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春秋戰國時期,趙國作為七國群雄之一,無論是從軍事實力上,還是經濟等方面,都是比較強盛的。
因此在對外戰爭中都是勝多敗少的存在,但長平之戰不僅打輸了,而且還葬送了四十五萬趙軍,並將此戰的失敗全部載在趙括頭上。
大家都嘲笑是因為趙括“紙上談兵”,趙軍才會慘敗,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如今一看,卻應該是對趙括“紙上談兵”的誤解。
為什麼這樣說呢?歷史上的趙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基於當時的背景和環境,趙括所做出的選擇到底是否正確?
一、秦趙戰爭的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七國鼎立,秦國則位於趙國的西面,也是七國之一,而秦國所處的領地在秦地,也就是今天的水市,但在當時卻是中國最邊緣的地方。
到秦穆公的時候,秦國便開始加入到中原爭霸的過程中,位列七雄,等到秦昭襄王的時候,秦國更是加快了吞併六國的戰爭步伐,在垂沙之戰中,打敗了楚軍,並在後來的伊闕之戰中,將韓、魏兩國打敗,加速了秦軍東進的腳步,為東進之路掃清了障礙。
鄢郢之戰中,獲得了楚國大量的國土,並在華陽之戰中,打敗了趙國和魏國兩國的聯軍,並且接連攻下了魏國的幾座城池,以及趙國的觀津。
在周赧王四十五年的時候,秦軍越過韓國向趙國發起攻擊,但是被趙國的大將趙奢打敗在瘀與,這個時候魏人范雎進入秦國,並向秦昭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
就是將地理位置距離秦國比較近的韓國、魏國作為主要目標,同距離較遠的齊國保持交好的關係,這樣對秦國兼併其他六個國家非常有利、
於是秦昭王認為范雎的辦法非常好,便決定按照這個辦法先攻打魏國,其次再對韓國發起攻擊。
在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國攻佔了韓國的野王,並將韓國的上黨郡和本土之間的聯絡將其完全斬斷。
韓國的國君韓桓惠王便讓上黨郡的郡守馮亭直接將上黨郡拱手奉上,將其送給秦國,希望以此能夠讓秦國休兵。
但是馮亭此人非常有氣節,不願向秦國投降,在同上黨郡的百姓進行了一番謀劃之後便決定利用趙國的力量攻打秦國。
將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都給了趙國,趙孝成王得知此事非常高興,但也意識到,這背後可能有什麼陰謀。
畢竟“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上黨郡平白無故的就送給趙國十七座城池,這背後肯定有什麼隱情。
於是趙孝成王便同平陽軍趙豹進商議,平陽君並不主張接受上黨郡這番“好意”。在他看來,馮亭不將這些城池交給秦國用來求和,反而願意給趙國,就是想要嫁禍給趙國,將趙國拉下水。
這樣一來,便可以將禍水東引,保全了上黨郡,在平陽君看來,趙國平白無故得到17座城池,這背後帶來的好處卻遠遠小於將會引來的禍患。
趙孝成王於是又將平原君趙勝和趙禹找來,二人則建議接納上黨郡的城池,在他們看來:“秦國雖然說發動了百萬大軍作戰,但未攻下一座城池,如今一下子就能擁有17座城池,對趙國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機會。”
最終趙孝成王還是聽取了他們二人的建議,畢竟眼前放著如此大的利益,不心動是假的,哪怕他可能以後會失守,也要先擁有過。
二、長平之戰
這樣一來,秦趙之間的戰爭也就打響了,趙孝成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便問平原君:“我們接受了上黨郡的土地,秦國馬上就會前來攻打,若是白起為將我們又派何人應戰?”
