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家家戶戶貼門神是中國千百年來的風俗。提到門神,大多數人想到的要麼是神將神荼與鬱壘,要麼是唐朝開國功臣尉遲恭和秦叔寶,要麼就是捉鬼的鐘馗,鮮有人知其實名臣魏徵也是一位門神。
一、所謂門神
所謂門神,就是守護千家萬姓門戶的神靈。大家都希望家宅安寧,因此門神也是我國最具普及性的神靈。張貼門神的歷史由來已久,從先秦時期開始,百姓們在每年歲末都會懸掛或者貼上門神木像與畫像。最開始,大家懸掛的是木頭製成的天神神荼、鬱壘。到了唐玄宗之後,鍾馗取代了神荼、鬱壘的門神身份,負責捉拿惡鬼、守護宅邸。而到了元以後,曾經為李世民守門的大唐名將秦叔寶與尉遲恭成為新的門神,並延續至今。無論是神荼、鬱壘還是秦叔寶、尉遲恭,無不都是驍勇的武夫形象,只有勇猛的神將才能拱衛正門、守護宅邸。
然而,在正門之外的後門,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不同於雙扇的正門,後門一般是較小的單扇門。而且,後門所需要防備的是一些“偷雞摸狗”的人物。因此後門門神不應該是赳赳武夫,需是一個剛正不阿、品德高尚的人物,剛正不阿的魏徵就成了不二之選。因此,當秦叔寶、尉遲恭成為正門門神的同時,魏徵也成了後門門神。
二、魏徵其人
魏徵之所以能成為後門門神,與他的個人品格脫不開關係。魏徵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他雖然在隋唐動亂時期多次改換門庭,效忠過多位主公,但是,他在輔佐唐太宗李世民時盡心竭力,是“貞觀之治”的推動者之一。
不僅如此,魏徵還是一個敢於直言進諫的良臣。當李世民想要徵召不滿十八歲的男子充軍時,魏徵連續四次駁回李世民的敕令,並頂著李世民的盛怒陳明其中厲害。當李世民想要勞民傷財、征討嶺南時,魏徵也不懼得罪皇帝,直言勸諫。李世民甚至有時都被魏徵氣得想要將他賜死,但是魏徵的諫言又都是有利於社稷的好事,李世民冷靜下來後都會虛心採納他的建議。因此,李世民才會誇讚魏徵:“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民,犯顏正諫,匡朕之違者,唯魏徵而已。”魏徵死後,李世民悲痛不已,並感嘆:“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可見,魏徵為國為民犯顏進諫正是他高尚品德的表現。
正是他的忠於職守,成就了他門神的地位。那些挖空心思要偷雞摸狗的人不敢正大光明地從正門進入,都是走的後門。因此,只有鐵面無私、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守住後門。連宋朝名臣包拯都要終身手持魏徵的《論時政疏》勉勵自己做一位板蕩純臣,可見,魏徵作為百姓後門的衛道士、供萬民敬仰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三、嚇退龍王
魏徵成為門神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與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有著密切關係。
在《西遊記》中,涇河龍王為了和相士袁守誠打賭,違背了玉帝聖旨,差了行雨的時辰和雨量。此舉無疑觸犯了天條,罪當問斬。涇河龍王在得知監斬官是唐太宗的臣子魏徵後,向太宗尋求幫助。太宗見涇河龍王可憐,答應了他的請求。問斬當天,太宗召魏徵入宮下棋。沒想到,魏徵在下棋過程中打了個盹,靈魂便來到斬龍臺,完成了對涇河龍王的斬刑。涇河龍王死後,對太宗言而無信的行為十分生氣,魂魄因此日夜在皇宮外向太宗討命。太宗實在沒有辦法,召叢集臣商議對策。秦叔寶和尉遲恭在得知此事後,自請為太宗守門。當夜,兩位殺伐果斷的大將身著戎裝守在太宗門口,涇河龍王看到後知難而退。太宗感念二人辛苦,就命令畫工畫出他們的戎裝畫像貼在門口。
但是一段時間後,涇河龍王又繞路到後門,每天毀壞宮廷、悲呼哀嚎。因此,當時監斬涇河龍王的魏徵就拿著誅龍寶劍守在後門。涇河龍王見到曾經斬殺自己的魏徵,嚇得再也不敢來冒犯唐太宗,魏徵手持誅龍劍的畫像也被貼在了後門上,用來震懾涇河龍王。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徵也就成了民間鎮守後門的門神。
《西遊記》編造的涇河龍王的故事,造就了深入人心的尉遲敬德、秦叔寶和魏徵三位門神,這反映出了《西遊記》在中國的重要地位,也使這三位賢臣成為了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威望最高且貧富皆敬的門神,對他們的崇拜至今長盛不衰。
文史君說
門神是我國民間最重要的神祇之一,承擔了大家對家宅安寧的美好願望。因此,尉遲敬德、秦叔寶這樣能夠震懾惡鬼、惡人的千古名將,自然成為門神的不二選擇。然而,大家在擔心有惡鬼、惡人的同時,也擔心小人偷雞摸狗、絞盡腦汁地走後門作祟。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百姓們都希望有一位鐵面無私、品德高尚的人能夠守護自己的後門,魏徵也自然而然成為大家的選擇。作為後門門神的魏徵,寄託了大家對於鐵面無私的清官、能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爺”的期盼。可以說,張貼門神既是中國傳統民俗的重要內容,更是天下百姓最樸素的願景。
參考文獻
蘇明哲.千年的守望——談門神的人物形象[J]. 藝術教育, 2006(09): 32.
王保嶺.魏徵緣何成為後門門神[J]. 鄉音, 2009(03): 37.
朱劍輝.門神文化與意象美學結構[J]. 福建論壇,2006(S1): 199-202.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尋珍)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