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之變中被宇文化及所殺。而得知此訊息的唐國公李淵,隨即便逼迫傀儡皇帝——隋恭帝楊侑(隋煬帝的孫兒、元德太子楊昭的兒子,617年被李淵扶上皇位)禪位於自己。就這樣李淵正式建立唐朝,為唐朝的開國皇帝。
李淵登基後,將祖父、西魏八柱國之一李虎追封為唐太祖,將父親北周安州總管李炳追封為唐世祖,其生母、西魏八柱國之一獨孤信所生第四女獨孤氏追封為元貞皇后。
李淵還將三位早逝的兄長也追封了爵位:
其長兄李澄被追封為梁王;
其二哥李湛追封為蜀王;
其三哥李洪追封為漢王。
除了這三位兄長外,李淵還有一位同母妹妹,是生母元貞皇后所生的唯一的女兒,就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同安公主。而同安公主非常值得一提,她不僅得以86歲高壽而終,而且歷經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一共8位皇帝。
這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看看同安公主在三朝更替、唐朝建立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01
同安公主的出身可以說是極為高貴:
其外祖父獨孤信憑戰功而位至西魏八柱國之一,後北周取代西魏,獨孤信被同鄉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晉封為衛國公、大宗伯;
其外祖母郭氏出身西魏北周時期的門閥大族——太原郭氏一族
太原郭氏其實本應為“姬”姓,因周文王的弟弟虢國君主虢叔號為“郭公”,所以其後代改為郭姓。
也就是說同安公主的外祖母是虢國君主虢叔的後代;
其祖父李虎,本為漢姓,因立下赫赫戰功而被賜予鮮卑姓氏——大野氏,跟獨孤信一樣都位居西魏八柱國之一。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李虎被追封為唐太祖,而非開國皇帝李淵為太祖皇帝,而李虎確實也是實至名歸,若非李虎在疆場上拼殺立下戰功,隴西李氏家族又如何能有柱國將軍的爵位呢?正是因為李虎,隴西李氏家族才有瞭如此高的起點,其子孫後代才得以打下李唐江山。
其父李炳,在西魏時襲封隴西郡公、位至驃騎大將軍,並且娶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第四女(太原郭氏所生)為妻;北周建立後被封為唐國公,位至柱國大將軍、安州總管。
02
其大姨母,也就是其外祖父獨孤信與妻子太原郭氏所生的嫡長女,為北周皇后——明敬皇后。只是明敬皇后去世的比較早,同安公主從未見過而已。
獨孤信的同鄉宇文泰,為西魏時期關隴集團的實際掌權人,兩家結為姻親,獨孤信便將嫡長女獨孤氏(也就是《獨孤天下》中獨孤般若的歷史原型)嫁給了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yu)。
而宇文泰唯一的嫡子宇文覺雖然比長兄宇文毓年幼,但作為宇文泰髮妻所生的額兒子,最有資格做宇文泰的繼承人。宇文泰病逝時,將大權交給了侄兒宇文護,而在堂兄的扶持下宇文覺建立了北周,為北周閔帝;宇文覺實際上北周權臣宇文護的傀儡皇帝,因宇文覺想要除掉宇文護,而被宇文護所害。
在宇文覺被害之前,同安公主的外祖父——獨孤信已經因為宇文護而不得不自盡,妻兒均被流放,獨孤家族沒落。
