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年,松贊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被逼迫一起陪葬。唐高宗李治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勃然大怒,覺得這是在向大唐宣戰,當即命令吐蕃立即把文成公主歸還大唐,以示警告。不料文成公主態度堅決,“我是不會回去的!”“公主,陛下派我等來接您回家,您的家在大唐啊……”將士們跋山涉水,跑死了無數匹馬,不分晝夜的趕路,才在數個月之後從大唐抵達吐蕃,當他們看到吐蕃城門的那一刻,眼中的希冀瞬間亮了起來,還好,他們不算太遲,公主等到他們了。然而文成公主的一句話卻讓眾位將士傻眼了,明明是龍潭虎穴,為何還要執意待在那裡?戰士們不明白,實在是不明白。更令戰士們震驚的是他們壓根都沒有機會前往吐蕃坐一坐,就那麼在城門外見到了形銷骨立的文成公主。“戰士們,你們回去吧,我不願你們在戰場上流血犧牲,既然已經做了和親的公主,就要擔負起兩國和平的重任,你們回去後,將我的話原封不動告知陛下即可!”漫天的風沙吹的戰士們睜不開眼睛,就在那寒風呼嘯之時,文成公主頭也不回離開了,看著文成公主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眾人視線,他們瞬間就淚溼了眼眶……唐朝時期,青藏高原地區最強盛的政權建立,正是吐蕃帝國,可以囊括整個中國西部地區,而這便得益於一人的存在,此人正是松贊干布。吐蕃也如唐朝一般,內部爭鬥不斷,13歲的松贊干布成功“奪嫡”,成為了吐蕃新一任的王,而後便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整頓,建立起強大的吐蕃政權。在的勵精圖治之下,唐朝已經漸漸進入了鼎盛時期,李治在位時,已經有很多周邊國家開始爭相巴結唐朝。為此,松贊干布雖然是一個雄心壯志的王,但也不願吐蕃百姓遭受戰亂之苦,於是便主動向唐朝提出了和親政策,以此來穩定兩國和平邦交。和親之舉在古代時常發生,不過唐高宗李治卻不認為和親是上上之策,為了讓李治得知吐蕃的實力,松贊干布竟然親率大軍壓境,直逼大唐蜀國吐谷渾。那一戰,唐朝大敗,李治看到了松贊干布的實力,心中驚駭,這個時候,松贊干布再次提出了和親政策,李治思索一番之後最終同意。可當時皇宮之內並沒有適齡的公主,李治不得不在宗族之內進行挑選,人選便是江夏君王李道宗之女,即是後來的文成公主。自和親之日起,文成公主就明白肩上的重任,因此在641年入藏時就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無論如何思念故土都不會再回唐。入藏時,文成公主僅16歲,穿著一襲紅色的嫁衣離開了故土,千里迢迢前往吐蕃,歷時兩年多的時間才抵達拉薩。嫁給松贊干布之後,二人感情十分和睦,松贊干布十分自豪能夠娶到文成公主那般顧大局、識大體、有心智堅韌的女子,因此對文成公主言聽計從。在藏期間,文成公主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又將唐朝文化傳播到吐蕃,兩國之間交往甚密,建立了信任的橋樑。文成公主廢除陋習,傳播醫學知識,吐蕃的群眾免於生病、苦難,因此眾人對文成公主十分尊敬、愛戴。可好景不長,二人僅相守了8年,松贊干布便去世了,而按照當時西藏的規矩,身為妻子的文成公主是需要殉葬的,這一規定當時唐朝已經知曉,心急如焚。唐高宗李治得知更是十分惱怒,認為吐蕃若是強迫文成公主殉葬就是在向大唐宣戰,於是李治立刻派人前往吐蕃,只是當時眾將士心中也十分沒譜。畢竟前往西藏路途遙遠,若是等他們前往,文成公主恐怕早就香消玉殞了,但他們還是領命了,為了公主、為了大唐的尊嚴,他們不辭勞苦、長路漫漫……還好,他們見到了文成公主,原來,西藏子民深深愛戴著文成公主,銘記她為西藏做出的貢獻,因此他們不願看到文成公主被殉葬,出於得民心、民意的想法,文成公主並未被殉葬。只是那訊息沒有及時傳到唐高宗李治耳朵裡罷了,文成公主為何不願回去呢?孤身一人、沒有子嗣,晚年又會是何等的淒涼?或許便是出於那心中的責任。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死於天花,完成了最後的使命!資訊來源:光明網——關於文成公主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