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國駐緬甸外交官維拉羅薩對媒體表示:緬甸政府把遷都原因歸結為“防止美國入侵”,這個理由太瘋狂了。
美國抗議後的第二天,緬甸軍政府召開記者會宣佈:我們確信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正在謀劃再次侵入緬甸,為更好抵禦入侵,緬甸將舉行由1.2萬名緬甸士兵參加的閱兵活動,舉辦地點就在新首都內比都。
內比都在緬語中意為“王都”,所以新都還是一片野草的時候,軍政府就已經在這裡立起三位前國王的雕塑,也可以這麼認為,緬甸軍政府早就在策劃遷都了。而遷都理由除了唯一一次公佈的“防止被入侵”外,緬甸軍政府從此三緘其口不再談起。
要知道,內比都在遷都前還是一片荒蕪,與緬甸最大城市、前首都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比起來,沒有一丁點優勢,甚至連最基礎的農業都沒有成型。所以各國媒體堅持認為:緬甸把新首都選在這麼個地方,很有可能是收到了某些西方意圖入侵緬甸的訊息。
因為仰光是緬甸唯一達到500萬人口級別的大都市,也是緬甸最大、最重要的商業與經濟中心,其宗教和文化歷史也頗為悠久,首都史更是超過600年。而曼德勒人口雖然不到兩百萬,卻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的皇宮所在地,一直被緬人視為國家象徵,因而有“上緬甸在曼德勒、下緬甸在仰光”的說法。
放棄這兩座兼備經濟、商業與歷史底蘊的大都市,跑到荒無人煙的峽谷中花費50億美元籌建新都,當真只因為仰光靠近海岸容易被入侵嗎?恐怕另有別因!
從地理位置來說,仰光靠近海岸線確實不具備首都最重要的安全指標,且仰光自21世紀後逐步轉型旅遊城市,人員混雜、空間侷促,如繼續設立首都很難保證不被入侵,甚至連西方情報人員的滲透都無法避免。
曼德勒雖然遠在內陸,人口和民族結構卻十分特殊,據說上個世紀90年代有30萬雲南和四川人遷居曼德勒,使得曼德勒緬甸文化佔比反倒不如漢文化,再加上原有的軍閥割據和民地武裝,明顯也不是最佳的首都新址。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緬甸最終還是推進了內比都的建設,規劃面積從最初的1500平方公里一直擴大到目前的7054平方公里,位列中國北京、剛果金沙薩、和尼日尼亞阿布賈之後,是全球面積第四大的首都。
與前三大首都不同的是,內比都是從無到有,一下劃出這麼大片土地,可利用的規劃空間毫無疑問是空前巨大的,除了專門劃出的住宅區、事工區、軍事區、外交區之外,連酒店、娛樂、購物和體育,都有專門的區域和地塊。
有趣的是,緬甸軍政府用顏色來區分新建的1200棟公寓樓,例如衛生部和教育部員工住宅樓是藍色屋頂,農業部和工業部是綠色屋頂,軍警部門住宅紅色屋頂公寓等等。
為了突出新首都的宗教氛圍,內比都新建了一座“和平塔”,原本設計高度要遠遠超過仰光大金塔的112米,達到188米,結果被緬甸各大僧侶強烈反對,最終改為111.7米。
雖然緬甸政府大力推廣這座“和平塔”,但在佛教文化根深蒂固的緬甸,不僅高僧們不願前來住持,就連普通訊眾也沒有興趣參頌,成了緬甸投資最大、香火卻最凋敝的寺廟,日均接待量不足百人。
搬到新城的前十年裡,緬甸政府一直沒有大舉推動新城佈局,只是陸續搬遷了高階軍政官員的家屬,以及各個部門和外交領館等職能機構,絕大部分割槽域仍然屬於嚴格禁入的管控區域,以致連緬甸人都不知道新首都到底發展成什麼面貌。
直到2017年一名英國記者的報道“真正的內比都--走進緬甸鬼城首都”披露後,人們才得知:耗資50億美元修建的新首都,如今已變成一座空城,公開宣傳的近百萬新移民,其實大部分都是名義上的居民,就連豪華到堪比王宮的政府所在地,空間使用率也不到1%。
內比都的住房空置率有多高,別說外國媒體想象不到,就連緬甸本國人都沒想過,原來自己的國家還有雙向20車道的“超級公路”,與仰光日夜擁堵比起來,這裡簡直是天地之差。
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體驗,明明是一座首都城市,明明規劃超前,擁有寬敞到令人驚歎的公路,卻只有稀稀拉拉的零星車輛通行。
一名當地華裔笑著說:內比都最忙的人不是政府高官,也不是總統,而是環衛工。
偌大個內比都,原規劃有1000名環衛工和200名園林工作人員,如今環衛工不到50人,負責園林綠化的工作人員也縮減了90%,好在人流量和車流量都很低,大部分道路和空置樓棟不需要每日清掃,但哪怕如此,他們每日工作時長也基本都在12小時以上,因而被戲稱為“首都最忙的群體”。
之所以說內比都是最失敗的首都,是因為實際投入遠高於預期(預期投入40億美元、實際50億),而建成後的新首都不僅沒能給周邊地區帶來經濟和基建改善,反倒拖累了第一批入駐的商戶和居民。
按照規劃中的位置,我們實地查看了內比都的商業街和住宅區,住宅入住率低到難以置信,有當地人說入住率不到5%,也有人說實際不到1000戶,而商業街只有零星幾家商鋪營業,商場、賣場、營業廳等早已人去樓空,就連市場也只有幾位攤販擺攤。
回到仰光時,莫名有股錯覺感,似乎仰光老城才是人間該有的樣子,雖然略顯擁擠髒亂,卻好過內比都“鬼城”般的寬敞和靜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