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發生在劉備奪取荊州四郡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趙雲、趙範和樊氏。原文如下:
趙範邀請入衙飲宴。酒至半酣,範復邀雲入後堂深處,洗盞更酌。雲飲微醉。範忽請出一婦人,與雲把酒。子龍見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乃問範曰:“此何人也?”範曰:“家嫂樊氏也。”子龍改容敬之。樊氏把盞畢,範令就坐。雲辭謝。樊氏辭歸後堂。雲曰:“賢弟何必煩令嫂舉杯耶?”
範笑曰:“中間有個緣故,乞兄勿阻:先兄棄世已三載,家嫂寡居,終非了局,弟常勸其改嫁。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第三要與家兄同姓。’你道天下那得有這般湊巧的?今尊兄堂堂儀表,名震四海,又與家兄同姓,正合家嫂所言。若不嫌家嫂貌陋,願陪嫁資,與將軍為妻,結累世之親,如何?”
雲聞言大怒而起,厲聲曰:“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趙範羞慚滿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這般無禮!”遂目視左右,有相害之意。雲已覺,一拳打倒趙範,徑出府門,上馬出城去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趙雲奉命奪取桂陽郡。桂陽太守趙範開城投降。因二人的家鄉均為真定,又是同宗,故結拜成異姓兄弟。後來,趙範又提出將自己的寡嫂嫁給趙雲為妻。趙雲大怒,一拳打倒趙範,出城而去。此後,趙範再度舉兵反叛。經過一番戰鬥,最終趙雲重新佔領了桂陽。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文中趙範口中的“相貌堂堂”, 意為人的儀表端莊帥氣,舉止大方。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說首創的一句成語。
與《三國演義》中的貂蟬故事純屬虛構不同,樊氏也趙雲之間的故事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這個記載出現在《三國志o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之中。該傳記載:“(趙雲)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範果逃走,雲無纖介。”
從這段記載來看,趙雲不納樊氏的主要原因是認為趙範是被迫投降,提出將寡嫂嫁給自己動機不純,因此拒絕了趙範。後來趙範果然逃走,印證了趙雲的預測,趙雲的心裡也就沒有任何的遺憾。同時,在這段記載中,並沒有趙雲與趙範既是同鄉又是同宗的說法。因此,趙雲拒絕趙範,根本原因還是出在趙範的身上。
很顯然,小說作者看到這段史料中非常感興趣,因此將其進行加工和改編,放進了《三國演義》當中。不過,這個情節改編的好不好,讀者們的看法卻大相徑庭。有人認為這一情節突出了趙雲不為美色所動的高大形象。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個情節對於趙雲的形象是一個巨大的損害。
為何又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呢?主要原因還是出在作者在這個故事當中的一些細節上。按照小說的情節,趙雲攻打桂陽前,趙範就已經打算投降,只是由於手握兵權的鮑隆和陳應堅決不從而不得不作罷。等到鮑隆、陳應戰敗後,趙範立刻開城投降。這些情節都說明,趙範乃是真心投降。
此後,趙範提出讓趙雲娶樊氏為妻,是為了加深與趙雲之間的關係,從而穩固自己在劉備陣營的地位,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而趙雲卻勃然大怒,一拳打倒趙範,使得趙範被迫萌生反心,而這一切無疑是趙雲一手造成的。站在這個角度看,趙雲拒絕趙範,根本原因也就是兩個字:矯情。由此可見,作者在這一情節的設計上出現了很大的紕漏,反而損害了趙雲的形象。如果忠實地按照《雲別傳》的記載,反而會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不知您對於這個情節是怎麼看的呢?歡迎批評指正。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