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問題---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二戰?
跟歐洲大差不差。
二戰其實是一戰的延續,一戰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才爆發了二戰,恰巧三十年代世界爆發了“經濟大蕭條”。
尤其是德國,一戰後國家層面被清算的很厲害,要不是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法國不把德國大卸八塊才怪。受《凡爾賽條約》限制,德國不能發展軍備,沒有殖民地,加上經濟大蕭條”,大量老百姓失業、吃飯都成問題。
所以,德國國民和容克地主、資產階級地主們都選擇了希特勒上臺,納粹法西斯主義在歐洲形成了。
再看亞洲。
日本雖然以派遣護航編隊的形式參與了一戰,但也可以說沒趕上一戰,因為歐洲國家並沒對日本分贓(重新分配戰後利益)。
換句話說,日本沒在一戰中沒獲得迫切需要的市場和資源,又趕上了資本主義大蕭條,挽救經濟的辦法只能走納粹德國的道路,靠國家軍工支撐經濟。
但是,大量軍工產品必須被消費換回真金白銀才能讓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過剩的生產力和勞動力必須有用武之地才能保證不會自齧其身。
簡單理解就是,你搞出那麼多大炮飛機又不能當吃當喝,怎麼辦,也就靠侵略擴張這個辦法了。
(二戰期間日本的軍工生產線)
對中國來說,二戰雖說是被動參與,但當時的形勢可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在1937年前,各大國間合縱連橫,爾虞我詐。昨天可能還是盟友,今天就會變成敵人。
面對日本一步步的侵略威脅,中國會坐以待斃嗎?
中國的自救之路
當時中國跟美國、蘇聯、德國同時保持了良好關係,所以最開始打算以外交的方式解決,引入國聯調停,藉助國際力量向日本施壓做出讓步。
先是英美。
1937年7月,蔣介石先後會見了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美國大使詹森等人,要求出面調停中日戰爭。但他們除了口頭“警告”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行動。
跟歐洲一樣,英美這時候奉行的是綏靖政策,有意扶持日本對抗蘇聯。
尤其是美國,那時候與日本關係不是一般的密切。買賣做得熱火朝天,戰前大量的美國燃油和鋼鐵源源不斷地運到日本。
從1933年到1937年,在美國出口到亞洲的所有商品中,日本所佔比例超過49%。
其中在1937年日本進口的戰略物資中,有54.4%來自美國。包括92.9%的銅、91.2%的汽車及零件、60.5%的油料、59.7%的廢鋼鐵、48.5%的各種機械和發動機、41.6%的鑄鐵都是從美國進口的。
七七事變後中日已經前全面開戰,蔣介石曾多次要求美國“絕對禁運軍用材料與器具與日本,尤以鋼鐵、煤油為最”,但都遭到美方拒絕。
甚至1940年,美國輸送到日本的軍用物資達1.9億美元,約佔美國對日本全部輸出額84%。
相比而言,直到1940年9月,美國對華禁售軍用物資的政策才剛剛開始鬆動----
所以,當時的美日關係完全不是我們印象裡的那麼差。
後來國民政府又聯絡蘇聯大使波格莫洛夫,試圖與蘇聯合作共同對抗日本。
但蘇聯也不是善茬。
當時老奸巨猾的斯大林盤算著“禍水南引”,不僅拒絕為中國提供安全保障,還主動挑唆中日矛盾,試圖讓中日鬥得頭破血流,從而漁翁得利。
國民政府又聯絡德國大使陶德曼,找德國出面調停。
這裡重點說說,實際上在當時中德關係非常不錯。
在抗日戰爭爆前,中國跟德國保持了密切的軍事合作。中國向德國出口錫礦,德國則對中國提供武器裝備,併為中國組建了大量的“德械師”。
當時中國陸軍總兵力200多萬人,其中蔣介石的嫡系部隊70個師,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軍"。
中央軍裡又有40個師,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以黃埔軍校學生為軍官組建的國民革命軍;老蔣給這部分寶貝疙瘩單獨開小灶,接受了德國訓練,又裝備了先進的德式武器,成為國軍裡王牌中的王牌。
(德械師)
包括在日德結盟後,日本多次施壓要求德國撤出在華顧問團,並停止對華軍售。
但一方面中德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加上中國要挾:中日局勢如果繼續惡化,必將導致中國在中蘇關係上發生轉變。
所以滑稽的是,因為害怕中國徹底倒向蘇聯,希特勒還曾對日本施壓,要避免中日衝突升級。同時拒絕終止對華軍火輸出,拒絕召回在華軍事顧問。
