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動物,被視為中華文明象徵、精神圖騰,故而中國人又稱“龍的傳人”,可謂“龍族”。
鮮為人知的是,商代也有“龍族”,但與如今的卻大不相同。更為重要的是,甲骨文中記載的“龍族”,在填補又一歷史空白之餘,也可以藉此看到早期龍的真實政治地位。
甲骨文中的龍族
甲骨文重見天日後,填補了很多的歷史空白,其中之一就是發現了商朝“龍族”。
在甲骨文卜辭之中,除了用作神獸名之外,它還是一個重要的方國名稱,即“龍方”,首領號稱“龍伯”。現代學者研究發現,被稱為“伯”的應是商族之外的族群首領,因此“龍伯”是以龍為圖騰的部落首領,未必是商朝冊封的。
孫亞冰、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考證,龍方見於一、三、四期卜辭,和商朝戰和不定,時而臣服、時而反叛,兩者關係比較複雜。
商朝“令龍以舊示朿囗”,還有“貞呼龍其有禍”等,其中“令”、“呼”說明商王對龍方下命令,龍方臣服於商朝,而商朝也關心龍方,卜問其有沒有災禍。更為重要的是,卜辭中還有“婦龍示”等記載,說明龍方與商王朝有婚姻關係。
武丁後期,應該是龍方反叛商朝,導致雙方又爆發戰爭,比如“貞王叀龍方伐”、“勿呼婦妌(司母戊鼎之母戊即婦妌)伐龍方”,武丁之後還有“貞令臿以眾伐龍”等。以春秋早期青銅銘文“樊夫人龍嬴也”(嫁到樊國的嬴姓龍國女子)看,龍國應為嬴姓,當然也可能是商朝滅了此前龍方之後又冊封嬴姓於龍地。
1975年,在湖北江陵雨台山169號墓中,出土了一件春秋戰國時期的“龍公戈”,說明龍國傳承時間很長,極有可能傳到春秋戰國時被楚國滅亡。
總之,商朝武丁時期的“龍方”,結局到底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存在過一個上古“龍族”,若非甲骨文重現天日,這一段歷史也就不為人知了。
龍方之稱的背後
後世王朝之中,龍的政治地位很高,唯有皇家才能稱龍,拿龍作自己的象徵,其他人稱龍會被視為叛逆。但在商朝時期,堂堂中央朝廷,不僅不拿龍作為自身的象徵,反而還認可以龍為名的撮爾小邦,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當時龍的地位一般,更沒有成為政治權力上的象徵。
其實,當時不僅龍的地位不高,而且還會被端上餐桌,成為一道珍饈美食。
左傳記載:夏代第十四任君主孔甲之時,劉累(劉邦祖先,劉姓始祖,上圖)負責飼養兩龍,號稱“御龍氏”,後來雌龍死掉,劉累將之燉成一鍋肉羹,獻給了孔甲,結果孔甲吃了還想再吃,劉累擔心龍死之事暴露,於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此外史書記載,劉累曾向豢龍氏董父學習馭龍,這也說明龍的地位一般,遠沒有後世那麼神威。
漢晉時代,史書上也有多次吃龍肉的記載。比如,南朝祖沖之所著的述異記記載東漢孝章皇帝劉炟在位期間,一次天降大雨,然後一條青龍墜落皇宮,見到青龍之後,劉炟不是將之供奉,而是下令取龍肉做羹湯,賞賜給了群臣。還有晉朝司空張華《博物志》記載,吃龍肉的最佳姿勢是用鹹肉羹來醃漬龍肉,如此龍肉上就會出現令人心醉的漂亮花紋。
總之,史書記載的吃龍肉,以及商代撮爾小邦——龍方的存在,都表明早期龍的地位不高,後世將之不斷升級,最終成為皇家的象徵。
餘論
以現代學者考證看,龍起源於星象,屬於青龍七宿的象形,而青龍星象的變化,與季節密切相關。比如,“見龍在田”是青龍星象春天時在地平線上升起(再過幾天就是龍抬頭,青龍星象又將升起),“飛龍在天”是星象夏天時執行到中天,“亢龍有悔”是秋季時下墜,“潛龍勿用”是冬天隱而不見。因此,龍星在上古顯然非常重要,可以藉此判斷季節,但另一方面龍方的存在說明龍的地位又不高。
及至後世,雖然龍在政治上成為皇權的象徵,但在文化藝術中的地位卻不高,最典型的是在西遊記中,真可謂“龍不聊生”,是個神仙似乎都可以欺負真龍,乃至龍肝鳳膽成為天庭一道美食,龍淪為了食材。
令人費解的是,無論先秦時期,還是明清之際,“龍”一方面地位崇高,一方面又地位不高,為何出現這種矛盾又分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