平原君便對趙孝成王說:“若是旁人,肯定不能與白起對戰,但若是廉頗,可以與之一戰,因為廉頗此人非常的驍勇,並且愛惜士兵。在野戰上雖然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夠用。”
於是趙孝成王便接受了平原君的建議,並派他作為使者前往上黨郡,接受上黨郡郡守所給的城池,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以防秦國攻打過來。
於是秦國聽到趙國方面接受了上黨郡的城池,引起秦國的不滿,於是出兵伐趙。在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份,秦國正式向趙國發起了進攻。
廉頗率軍抵禦秦國的進攻,但是幾番交戰下來,趙國接連失利,不僅將趙國的兩個重要的據點都被攻佔了,同時還俘獲趙國的尉官。
面對這一不利形勢,廉頗便決定依託有利地勢,讓將士們固守城池,準備以逸待勞,挫一下秦軍的銳氣,再對秦軍發起攻擊。
這一幕在趙孝成王眼中,便被當做畏懼秦軍的表現,一再讓人催促廉頗出城應戰,並且秦國的丞相范雎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進行遊說,施行反間計。
在趙國的境內散佈謠言:“廉頗比較容易對付,秦軍最害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面對趙國的幾次失利後,內心依然非常焦急,並且看到廉頗堅壁不戰的狀態,更是生氣。
於是對著流言蜚語信以為真,便決定將廉頗換下來,並且根本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勸阻,直接任命趙括為主將。
因此成為主將的趙括便率領援軍來到長平,接替了廉頗的位置,趙括一來,便立即將原先廉頗所指定的戰略以及制度進行了改變,由原先的堅壁不出改為主動進攻。
三、趙括“紙上談兵”
趙括是趙奢之子,趙奢是趙國的名將,所以趙括深受他父親的影響,從小就熟讀兵法,在趙國頗有才名,於是趙括便接手了廉頗手中四十萬大軍。
秦國見趙國中了反間計,便悄悄的換了秦軍主帥,分別是白起和王齕率軍,要求其嚴守軍中秘密,對於這一部署訊息不能走漏,若是有人走漏訊息格殺勿論。
於是當趙括出兵的時候,還不知道秦國已經換了將領,當趙括向秦軍發起攻擊的時候,白起便假裝兵敗潰逃,趙括率軍乘勝追擊,殊不知早已中計,直至追到秦軍的營壘,但始終無法攻破。
白起此時便讓一支兩萬多的大軍從趙軍的背後進行突襲,斬斷了趙軍的退路,並讓一隊大軍對趙軍進行穿插。
將趙軍分割開,無法求援,並將趙軍的運糧的道路也斬斷了,白起又派輕騎精兵向趙軍發起多次攻擊,皆大獲全勝。
趙國接連幾次失敗,只能做好防禦,等待援軍。並且秦昭王在得知趙軍主力糧道已經被截斷,就召集青壯年加入昌平戰場。
同時對趙軍的援軍和糧運進行攔截,趙軍被秦軍圍困城池之中,已經斷糧一個半月,趙軍士兵都開始內部自相殘殺為食。
趙括於是決定率領精銳部隊突圍,最終卻被秦軍射死,至此趙軍已經沒有了主帥,二十萬趙軍向秦軍投降,白起則認為這些趙國士兵反覆無常,應該將其殺掉,避免再生事端。
於是秦軍將趙國的降軍活埋,造成45萬士兵的犧牲,趙國上下皆為震驚,經此一戰,秦軍也傷亡不小。
趙國更是在這場戰爭中受到了非常大打擊,雖然長平之戰最終以秦國大獲全勝而告終,但秦趙兩都受到了極大傷害,尤其是趙國實力銳減,根本沒有辦法再同秦國繼續抗衡。
這一戰趙國損失慘重,而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眾人將其歸結到趙括身上,認為趙括在軍事上的才學只會泛泛而談,真槍實彈輸的如此慘,因此便有了紙上談兵這一典故。
那麼趙國的失利是否都是趙括的原因?其實不然,在這背後是秦國的籌謀,畢竟古代行軍,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不僅是人數上的比拼,在持久戰中還有後勤保障,也是決定戰爭走向的一個重要因素。當時秦軍有50萬人,和四十五萬的趙軍的人數上勢均力敵。
因此糧草上面便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在長平之戰中,秦軍正是意識到糧草的重要性,將趙軍的糧道截斷,致使趙軍數十萬將士最終因為固守城池,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困境之中。
再加上秦國使用反間計,撤下廉頗,換上趙括,此時趙括其實也只是接手了這個爛攤子,也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白起圍而不打也是為了消耗趙軍的糧草。
所以無論怎樣來看,趙國面對秦國如此強大的對手,無論是廉頗的固守還是趙括的主動出擊,在糧草匱乏的情況下,都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結語
綜合來看,造成趙國失利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糧草,也並非是因為趙括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相反就是趙括有著較高的軍事才能,面對秦國這一勁敵,最終敗下陣來。
若是換成其他將帥,結局也未必會有所轉變,所以如今在看,對於趙括當年“紙上談兵”應該是有一定的誤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