當然,國民政府的外交努力最終沒能阻止日本的進一步侵略。
1937年北平、天津先後淪陷後,日軍大舉進攻上海。蔣介石感到已經沒法再退讓了,發表《告抗戰全軍將士書》: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
不過這時候出現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
既然大戰不可避免,按照慣例需要對日宣戰,但此時的中國軍備還依靠德國提供。因為軸心國有約定,如果中國對日本宣戰,德意日三國要對中國宣戰,這個壓力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不可承受的。
不能宣戰卻又不得不戰,所以中國只好選擇用「抗戰」的說法,而不是宣戰。
當然,以上都是後話了。
所以當時的形勢是,蘇聯使壞心眼坐等漁翁之利,中德關係密切,日美反而處在蜜月期。
假如中德合作一直這麼發展下去,搞不好哪天中國就跟德國結盟了。作為應對,日本必然會加入英美陣營。
那二戰就會出現另一個劇本:英美日蘇對陣中德意,日本也許成為戰勝國,中國淪為戰敗國,東北、臺灣很可能就丟掉了,甚至會進一步被瓜分......
後果不敢想象。
所幸歷史並沒有朝這個方向發展。
1936年日本爆發“二二六兵變”,軍部掌控了大權,親英美派被清洗,整個國家朝著法西斯化道路發展。1936年日德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隨著義大利的加入,三國軸心正式形成。
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中國軍隊在上海頑強阻擊日軍的舉動,給西方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國民間掀起對華捐贈行動。第二年武漢會戰爆發,英美在長江流域的利益受到侵犯,美國開始以官方名義向中國貸款。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日本侵華後又開始進攻英法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突襲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戰爭,為自身的毀滅埋下伏筆。
這裡有個問題----
日本為什麼不見好就收?
如果日本在九一八之後,苟在東北猥瑣發展,多年後很可能會徹底吞下東北。加上早已經拿下的朝鮮半島、臺灣島、半個庫頁島和琉球群島等,小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怎麼說也是中等大國體量。
同時如果不去惹英美,那麼東亞形勢就會完全不一樣了,二戰的格局也會大大不同。
那日本為什麼這麼貪心蛇吞象,+招惹昔日盟友、實力遠強於自己的英美呢?
首先被逼急眼了。
作為島國的日本本身資源貧乏,侵略中國後發現比他還窮,在東北挖地三尺也沒挖到心心掛念的石油。
更要命的是,從1941年開始美國對日本發動了石油禁運。
兩國不是關係很好嘛?美國為什麼對日禁運?
其實這是個限制乞丐高消費的行為藝術。
當時日本已經沒有外匯和黃金了,禁運不禁運效果都一樣,反正最終是買不起。這種情況下,順便打著反法西斯的旗號佔據道德制高點,簡直就是沒本生意,不做白不做。
而被逼到牆角的日本只能孤擲一注,選擇偷襲珍珠港擴大戰爭方式來換取可能的一線生機。
(偷襲珍珠港的日本主力,零式戰機)
其次是日本國內原因。
這裡必須要說一個日本人,石原莞爾。
他也是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和操盤手,精準地預判了事變後國內各派勢力的策略,知道東北一定能吃下。
更讓人叫絕的他有兩個觀點:
第一,中國因為有龐大領土和人口,在歷史長期內始終對日本保持優勢。明治維新後日本對中國的優勢是短暫的,是因為技術和制度的差距造成的,並不是當時主流宣傳說的什麼人種優勢。所以必須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去大陸擴張領土,把這個暫時的優勢變現。
第二個,他認為人類的武器在不斷進步,威力不斷加強,必定會出現一個臨界點。主要大國之間再也不敢互相打仗,所以過了臨界點,大國之間領土就會固定。如果不能在這個時間視窗內擴張領土,會永遠錯失機會。
他預判精準得讓人後怕,這也是他策劃九一八事變的根本原因。
(石原莞爾)
但同時,石原莞爾做過精密計算和實地考察,認為日本的國力最多隻能吃下中國東北那塊,所以他對發起七七事變是持反對態度的。
不過,當時日本已經有很嚴重的問題了:
軍部挾天皇自重,皇室宗親干政和文官系統不和,類似現在的泰國。陸軍裡的底層軍官為了建功立業,不斷的以下克上。甚至有些軍官反諷石原莞爾:你策劃918事變立功了,就不準別人再立功?
