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年,王猛的孫子王鎮惡率晉軍攻佔長安,滅亡姚秦,立下赫赫戰功。王猛的孫子為東晉效力,但王猛卻選擇輔佐苻堅,統一了黃河流域,讓前秦達到極盛。
354年,桓溫率兵北伐,兵力大概是五萬,進展很順利。此時,中原混亂,關中的前秦內部不穩定,還面臨姚羌勢力的威脅,無法阻擋晉軍攻勢。
桓溫一路所向披靡,攻入關中,抵達灞上。聞知晉軍到來,關中父老們都興高采烈:“不曾想到,如今還能見到王師”,他們對桓溫充滿了期待。
桓溫也想招募人才,增強自己的力量。王猛得知訊息,披頭散髮就來見桓溫,與他暢談天下大勢,分析得頭頭是道,桓溫驚歎不已。
桓溫認為,東晉沒有人比王猛厲害,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為此,桓溫重金聘請王猛,並許諾舉薦他高官,希望他能跟著自己南下,為朝廷效力。
桓溫也是人傑,他掌握東晉兵權,發展前景也不錯。但是,王猛拒絕南下,他選擇蟄伏下來,等待自己的“伯樂”,桓溫錯過了這位頂級謀士。
那麼,王猛為何不跟著桓溫南下呢?關於這一點,許多人都說王猛出身寒微,前往門閥士族盛行的東晉沒有前途,故而婉拒桓溫。
這一觀點有道理,也是王猛拒絕南下的原因之一,卻未必是根本。首先,寒門未必就沒有發展機會,只要條件成熟,也會崛起。
劉裕出身寒微,卻能橫掃群雄,還壓著門閥士族吊打,基本統一了中原。
門閥盛行,對皇權構成威脅,皇帝為了增強自身實力,也會重用寒門,雖然皇帝能給寒門的東西並不多。
桓溫手握大權,以自己的威望,讓王猛獲取資源也不是難事。如此,王猛去東晉,也能身居高位,衣食無憂。
再則,此時並沒有比東晉更好的平臺。前秦內部不穩定,貴族專權,國力弱小,只是一個二流國家而已。
此時,前秦跟東晉、前燕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國家。至於苻堅,也就是王猛後來的伯樂,還只是一個王爺,且距離君王之位相當遙遠。
北方沒有發展前途,王猛只能蟄伏起來,等待良機。也就是說,拒絕桓溫時,王猛並沒有更好的選擇。
如果只看眼前利益,桓溫無疑是最好選擇,王猛可以出人頭地,比目前做小生意的處境強很多。
筆者認為,王猛寧可蟄伏起來,也不願意跟著桓溫去東晉,與他們兩人的性格、志向有關係。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為謀。王猛做事雷厲風行,志向是統一中原;桓溫做事猶豫不決,缺乏魄力,只想得到東南半壁江山。
王猛出身寒微,生活艱難,卻很喜歡讀書,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王猛想成為蕭何、諸葛亮一樣的人物,故而對當代英雄關注很多。
桓溫是怎樣的人物?王猛頗有了解,桓溫不是做大事的料,做事猶豫不決,缺乏王者之氣。
346年,桓溫為了樹立威望,先斬後奏,沒等朝廷同意便西征“成漢”,讓主持朝政的門閥非常惱火。
先斬後奏,貌似桓溫很霸氣,實則不然,他很快就露出了缺點。
起初,晉軍所向披靡,漢軍一敗塗地。到了決戰的時候,晉軍一度受挫,桓溫便打算儲存實力,鳴金收兵。
誰知,晉軍聽錯了,他們誤以為是擂鼓出戰,便奮力拼殺,漢軍最終被擊敗,“成漢”滅亡。
桓溫滅蜀,運氣成分很大,如果不是對方太弱,或者士兵沒有聽錯聲音,桓溫也會無功而返,甚至是慘敗。
354年,桓溫第一次北伐,起初也順利,橫掃秦軍,苻堅一敗塗地。符萇陣亡沙場,晉軍進入關中。
此時,秦軍人心惶惶,長安民眾大多出逃,局勢對晉軍非常有利。但是,桓溫並沒直接決戰,而是駐軍灞上。
桓溫此舉,再次暴露出他性格上的弱點,王猛則當即指出來。
桓溫說:“我率領王師北伐,關中父老都歡迎我到來。如今,我在關中那麼久了,為何沒有豪傑前來投奔?”
桓溫有疑惑,王猛則說:“將軍駐紮灞上,沒有渡河進攻長安,豪傑都不知道將軍究竟想幹嘛,他們也猶豫。”
王猛這麼一說,桓溫沉默良久:“依我看來,江南俊傑眾多,但沒有一人比得上你。”
王猛沒有說錯,桓溫自己猶豫不決,豪傑又怎能相信他能成功呢?
