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往往伴隨著流血犧牲,也給我國留下了血淋淋的教訓,任何人都應該銘記歷史、銘記先烈。但對於保衛國土的戰士們而言,即使流血犧牲,也要一往無前,因為自己背後就是平頭老百姓。只有自己用血肉鑄就鋼鐵般的城牆,才能護得他們周全。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是為了國家利益而戰。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戰役中,一向戰鬥力十足,裝備也優於我軍的英國軍隊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與預期極為不符,甚至還有很多士兵患上了精神病,這是為什麼呢?
一、恐懼、畏懼躍然紙上
在奔赴朝鮮之前,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作戰部隊的軍事實力,遠在朝鮮之上。根據當時的文書記載,在奔赴朝鮮戰場之前,英軍鬥志高昂、摩拳擦掌,完全沒有表現出對戰爭的畏懼。
剛開始的幾場戰役中,實力微不足道的朝鮮士兵被英軍以碾壓姿態打的潰不成軍,英軍的傷亡率極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對待朝鮮的戰俘,英軍的手段也極其殘忍,毫不猶豫、沒有人性。但志願軍參戰之後,形勢驟轉急下,傷亡率接近90%,部分陣地中計程車兵甚至被悉數剿滅。
面對驟然直升的傷亡率,原本興高采烈,毫無畏懼的英軍也一下子變得恐懼起來。在英軍一個士兵的筆記中,其最後的字跡也變得扭曲,難以識別。從字跡中也不難看出,英軍被一層黑色的恐懼籠罩。
二、英軍實力強大
英國曾在世界範圍內開闢了起最廣闊的殖民地。二戰時,面對所向披靡的德國,戰爭傷亡率也不是很高,甚至還在多場戰役中和德軍正面交鋒。從種種實際作戰記錄來看,其軍事實力自然在世界前列。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國軍隊的實力即使不會特別突出,但也不至於被人們貼上“毫無鬥志”的標籤。但事實就是抵達朝鮮戰場後,英軍表現出來的作戰實力,與此前大相徑庭。
針對英軍的表現,一些人認為,英國在派遣軍隊入朝作戰時,並沒有出動精銳部分,而是選用了很多新兵蛋子。針對這種質疑,英方曾聲稱入朝作戰的英國士兵,基本上都是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過硬。根本不存在,讓“新兵蛋子”貿然上戰場的情況。
甚至,這些士兵也不是在抵達朝鮮前就已經患上了精神疾病,而是在朝鮮戰場中,才患上了精神疾病。
三、英軍精神疾病產生的原因
戰爭猶如煉獄,每一個經歷戰爭計程車兵的精神情況都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只有一少部分意志堅定計程車兵才不被戰爭應激創傷影響。
而英軍進入朝鮮戰場後,戰爭形勢越來越對己方不利,原本可以興高采烈回家的他們,卻整日面臨著死亡的恐懼、戰爭的慘狀。於是,戰後應激創傷便成為他們產生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
厭戰、反戰情緒蔓延是導致他們產生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二。一戰到二戰間隔的時間並不久,很多人也厭倦了戰爭。等到英軍進入朝鮮戰場時,對戰場產生恐懼計程車兵們,也漸漸地產生了厭戰、反戰情緒,並逐漸在戰場當中蔓延開來。然而即使他們反感、厭惡也無法改變形勢,更無法順利的脫離戰場。
打不過志願軍是導致他們產生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三。在裝備武器層面,志願軍自然無法和英軍相比較。但每一個入朝作戰的中國士兵,都擁有頑強的意志。節節敗退的英軍也隨即變得頹廢、消極,並一度想遠離戰場。有的,則是在戰時便被志願軍打得患上了精神疾病。
結語:
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帶有九死一生的信念,在沒有完成祖國交代的任務之前,他們永不放棄,更不會輕易被打倒。相反,想從戰爭當中牟利的英軍因為意志不夠堅定,也缺乏正當的理由作戰,所以他們只是一時的戰意正濃。情況稍微對己方不利,更想逃命,回到祖國。
最後,意志堅定的志願軍們表現出來的作戰力讓敵人聞風喪膽。他們偉大的事蹟值得我們每一個後代銘記。倘若國家再次受到侵犯,年輕人們應謹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並毫不猶豫地拿起鋼槍保家衛國。也希望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戰爭,沒有無辜民眾傷亡,國與國之間的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