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戲,見證蕭何愛賢若渴和對大漢劉邦的耿耿忠心。
《蕭何月下追韓信》,追回了一個軍事奇才時代戰神,奠定漢室400多年偉業,成就彪炳史冊一個歷史朝代的佳話。
但也坦露出人性之惡。
立下赫赫戰功的開國戰神韓信,沒有得享榮華富貴終其天年,卻遭蕭後蕭何謀算,最終被殺。
這一切,那個追捧舉薦的蕭何“功不可沒”。
是他不惜辛勞月夜猛追為國求賢,也是他與蕭後協力合謀誅殺了戰神韓信。
從追到殺,蕭何都是賣力參與者。以至於留下華夏著名評斷: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此情此景,讀史至此,禁不住掩卷慨嘆,心底無比感傷!
蕭何又一次立下了大功,他用韓信的血詮釋了對大漢劉邦的無比忠誠。
與大宋岳飛遇害一樣,韓信也揹負了“莫須有”的罪名——“謀反”。
歷史上不乏此案例,一抓一把:在此前朝代的以及提及的這兩位和後來明朝的袁崇煥、清朝的年羹堯,都是名將和功臣,為朝代建立興旺立下汗馬功勞,都是死於民間總結的原因——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蕭何對韓信被殺,用四個字論定:“為國除奸”。
此理由驚人的相似,歷史上許許多多功臣名將著了此道。只是字面略有不同,實質皆是一樣的。
許多人深信不疑,筆者卻有不同看法:這些名將功臣如若長有反骨心存謀逆,為何不在擁有重兵時?那時候他們要是反戈一擊,誰能阻擋得了?
欲殺之罪,何患無辭!
這是天下名將功臣的悲哀!
流傳世上的“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走一人”
……是最好的註腳!
蕭大丞相的寥寥四字,承載了他之前和後之世人的劣根性骨子裡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