不過好在孤獨信被逼自盡的前一年,將自己的幼女獨孤伽羅嫁給了好友楊忠的兒子楊堅,而獨孤伽羅也就是同安公主最年幼的姨母。不過獨孤伽羅並非外祖父的妻子太原郭氏所生,而是繼妻清河崔氏所生,清河崔氏是跟太原郭氏一樣的門閥大族。既然姨母已經嫁人,自然便無需再被流放。但同安公主的小姨夫楊堅,因為不肯依附宇文護,再加上娶了獨孤信的女兒獨孤伽羅,而被宇文護為難,不僅仕途不順遂,甚至會有性命之憂。
宇文覺去世後,宇文護便扶持了獨孤信的女婿宇文毓為新帝——北周明帝,而按照輩分的話,宇文毓便是同安公主的大姨夫;至於同安公主的姨母獨孤氏自然便因為夫君為帝的緣故,而被尊為皇后。然而558年,也就是宇文毓登基的次年,同安皇后的姨母便因為難產而去世了,被追諡為敬皇后;宇文毓也想要擺脫宇文護,結果被宇文護所害;宇文毓死後被追諡為明皇帝,如此一來同安公主的大姨母便被追諡為明敬皇后。
03
宇文毓去世後,宇文護又扶持了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為北周第三位皇帝——武帝。而宇文邕在生母文宣皇后的幫助下成功除掉了權臣宇文護,而同安公主的姨夫楊堅因為從未依附宇文護,而得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器重與信任,將楊堅的嫡長女楊麗華選為皇太子妃。
按照輩分的話,楊麗華是同安公主的表姐。
578年北周武帝病逝,皇太子宇文贇繼位,史稱北周宣帝,而同安公主的表姐楊麗華被尊為皇后。
而這一年,同安公主已經11歲。
兩年後,也就是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贇病逝,楊麗華被北周靜帝宇文闡(非楊麗華親生)尊為皇太后,這是北周最後一位皇太后。然而楊麗華僅在皇太后之位上一年的時間,其父楊堅便逼迫北周靜帝禪位與自己,建立了隋朝,為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
而同安公主的姨母獨孤伽羅則是被尊為皇后,至於同安公主的表姐楊麗華則被降為公主。
而這一年,同安公主已經14歲。
同安公主的外祖父一共生有七個女兒,而我們熟知的便只有這三位:
同安公主的生母文貞皇后
同安公主的大姨母明敬皇后
同安公主最年幼的姨母文獻皇后獨孤伽羅
明敬皇后因難產而死,並未留下一兒半女;而同安公主的生母不同,在嫁給唐國公李炳之後,很得李炳的寵愛,先後為李炳生下四子一女,只是前三個兒子都去世的比較早,史料中的記載也只有隻言片語。
而隋朝建立後,作為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唯一的外甥,同安公主的四哥李淵不僅得以承襲唐國公爵位,而且深得文帝與文獻皇后的垂愛。
至於同安公主,作為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唯一的外甥女,也是十分得姨母的垂愛。
姨母親自為同安公主尋了一門好親事——出身名門望族的王裕:
王裕的祖父王思政,為西魏時期的荊州刺史,被封太原忠公;
王裕的父親王秉,在隋朝時位至襄州總管、上柱國,襲封太原公;
在隋朝時,同安公主的夫君王裕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重用,以千牛備身起家。
仁壽四年(600年)時,同安公主的小姨父楊堅去世,表弟楊廣繼位,史稱隋煬帝。
而同安公主,與夫君王裕生有一個女兒,而且入隋朝後宮,成為隋煬帝的后妃之一,只是並未為隋煬帝生下一兒半女。其實隋煬帝不喜歡同安公主的女兒王氏也實屬正常,因為隋煬帝對同安公主的四哥李淵十分忌憚;甚至在李淵臥病在床時惡狠狠地對王氏說:能病死了嗎?
