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適的閱讀體驗。
秦始皇陵自建成後,即使到今天,都沒有誰得以進入,更沒有人親眼見過它裡面到底長什麼模樣。
然而,雖然沒人抵達,但現代人已經對它的裡面有相當的瞭解。
那麼,人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流傳千古的傳說,最難盜取的皇陵
在整個古代,關於秦始皇陵的記錄,只有司馬遷專門提到。
根據他在《史記》中記載,可以得知裡面不僅有宮殿,還有代表山川大海的景緻。
司馬遷稍許記述,構成了大部分人對於這座皇陵的認識。
人們基於這些認知,發展出對於秦始皇陵的眾多想象。
眾所周知,秦始皇生前極為講究排場,舉手投足都要彰顯天下之主的氣勢。
按正常邏輯推算,他就算去世,也要為自己修築一座陵寢,表明自身的與眾不同。
因此,人們想象,秦始皇陵是個到處是寶貝的空間,甚至是毫不遜色於任何宮殿的地下世界。
如果能進入裡面參觀,再拿一些寶貝出來,就足夠一輩子榮華富貴。
在這種慾望的驅使下,一代又一代的盜墓者前仆後繼,在秦始皇陵附近挖了許多盜坑。
其中,比較著名的盜坑,有《永樂大典》中記載的“直徑10米,深9米”。
令盜墓者遺憾的是,他們打洞的方向都出現偏差,無一挖到秦始皇陵。
要知道,古往今來,中國所有皇帝的陵墓,只有兩個沒有經歷盜墓者的“光顧”。
秦始皇陵,就是其中之一,足見其設計之巧妙。
另外,第一個皇帝的陵、無人能進入的墓、無與倫比的寶藏,各樣的元素疊加到一起,自然引發了民間各種各樣的猜想。
有人說裡面機關重重、有人說裡面盜墓者的屍骨成堆……
各種想象,給這座陵墓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在古代,代表官方的朝廷,認為秦朝短命,因此就算再缺錢,也不想大費周章去發掘秦始皇陵,不想惹上短命王朝的晦氣。
基於這一點,各朝各代的統治者,都沒有發動國家的力量破壞。
郭沫若要發掘,周總理不許
建國後不提倡封建迷信。
關於陵墓的種種離奇傳說,自然被人們拋在腦後。
同時,為了研究古代中國的歷史文化,就需要對陵墓進行發掘。
沒了思想壓力,又有研究動力,兩方面作用下去,我國考古專家開啟了對秦始皇陵墓的勘探。
1962年,第一場大型勘探展開,專家們依據結果繪製了第一張陵墓佈局的推測圖。
根據圖案,專家們推之:整個秦始皇陵,佔地大約56平方公里,相當於80個故宮!
訊息一出,整個考古界都轟動了。
而這時,針對要不要繼續勘探下去這個問題,成為考古界爭論的一大熱點。
勘探派以郭沫若為代表。
他以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身份,堅持國家應該將秦始皇陵墓的真相揭開。
這對於研究那段歷史具有無比珍貴的意義。
反對勘探的人則提出了保護文物的重要性。
他們指出許多陵墓上千年與世隔絕,一旦開啟後與外界空氣接觸,就會發生氧化反應,快速灰飛煙滅。
關鍵是,早在此時之前,郭沫若就動過心思,要挖掘明朝萬曆皇帝的“陰宅”。
當時,雖然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但考慮到“一見光就飛灰湮滅”這個道理沒有充分的事實支撐,因此國家就同意了郭沫若的申請。
後來,對萬曆陵墓的挖掘工作順利進行。
眾人當場看到了裡面的寶貝,也當場看到,裡面的萬曆遺體、珍貴字畫等,因為接觸到新鮮空氣,全部變為灰塵。
要知道,萬曆陵墓裡的東西,隨便拿出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整個國家都因為這個舉動,遭受了巨大損失。
沒想到,經歷這次慘痛教訓,郭沫若還是堅持要挖掘秦始皇陵。
也許,在他看來,上一次失敗,只是準備不充分而已,如果這次保護措施做得妥當,便不會再出現類似的事情。
只是,當時的技術條件實在有限,根本就沒有人敢保證能夠萬無一失。
但是,郭沫若似乎篤定“風浪越大魚越貴”這個人生哲理,堅持己見,將申請直接遞交到國務院。
事關重大,周恩來總理親自對他的申請進行了批示,指出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
按周總理的設想,帝王陵墓的開啟是件不必著急的事情,等以後技術成熟了再進行也不遲。
正是他的這一決定,為後世子孫留住了無法估量的歷史遺產。
遙感技術登場,神秘真相浮出
技術什麼時候成熟?整個考古界等了20多年。
1980年,一場轟轟烈烈的科技競賽在美蘇兩國展開。
期間,人類科技進步的腳步加快,各樣科技數被點燃。
其中,一項叫遙感技術的新方法引起了考古界的注意。
後來,100多位考古者來到秦始皇陵的核心地帶,在周圍打了五個小洞,把遙感設施從洞子裡放進去,進行大規模掃描。
掃描顯示:秦始皇陵裡,有一條隧洞和地表連通,沒有任何被人為破損的痕跡。
掃描還發現,所有挖向秦始皇陵的地洞都跑偏了方向。
其實,就算他們能挖到了陵墓,也很難進去。
因為,掃描發現裡面的宮牆,足足有5米厚。
這種厚度,即使是在地表,想要挖穿,以古代的技術,也要耗費很長時間,更別提是在地下施工。
隨著遙感掃描的繼續深入,專家們得以斷定:秦始皇墓儲存得非常完整!
