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正在湖州擔任知州的蘇軾,突然得到了來自京城的密信,原來他已經被皇帝下旨逮捕進京審訊。不久後,蘇軾就像雞犬一樣被人帶到了開封,關押在御史臺的監獄之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那麼,這個製造這場文字獄,想害死蘇軾的人到底是誰呢?他又是什麼樣的結局?
一、躋身新黨
在“烏臺詩案”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李定!據史料記載,李定字資深,是江蘇揚州人。少年時就拜為師,後來考中進士,歷任定遠尉、秀州判官等職。在王安石變法期間,李定在孫覺的推薦下,被宋神宗召到了京城。諫官李常向他詢問,“君從南方來,民謂青苗法何如?”李定答道:“民便之,無不喜者。” 李常希望李定不要這麼說,但遭到了李定的拒絕。
接著,李定就去拜見了王安石,並且詳述此事。王安石大喜,說道:“君且得見,盍為上道之。” 宋神宗在聽了李定的話後,對於那些反對新法的話,就不再相信了,還任命其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沒過多久,就有人彈劾李定,說他在得知庶母的死訊後隱匿不報。新舊兩黨之間為此事,還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蘇軾也捲入其中。
二、烏臺詩案
元豐初年,在外地任職的李定重新入朝為官,“召拜寶文閣待制、同知諫院,進知制誥,為御史中丞”。當時,新舊兩黨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蘇軾雖然不能完全算入舊黨,但他也是反對新法的,因此遭到了新黨的嫉恨,另外他還得罪過李定。於是,李定就從蘇軾的《湖州謝上表》摘選詞句,然後羅織罪名。
在攻擊蘇軾的奏章裡,李定“因論軾自熙寧以來,作為文章,怨謗君父,交通戚里”。於是,宋神宗勃然大怒,當即命人將蘇軾逮捕進京。之後,李定主持了對蘇軾的審訊,並妄圖將其定成死罪。為表現得公正無私,他在審訊期間,還對同事們說:“蘇軾乃奇才也。”同事們誰也不敢說話。這件事甚至驚動了太皇太后、皇太后,最終蘇軾才死裡逃生。
三、落寞離世
此時,朝中正是新黨執政期間,所以李定的官運還不錯,不斷得到提升,官至翰林學士,宋神宗也經常詢問他的意見。不過後來,李定因“府界養馬事失實”,一度被外放做官,不久後又回朝擔任戶部侍郎。宋神宗死後,年幼的宋哲宗即位,由高太后垂簾聽政,於是舊黨得到啟用,而新黨遭到了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李定遭到外放,以龍圖閣學士擔任知青州,之後又遷徙到江寧府。而此時的蘇軾,已經結束了長期的貶謫生活,重新入朝為官,並且出任翰林學士。在新黨失勢後,李定就像“過街老鼠”一樣,“言者爭暴其前過”。於是,朝廷將其貶謫到滁州。元祐二年(1087年),這位曾經制造“烏臺詩案”的人物落寞而死。
參考資料:1.《宋史》;2.《續資治通鑑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