闖關東幾乎遍及每個村莊。
曾經掙扎在生存邊緣的人們,留下了許多充滿著悲傷和苦難的故事。
進入東北之後,更多人以農墾為主。
更多山東移民帶動了東北農業發展。隨著更多地區人們的湧入,商業、手工業和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發展。
到了近代,能吃苦耐勞的人們更多從事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可以說,平民書寫了闖關東路上的傳奇。
隨著闖關東精神不斷擴充套件, 這股“闖勁兒”也逐漸演變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不斷進取的精氣神。
雖然在“闖關東”的路上有艱難險阻,但人們不服輸、不屈服、追求目標的勁頭,本身也是對不公平命運的抗拒和不認輸。
圖|闖關東
尾聲
面對闖關東需要面對的死亡和困境,更多人依舊鎮定自若、泰然處之。
即便在絕境中,闖關東的平民也依舊能沉著、勇敢地應對。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人們或多或少需要面臨對現實和精神的超越,曾經具象化的闖關東精神,也能成為鼓舞人們直麵人生、奮發有力的精氣神。
由此崛起的人文精神,可以因此延續並繼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