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徐則臣有一部名為《北上》的長篇小說,用歷史和現實交錯的手法講述了發生在京杭大運河沿線幾個家族間的故事。大運河像一條連線著過去和現在的時光之河,這河上既有國家的動盪,也有家族的興衰,對於中國人來說,大運河的意義絲毫不輸萬里長城。
因此來淮安旅遊,這座位於市區漕運廣場的中國漕運博物館就一定不能錯過了。淮安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與河息息相關,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更是為這裡帶來無限風光,讓她和揚州、蘇州、杭州一樣,人氣十足,繁華似錦。
明清時期,水上交通依然佔據主導地位,漕運是交通運輸、物資流通、經濟往來的主要形式,當時國家管理漕運的最高機構——漕運總督署就設在如今的淮安區,中國漕運博物館便是在其遺址上建立的。
博物館外觀為明清時期建築風格,造型簡單的牌樓、雕砌的欄杆、紅牆褐瓦盡顯古樸典雅。整個展館為兩層,分序廳、漕運淵源廳、漕運咽喉廳以及千年載運廳,用豐富的藏品和高科技手段向人們介紹了運河和漕運相關的知識。
實景還原如同一件巨大而精美的作品,將漕運的忙碌繁華景象描繪得惟妙惟肖。
千年漕運,運輸過關係國計民生的糧食作物,也運輸過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品。如今在運河沿岸的考古過程中發現了以陶瓷為主的諸多古物,它們曾經深埋於河泥之下,是千年漕運最堅定的見證者。
製造漕船的過程在展館中得以還原,栩栩如生。
在古時,漕運對城市和國家經濟的發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漕運帶來巨大的人口流動和商品流動,豐富了沿河地區城市的市場,為當地的商業發展帶來了最基礎的商品物資,成就了這些沿河城市的繁華富庶,淮安也是其一。
許多實景還原的景物讓人歎為觀止,按比例縮小復原製作的漕舫精美華麗,古代工匠的無限智慧和精巧手藝在千百年後依然讓後人折服。
館內資料相當豐富,還展陳有五萬餘件文物,其中的鎮館之寶元青花更是值得細細觀賞的國寶級文物。
每一件藏品,每一幅圖畫都無言敘述著漕運曾有的輝煌和不凡的過往。打卡有“運河之都”之稱的淮安,這座歷史感滿滿的中國漕運博物館一定要來轉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