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開始前,若對比陸海軍力量的話就會發現,在海上力量方面,兩軍的差距是最大的。
此時俄軍已經控制了克里米亞半島,將東邊的烏軍封堵在亞速海內,西邊的烏軍艦艇也所剩無幾。俄黑海艦隊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克里米亞,其雖然也是老舊艦艇居多,但比之烏海軍當時的狀況,可以說是碾壓性優勢。
但不成想在俄烏開戰後,黑海艦隊卻是打得最憋屈的一個。
要讓它去打烏軍,那邊沒有什麼像樣的海軍艦艇,根本撈不到啥戰果;要說兩棲登陸,除了開戰初佔領蛇島外,後來的登陸計劃取消,也顯不出它來;要說掌握制海權,在烏軍緩過勁來後不斷用反艦導彈上勁,它又不敢在黑海西部積極活動。
所以到俄軍收縮之後,黑海艦隊就退保克里米亞,咱不求戰果怎樣,起碼自己別再折損了吧!沒事打幾發巡航導彈,意思意思得了。
結果烏軍在收復蛇島,並解除了俄軍對烏僅剩的海岸線威脅後,便開始積極考慮如何在海上給俄軍找麻煩。
海上作戰,武器平臺以及背後的體系支援不可或缺。烏軍沒有像樣的艦艇,更沒有全套的偵搜情報平臺,指望烏軍自己跟俄軍去打海上游擊戰,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俄烏之戰,並不僅僅是這兩個曾經兄弟之間的單打獨鬥,烏軍背後站著的是整個北約。
北約自己的陸戰能力不咋地,但它的體系優勢可比俄軍強很多,其雖然不可能將這個體系全部讓給烏克蘭,但抽出些力量強化烏軍戰力還是沒問題的。
俄軍的艦船在哪裡,烏軍自己不知道沒關係,北約報點就成了;烏軍武器不趁手也沒關係,北約可以支援現貨,也可以幫助改裝嘛!
所以當戰爭拉長後,烏軍可以威脅到俄軍的武器就不僅僅是反艦導彈了,它還多了無人機、無人艇,以及巡航導彈。
這些武器的作戰半徑超過了黑海西部,覆蓋到了克里米亞半島,而駐防於此的黑海艦隊,顯然是首先被攻擊的目標。
所以我們看到了黑海艦隊總部大樓被炸,維修中的潛艇被炸,甚至克里米亞大橋也再度被炸。
俄海軍黑海艦隊丟了旗艦莫斯科號,蛇島也堅持不下來,總部大樓還被端了,一票艦艇也折損不少,裡子面子都丟得乾乾淨淨。
甚至於烏軍只要在陸地戰場的戰事有些許不利之後,就會打黑海艦隊的主意,時不時就爆出個新戰果來,簡直是拿黑海艦隊刷戰績來了。
最近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所屬特種部隊便釋出了使用無人艇成功襲擊黑海艦隊一艘導彈艇的影片,又上了一盤新菜。
被攻擊的俄軍導彈艇為毒蜘蛛-3型伊萬諾維茨號,舷號954,滿載排水量近500噸。
這型導彈艇是蘇聯時代的產物,已經是老物件了,但在俄海軍捉襟見肘的現狀下,顯然還捨不得退役。“小艇扛大炮”,也還可以一戰嘛!起碼,湊湊黑海艦隊的陣容,總可以吧!
結果不成想這艘在多努茲拉夫湖駐泊的導彈艇,反倒成了烏軍自殺式無人艇的獵物。
多努茲拉夫湖是克里米亞半島西部的一個狹長湖泊,最長約30公里、最寬處約8公里,面積4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為27米。
由於溝通黑海的關係,這裡也有海軍艦船駐泊,而且一般認為是比較安全的。此前烏軍無人艇重點攻擊的是塞瓦斯托波爾港,似乎沒有襲擊過這裡的記錄。
不過這個點距離正西的蛇島只有220公里,烏軍特種部隊曾經登陸過這個湖泊以西的奧列尼奧夫卡,駐泊於此的艦艇顯然不會永遠安全。
從這次烏軍公開的影片看,烏軍無人艇利用夜晚掩護,從黑海進入多努茲拉夫湖,隨後對伊萬諾維茨號導彈艇實施了飽和式攻擊。
伊萬諾維茨號導彈艇上本身有1門76毫米艦炮和2座630近防炮,在黑海艦隊的平時演練中,也練習過攔截無人艇。
但這一次顯然沒有成功,而是被無人艇接連命中,並在引發了大爆炸後沉沒。
雖然說這只不過是一艘老掉牙的小型艦船,即便是窮酸的黑海艦隊也不是損失不起,但烏軍無人艇的技術和戰術改進,顯然值得注意。
很明顯,烏軍可以得到北約情報和通訊體系的支援,無人艇本身只是作為前兩者結合下的一個戰鬥節點而已。它可以在黑海西部投放下去,然後抵達預定目標所在的海域,隨後發起攻擊。
俄軍可以想辦法加強港口外海的防備,也可以透過給艦船加裝槍炮,以及強化平時訓練,應對攔截無人艇的襲擊。但是海軍艦隊存在的意義不是被動防禦,而是掌握制海權。
如果黑海艦隊不敢出海,亦或是海上活動成本太高,那麼它存在的意義就跟烏克蘭海軍沒什麼兩樣了。
而在烏海軍根本沒啥可炸,俄海軍卻還有一票目標可以刷戰果的背景下,就難免後續再有艦艇折損。
另外烏軍投入無人艇作戰其實很早,大約在2022年秋季就有使用記錄,最初的使用幾乎全部以失敗而告終,但在經過了技戰術改進後,其無人艇的威脅越來越大。
這種在北約體系支援下廉價的對海戰術,是應當值得注意的。
俄軍要想徹底解決問題,恐怕只有兵出敖德薩,徹底佔領烏克蘭全部海岸線才行。但現階段俄軍根本沒有這個實力乃至想法去佔領敖德薩。
現在它能做的,只能是亡羊補牢,先被動防禦,減輕艦船折損了事再說。
隨著現在無人裝備的發展,使得低廉的飽和式攻擊成為可能,昂貴的海軍艦艇在面對這些威脅時,如何在成本可控、有效應對的同時,還能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制海能力,可以說是很重要的研究課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