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退休是人生重要歷程。中國古代稱退休叫做“致仕”“告老”“乞骸骨”等。致仕的意思是將政事或官職還給君主,自己告老還鄉。
今天通行的“退休”一詞則源自唐代。唐代韓愈在《復志賦序》中有“退休於居”的說法。
大多數朝代以70歲作為退休年齡。退休之後,官員們選擇何去何從呢?
(有關官員的古畫)
舒適度過餘生是最理想的選擇。富足之地提供豐富娛樂,如留京城享受優越晚年。
不過卻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偏偏反向而為之,非要告老還鄉,這是什麼原因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長河中,解開這個謎題。
一、歷宦海沉浮後功成身退的明智選擇
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探究這個問題。首先是客觀原因之外力。
(京城)
有的朝代規定古代官員退休必須回原籍,如不回原籍,必須特別申請。
除此之外,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的天性。古代那麼多人前仆後繼想當官不就是為了功成名就,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嗎?他們得償所願後為什麼要放棄呢?有一種可能是:他們不得不放棄。
事實上,越是大權在握的臣子越容易受到君主的忌憚,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連環畫)
歷史上有很多功臣年老時,被皇帝以各種原因誅殺的例子,尤其在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上屢見不鮮。
西漢開國功臣韓信原先因功被封為楚王,後被貶為淮陰侯,最後更是被告發謀反被誅殺。
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為朱元璋反元出謀劃策,之後又參與奠定了新王朝的禮制,卻在七十多歲高齡時因被胡惟庸案牽連被殺。
(漢中“拜將壇”的韓信塑像)
雖說這些案子並不一定另有隱情,但總歸顯示出手握大權的功臣,若遇上個強勢的君主容易難以善終。
一個官員一生在京城工作而積累的人脈和閱歷,不會因為他退休而立馬消失。他若是留在京城,很可能給人一種他依舊掌控著政局的訊號。
那麼功成身退、遠離權力中心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了。
(李善長畫像)
同是西漢開國功臣的張良,就是在幫助劉邦平定天下後,選擇退隱湖北的黃袍山,還在那修建道館和書院,避免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在那一批功臣裡他是為數不多得以善終的聰明人。
漢高祖劉邦曾評價張良為“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可見不僅張良的智謀是頂尖的,急流勇退的氣度也是頂尖的。
(張良像)
二、對黑暗官場壯志難酬的失望與逃脫
有些手段高明的能臣是自願致仕的,如上文的急流勇退的張良。
然而還有些是因為皇帝昏庸、自身無法應付黑暗官場,懷著憤懣之情無奈致仕,被逐出或逃離權力中心的。
這種情況多出現於王朝中後期。此時封建王朝歷經多代的發展,早已百弊叢生,各種矛盾都爆發出來。尤其是皇帝昏庸或無力掌握政局,各方勢力爭鬥不已,形成烏煙瘴氣的混亂政局。
一些政見不合的官員無力解決這種環境,被對手打擊而離開。
(劉健像)
明朝中期武宗時,內閣首輔劉健與群臣聯合上奏請求誅殺宦官劉瑾等人,但未能成功,只好選擇致仕返鄉。
有人感嘆明朝嘉靖皇帝時期政治的黑暗,直言諫諍之臣中重罪者被公開處死,次要的則被長期監禁,最幸運的人也只是被貶謫,沒有一個能夠倖免於難的。
明朝晚期的王夫之曾表示,身為士大夫,時而受制於權臣,時而陷入困境,習慣受到責備,經歷過枷鎖的束縛,甚至剝奪衣衫而受凌辱。這樣的磨礪既使其學會默默忍受恥辱,才幸運地保全了生命。
(王夫之像)
這類被動致仕的人不可能留在京城安心養老,還能告老還鄉已經是一種幸運。
三、文化基因:安閒自適與鄉土情懷
有被動無奈逃離官場的,另一方面也有主動向往鄉土、熱愛自然的。
落葉歸根,中國人對家鄉總有著一種深厚的鄉土情懷。家鄉的山山水水和鄉里親朋也牽引著致仕官員的心。
在那些功成名就後選擇退休的官員中,很多人都喜歡投身在美麗的山水之間,享受寧靜的田園生活,親近大自然。
(田園圖)
他們用這種方式排遣壓力,既使自己心身愉悅,也拓寬了見聞。
比如唐朝的郗純就是這樣,在退休後回到洛陽,過上了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自稱為“伊川田父”。
同朝代的鄭燻告歸後,自號所住之處為“隱巖”,過著隱居的生活,“蔚松於廷,號七松處士”。
還有的官員享受致仕後和親人在一起的田園生活。
(古代作品)
在遼朝末年,金紫崇祿大夫馬直溫退休時,他的妻子表示慶賀。她說他們結婚已經超過50年,從青絲到白髮,故鄉的田地和菜園都已經快要荒蕪了。
現在既然退休了,夫妻正好可以攜手東歸,在漁陽山水間欣賞自古以來清秀的風光,愉快地度過晚年。夫妻二人因此相攜返回故鄉,開始經營起荒廢的菜園。
還有的官員選擇在家鄉發揮餘熱,或辦學或著書。
宋代的各種書院就是如此,為當地文化傳承和扶植作出貢獻。
(錢大昕像)
清代王鳴盛和錢大昕退休後,都選擇回到蘇州,專心致志地投身於著述之事。他們分別創作了《十七史商榷》和《廿二史考異》兩部鉅著,為學術界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總的來說,古代官員退休後選擇告老還鄉而非留在京城養老,背後是一系列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
歷宦海沉浮的智者們深知功成身退的智慧,能夠擺脫官場紛爭,享受寧靜生活。
(古人銅像)
對於那些對官場壯志難酬感到失望的人而言,告老還鄉成為擺脫黑暗官場的解脫之路。
文化基因中蘊含的安閒自適與對鄉土情懷的熱愛,更是讓許多官員在退休後選擇回到故鄉,與家人共度晚年。
告老還鄉,成為古代官員們普遍而深刻的人生選擇,留下了一段段富有故事色彩的退休歲月。
(古人)
參考資料
倪方六.古代的官員退休制度[J].人才資源開發, 2015(1):2.
張晨龍. 韓信命運之謎.《人民公僕》,2015
郝健.明代中後期致仕文官生存狀態研究[D].安徽大學,2020.
唐代致仕官群體研究——基於《舊唐書》《新唐書》的考察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