如此便可想而知,在隋煬帝繼位後,同安公主與四哥李淵的處境有多艱難。
04
隋煬帝暴虐,所以在隋煬帝在位時,各地的起義頻發,而其中便包括同安公主的四哥、唐國公李淵。大業十三年,也就是617年,李淵被隋煬帝授予太原留守一職,但沒多久李淵便在晉陽起兵,並且很快便佔領了長安,將隋煬帝的孫兒楊侑扶上了帝位,年號義寧,而李淵則是被封為唐王,為大丞相。
李淵起兵,必然不是為隋朝的權臣,而是為了自己做皇帝。
只不過隋煬帝尚且在世,李淵便認為自己還不能稱帝。
而很快李淵稱帝的時機便成熟了:618年宇文化及將在江都遲遲不肯西歸的隋煬帝縊殺,起兵叛亂
而身在長安的李淵便逼迫義寧帝楊侑禪位與自己,就這樣李淵得以正式建立唐朝,為唐朝的開國皇帝,年號武德。
李淵稱帝后,除了追封先祖外,還將唯一的妹妹同安公主封為長公主。
然而李淵雖然建立了唐朝,但是仍舊存在很多的割據勢力,竇建德便是其中之一。
武德二年(619年),竇建德攻克了黎陽,同安公主並未來得及逃走,而被竇建德俘虜。
同同安公主一起被俘的還有唐朝的幾位開國功臣:
李淵的堂弟李神通,李神通是李淵的八叔李亮所生;
唐初名將英國公李績的父親李蓋(也為徐蓋),被李淵晉封為上柱國、舒國公;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魏徵
不過竇建德並沒有為難同安公主等人,而是以禮相待。如此同安公主雖被俘,但日子過得並不算艱難。大約十個月後,也就是武德三年八月,李淵派人同竇建德講和,竇建德這才同意將同安公主等人放回了長安。
自此,同安公主便成為大唐真正的公主。
而同安公主的父親王裕,也因為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妹夫,而得到李淵的重用:
王裕一步一步做到了開府儀同三司、隨州都督。
武德八年時病逝,終年58歲。
王裕比同安公主小一歲,也就是說王裕病逝的時候,同安公主也已經59歲。
能夠年至花甲,便已經算是高壽了,而同安公主在夫君去世後又活了28年,一直活到了李繼位以後。
而同安公主作為唐高祖李淵唯一的妹妹,在唐朝建立以後也確實得到了足夠的尊重。
05
武德九年(626年),也就是同安公主的父親王裕病逝的次年,秦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除掉皇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後,被封為皇太子;這年八月初九,李世民逼迫父親李淵退位,而自己則是即皇帝位,年號為貞觀,成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貞觀九年(635年),退位9年之久的李淵病逝,被唐太宗李世民追諡為太武皇帝,廟號為高祖。
而不管在位的皇帝是誰,同安公主照樣得尊重,地位極高。
畢竟是李世民唯一的姑姑,而且在李世民登基時同安公主已經年至花甲,太宗皇帝自然對其十分尊敬。不僅將姑姑晉封為大長公主,而且多次前往姑姑家中做客,給與姑姑十分豐厚的賞賜。
而李世民對姑姑的尊敬還不僅限於此,
你們還記得那個被武則天害死的王皇后嗎?
在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李治到了該娶妻的年紀,同安公主便主動向太宗皇帝提及了她的夫君王裕有一個侄孫女相貌出眾而且性格溫順;太宗便下旨讓晉王李治娶王氏為晉王妃。
而貞觀十七年,李治便被封為太子,如此一來同安公主夫君的侄孫女便為皇太子妃。
待李治登基後,王氏便被封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也就是說,李治的第一位皇后出自同安公主的婆家——太原王家。
同安公主此舉,就是為了抬舉太原王氏家族,而侄孫女王氏被冊封為皇后,對於太原王氏而言便是錦上添花。而這,都是同安公主的功勞。
若是按照輩分的話,李治應當稱呼同安公主為姑奶奶,而同安公主又是王皇后的嫡祖母,李治夫妻二人對同安公主自然甚是尊敬。並且在永徽三年(652年),也就是同安公主病逝的前一年,李治同王皇后駕幸同安公主府邸。
次年,同安公主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終年86歲。
結語
同安公主自568年出生,先後歷經了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可謂是經歷頗為豐富。
而她也因為出身的緣故,而先後歷經了8位皇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578年去世,這一年同安公主11歲,也是表姐楊麗華被封為太子妃的一年;
北周宣帝宇文贇,580年去世,這一年同安公主13歲,表姐被尊為皇太后;
北周靜帝宇文闡,581年禪位;
同安公主的小姨夫、隋文帝楊堅繼位,姨母獨孤伽羅為皇后,這一年同安公主14歲;
604年隋煬帝繼位,這一年同安公主37歲;
618年唐高祖李淵繼位,而李淵是同安公主的親兄長,這一年同安公主已經51歲;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同安公主的兄長退位,這一年同安公主69歲;
649年李世民病逝,李治繼位,這一年同安公主已經82歲高齡;
653年,同安公主結束了自己漫長但是榮華富貴的一生。
或許對於同安公主來說,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生下一個兒子,得以在唐朝獲封爵位;而自己唯一的女兒也不得隋煬帝寵愛,沒有生下一兒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