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的勇氣,是毋庸置疑的。身為沙陀人,他繼承了祖先的勇猛,麾下的沙陀戰士所向披靡,所向披靡。難怪清代嚴遂成對李克用情有獨鍾,併為他賦詩一首。
李克用先生
沙陀是西突厥人的一個分支,他們以遊牧的方式生活,擅長騎兵和弓箭。而李克用,雖然雙目失明,但他能射出中百步外的一根馬鞭。至於別人稱呼他為“獨眼龍”,我覺得是拍馬屁。
沙陀古國
李克用最愛招攬的就是有勇有謀的猛將。他一共收了十個義子,其中就有唐明宗李嗣源,李和項羽都是一個級別的,李存孝(王不如霸,將不如李,那和項羽平起平坐的大將,到底是誰?)李存審,還有他的幾個部下。加上他的兒子,一共十三個人,被稱為十三個守護者。
然而就是這樣的陣容,李克用還是被朱溫逼到了牆角,甚至朱溫還兩次攻入了太原。最終,他把自己的遺物,交給了李存勖,這是為什麼?
沙陀騎兵無法無天,欺壓平民
唐末藩鎮之爭述略
五代十國期間,戰亂不斷,軍隊的問題就成了各大軍閥們的頭等大事。更何況,沙陀還是一個武痴。
每一次征戰,李克用的軍隊都會搜刮一空,然後大肆劫掠,禍害百姓。就連李存勖,也對他的行為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勸阻他加強軍紀,杜絕類似的事情發生。然而李克用對此卻是不以為然,他覺得這些將士在軍中服役多年,日子過得並不好,而且四方藩鎮又花了大價錢招攬勇士,若是不嚴加管教,只怕將士都會叛變,那還能怎麼辦?
李克用在此卻是本末倒置,惡性迴圈,百姓逃亡,軍力全靠幾個舊部,而不能吸納新鮮兵丁。
不關心經濟,不聽勸告
純粹的軍事力量,在那個時候,河東就像是在慢慢地死去。在為李克用出謀劃策的時候,謀士李襲吉曾經說過,治理國家,不是要強化掠奪,而是要仁愛,節省開支,減少勞役,發展農業。
克引將軍問:"不備糧草,如何召集士卒?"沒有足夠的武器,如何戰勝敵人?不建城,如何禦敵,還請諸位定奪!”主簿李襲古提出了一個建議,上面說:“國家的富庶,不在於倉庫,強大的軍隊,不在於人數。積而不為賊,治之為虎,故鹿臺崩也;周武之興,齊庫之毀,晏嬰入朝。《資治通鑑》中的人物
李克用先生
河東一帶,戰亂不斷,民不聊生,但在李克用看來,這樣的治國之道,實在是太過狹隘了。
反觀朱溫,雖然也有戰亂,但中原畢竟比河東要好得多,再加上朱溫還任命了張全義為河南太守,負責農業。
有了足夠的補給,朱溫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招兵買馬,到時候就算李克用有十三太保,也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威脅。
朱溫之死
統馭部屬與節制地方之才能之別
武人好戰,這是常有的事情,但若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就會造成混亂。朱溫和李克用的部下之間,也是明爭暗鬥。
相比之下,朱溫對這方面的管理要嚴格得多,而李克用則要遜色許多,李存孝的叛亂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存孝和李存信都是他的養子,但是李存信眼紅他的勇武,幾次想要挑起事端,李克用也沒有阻止。存孝在反抗王鎔時,被嚇得不輕,果然造反,李克用大怒,率領大軍圍攻,幾個月後,終於攻下了他的城池,將他活活打死。其間,尚孝死後,又刺傷了康君立,將其囚禁至死。他的屬下也不敢多說什麼。
是以,李克用和朱溫之相比,在政治上就顯得遜色了許多,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李克用在對付藩鎮的時候,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直到他的兒子李存勖登基,這種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朱溫攻伐平盧、魏博後,各個擊破,王先生被調到京城,逼迫他自盡,這是何等的果斷,才能確保他在當地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而李克用卻是個地痞流氓,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投降李克用,李克用為人仗義,幫他收復幽州,任命劉仁恭為盧龍的後軍。面對著權力,尤其是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劉仁恭當然不會拒絕。很快,他就和李克用撕破了臉皮。浪費精力去培養一個敵人,而他臨死前留下的一支箭矢,就是殺死劉仁恭。
編輯點評:在古代,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農夫和士兵的補給就變得非常重要了,這不是朱豔的功勞,李克用的功勞太大了,所以雙方的實力相差太大了。李存勖覆滅後梁王朝,未必是李存勖一手造成的,而是梁末帝朱友貞昏庸無能,覆滅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