桓溫沒有立刻進攻長安,他打算收割麥子後班師回朝,儲存實力。如此,苻堅得以從容部署,晉軍終究要失敗。
秦軍收割麥子,又堅壁清野,桓溫在關中一無所得,且糧食即將耗盡,只能退兵。
退兵哪有這麼簡單,苻健、苻雄又不是吃素的。秦軍展開追擊,在白鹿原追上了晉軍主力,桓溫一敗塗地,損失一萬餘人。
此外,從子午谷出來的八千晉軍,也被秦軍擊潰,差點全軍覆沒。此舉,表明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壓根行不通,太冒險,成功機率是零。
桓溫第一次北伐,先勝後敗,損失慘重。桓溫如此糟糕的指揮水平以及猶豫不決的性格,王猛都看在眼裡,又怎會跟他南下呢?
桓溫性格猶鬱的背後,是他缺乏雄心壯志。桓溫沒有掃清六合,席捲八荒,統一中原的志向,桓溫只想得到東南半壁,取代東晉王朝而已。
恢復中原,席捲八卷,沒有比長安、洛陽更好的創業基地。因為,長安、洛陽在當時人們看來就是“正統”所在,江南則是偏安,要麼割據一隅。
桓溫駐軍灞上,就是儲存實力,在關中耀武揚威一番後班師回朝,獲取必要的資本。桓溫北伐,目的不是收復山河,而是樹立個人威望。如此,桓溫就經不起失敗,也就不敢去冒險,成不了大事。
桓溫這種風格,在後來的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中都吃了苦頭。尤其是枋頭之戰,在大好局面下,桓溫還是因為猶豫不決,被慕容垂暴打,幾乎全軍覆沒,沒了加封九錫,登基稱帝的本錢。
桓溫志向在東南,王猛則是想輔佐君王奪取天下,以蕭何、諸葛亮作為自己的榜樣。正如王猛後來跟苻堅對話時,他興奮不已,“如魚得水也”,將自己比喻為孔明,苻堅則是劉備。
王猛的志向在天下,統一中原,且做事手段狠辣,跟桓溫就不是一路人。王猛的狠辣,從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
治理關中,打擊豪強,處死官吏。前秦豪強橫行,權力很大,官府也經與他們勾結在一起,民眾深受其苦,朝廷也奈何不了他們。
王猛不客氣,直接亮出屠刀,殺了不少豪強。如此,豪強憤怒,他們聯手將王猛送上檻車,說他濫殺無辜,對朝廷命官也下狠手。
苻堅起初也生氣,說王猛不應該這麼做。王猛則回答:“亂世用重典,否則他們不會屈服,君王威嚴從何說起?想要仁義也可以,天下統一了再說。”
王猛這麼一說,苻堅也覺得有道理,他也知道豪強的厲害。此後,苻堅讓王猛放手去幹活,還給他派去猛將鄧羌,強強聯合,關中由此安定,秩序井然。
第二個例子,就是王猛的“金刀計”。王猛知道慕容垂不可靠,一旦朝廷遇到困難,鮮卑慕容氏會第一個跳出來,掀起血雨腥風。
苻堅仁慈,不想處死慕容垂,王猛則拿出“金刀計”。結果,慕容垂、慕容令果然上當,且叛逃離開長安,被秦軍抓獲。可惜,王猛沒有算到苻堅的仁慈,苻堅再一次放了慕容垂,還授予實權,終於自食其果。
王猛做事果斷,雷厲風行,志在天下。桓溫猶豫不決,謀略多卻沒決斷,只想取代東晉,偏安江南罷了。王猛、桓溫性格差異很大,志向也不一樣,自然沒法聯手,這是王猛拒絕前往東晉的關鍵。
375年,王猛病逝,苻堅沒有聽從他的臨終遺言,輕易南征。383年,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慘敗,鮮卑慕容、鮮卑拓跋、羌人、丁零、匈奴狼煙再起,王猛好不容易才統一起來的北方再次陷入混亂。
385年,苻堅被姚萇殺害,前秦亂成一團,很快就滅亡。中原混亂,王猛的後代決定避難東晉,尋找新的發展機會,王鎮惡就是其一。
王鎮惡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處事果斷,性格與王猛類似。王鎮惡選擇劉裕,成為北伐的前鋒大將,無堅不摧,戰無不勝。
417年,王鎮惡攻取長安,劉裕五分天下有其三,有望統一中原。誰知,劉穆之病逝,劉裕後方不穩,急忙趕回江南。此時,劉裕糟糕的人事安排,讓關中得而復失,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朱超石、朱齡石等名將殞命,南朝宋開局就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