所以日本全面侵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再就是經濟客觀規律。
日本在亞洲的侵略跟德國在歐洲一樣。
德國為了度過經濟危機,大量修建基礎設施、擴軍、大規模軍工生產。但法西斯的這種軍國主義經濟,只有不斷的侵略獲取新的經濟利益才能維持國內的基本執行。
另外,德國一時間盤活了經濟,但積累了巨量的債務。1938年德國外匯枯竭、1940年外債到期,如果償還不起,就只能復現30年代的經濟危機——信用崩潰、惡性通貨膨脹。
換句話說,僅僅債務問題也會逼德國發起下一次侵略戰爭,靠對外掠奪和種族清洗償還債務。
教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曾這樣評價:
法西斯的壽命和週期,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建立在不停進攻上的,一旦停止進攻,就是它滅亡的開始!
日本也不例外,自作孽不可活,下場早已經註定。
同時,日本軍國主義的覆滅還有一個巨大、最關鍵的因素---
來自中國的抵抗
日本人眼裡,曾經的中國一度是軟弱、愚昧、膽小怕事的形象。以前對中國下手只要單純地對付清政府就行。
但後來的局勢跟晚清完全不一樣,在五四運動後中國人思想已經覺醒,有了奮起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全民天天喊著抗日救亡。
包括當時的中國政府,雖然對日本作了一些讓步,但始終拒絕承認偽“滿洲國”,拒絕答應“華北特殊化”等侵略要求。
另外,還有日本的作死行為:
七七事變,導致西北軍鴿派全體變鷹派,像張自忠這樣之前對日本抱有幻想的青壯派軍官完全死心,決心和日本死磕到底;淞滬會戰,讓國內英美派和自由派文、商人絕望,國內資本家開始抗日;南京大屠殺後,即使是最利己主義者,也認清了投降日本就等於自殺。日軍以30萬南京人民的血肉徹底澆醒了中國;轟炸重慶,讓西南地區人民也看到了日本人的殘暴,滇緬公路這種世紀難題被中國強行用人力實現了;大掃蕩,喚醒了華北地區偏遠山區的各地農民。
日本人從頭到尾慘無人道的瘋狂侵略屠殺,讓中國本來四分五裂的各種勢力徹底放棄了幻想,開始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的浪潮中。
在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努力和正確外交策略下,最終戰勝了日本,這也是我國近代以來對日的首次、徹底的勝利。
戰後,中國躋身二戰戰勝國行列,國際地位達到鴉片戰爭後的最高點,不僅獲得了安理會五常身份,還收回了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的主權,保住了國家的基本疆界。
反觀日本,不僅喪失了明治維新以來所有的侵略成果,本土也被美軍佔領,到現在還淪為半殖民地。
同時,二戰也成為中日兩國國運的分水嶺,日本再也沒機會問鼎東亞老大的機會;而中國民族意識完全覺醒,走向浴火新生實現了羨煞他人的驚天逆襲。
結束
雖然本文說的是國運,簡單理解就是國家層面的運氣。然而,真的是運氣那麼簡單嗎?
實際上國運並不是偶然性的機率事件。
這裡面既有精準和高瞻遠矚的判斷,以及務實的路線方針,更有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包括一戰派往歐洲的幾十萬華工、二戰抗爭傷亡幾千萬人的民族代價,以及各個戰線上犧牲的華夏同胞。
所以,中國的國運與其說是幸運,不如說是我們靠自己努力爭取來的!
(上、中、下全部完結)
首發公眾號:點評校尉
喜歡寫有深度的精品文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