不過,鑑於當時技術有限,不可能完全探測到秦始皇陵內部情況,人們又把希望寄託在將來。
中德專家合作,核磁遙感立功
什麼時候才能有一項科學技術,能徹底將秦始皇陵的秘密揭開呢?
1996年,德國的考古專家找到了我國技術人員,拿出了世界先進的核磁掃描遙感技術,讓兩國人員看到了希望。
此次合作,證實了原先對皇陵和地宮位置的推斷是正確的,此外更有很多重大發現。
首當其衝的,是瞭解到了這座地下陵墓的大概模樣:整個地宮呈現倒金字塔結構。
四面的階梯全部通向地宮的中心,寓意嬴政是帝國的絕對中心。
整個建築高達9層。
在古代,9是大數,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
因此,上下9層與“九五之尊”暗合。
整個主墓墓室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高15米,相當於4層樓。
墓室四周有地宮的宮牆,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25米,算下來和5個足球場差不多大。
另外,地宮的佈局也相當考究,錯落有致,專家根據探測結果推斷:裡面不僅有宮殿,還有諸如山川大河,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記。
不過,最有考古價值的,還是主墓距兩百米左右的一個陪葬坑。此坑的規模,也是考古界之最,長130米,寬100米,面積足有1.3萬平方米。
眾所周知,秦始皇好戰,因此陪葬坑內的就有大量鎧甲。
這些鎧甲是仿製當時的金屬鎧甲,用石頭製成的,前期出土達到數萬片。
可以推斷,秦始皇為了在死後能夠繼續威懾四方,乾脆鑄了一個龐大的“軍械庫”,沒準他是想“酒泉之下召舊部,再批戰甲斬閻羅”。
鎧甲之外,陪葬坑內還有很多石頭做的頭盔。
這些頭盔有的可以罩住脖子和雙肩,足見秦始皇裝備軍隊之先進。
這些頭盔和鎧甲,排列整齊,將秦軍的威嚴表現出來。
獨立完成探測,未來無限可期
2002年,中國的科學技術已經進步到又一個高度,中國專家就獨立應用高光譜等遙感和地球物理探測,大規模探測秦始皇陵。
此次歷時一年的探測,使得科學家掌握了整個陵墓的三維資料。
他們依據此項資料建立了三維立體模型,這種模型與《史記》中“穿三泉”的記載高度吻合。
另外,在此次探測中,科學家還在皇陵裡發現了分佈不勻的汞,其總量大概有幾十噸。
專家們推斷,這就是《史記》裡所說的,用水銀來製作江河。
同時,那麼多汞揮發在空氣中,汞具有防腐的功效,因此可以推斷皇陵內部必然安好如初,也許連秦始皇的遺體都是原來下葬時的樣子。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專家們還是不能貿然掘開秦始皇陵。
畢竟,汞蒸氣洩漏後,秦始皇裡面的所有東西都會因氧化而灰飛煙滅。
想要實現開掘和保護的平衡,就必須先利用惰性氣體確保氧化反應不發生。
只是,這項技術發展到如今都沒有成熟。
因此,科學家們繼續選擇等待,相信後人的科技水平與考古智慧。
近年來,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再次提速,專利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有理由相信要不了多久,關於探測秦始皇陵墓的相關技術就會問世。
到那個時候,專家們就能全面瞭解到秦始皇陵。
參考文獻
張穎嵐. 秦始皇帝陵文化遺產地資源管理對策研究[D].西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