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自然是要去逛古鎮的,而來到充滿江南韻味的“魚米之鄉”無錫,地處運河水畔的惠山古鎮更是不能錯過。
古鎮逛的是歷史是情懷,想了解惠山的一切,第一站不妨先選在惠山文化展示館。館內詳細介紹了惠山當地人文古蹟、民俗風情、民間傳說、園林建築等,在精雕細琢的江南建築中漫遊,可賞建築之精美,可看歷史之精彩,不亦樂乎。
毗鄰大運河的惠山古鎮可謂地小名氣大,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下江南時都曾來此遊歷、居住,次數多達十四次,因此就有了“皇帝常來常往的地方”的名號。
曾造訪過惠山的歷史名人不計其數,蘇軾、秦觀、李紳、陸羽都留下過詩作或墨寶。古鎮內的祠堂群更是讓人過目難忘。惠山祠堂分佈密集,分開看每一座佔地面積都不算大,外觀也算不上宏偉,卻種類多樣,不僅有祭祀祖先的祠堂,也有神祠、墓祠、先賢祠、忠烈祠、書院祠等。
呂東萊先生祠又名呂成公祠,是江南地區典型的宗族祠堂,這座祠堂沿用至今,每逢特殊節日、重大節日都會在此舉辦大型家族祭祀活動。
走進祠堂,可以看到呂東萊半身像,呂東萊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文學家,與朱熹、張栻齊名,人稱“東南三賢”,除了個人著作,還曾和朱熹合著《近思錄》,可謂才學卓絕。
東嶽行廟的石牌坊雄偉精美,牌坊後的山門同樣宏偉,山門兩側翼牆上一邊刻有“萬惡淫為首”,一邊刻有“百行孝當先”,字字警醒,讓人很難忽略。
東嶽行廟俗稱聖帝殿,是無錫十大神廟之首,裡面供奉的是東嶽泰山神黃飛虎,掌管的是賞罰典獄。
走不了幾步便到了范文正公祠,祠堂為紀念北宋名相、文學家范仲淹而建,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三進院落構成,分別為敦敘堂、後樂堂、報本堂,每一進都充滿了歷史痕跡。
站在范仲淹畫像前,看著這位面容莊重、氣質儒雅的大文學家、政治家,總會讓人不由想起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感受到一代名臣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和擔當。
敦敘堂和後樂堂以石板橋相連,仔細觀察,雜草從石縫間長出,池邊的磚石已顯出斑駁痕跡,那稍稍多出的滄桑痕跡便是時光與風雨留下的印記。
後樂堂內傢俱陳設簡單古樸,這裡是範氏後人讀書的地方,也是修身養性之處。置身於廳堂內,心靈感受到的盡是與世隔絕的靜謐和平靜。
祠堂的後花園盡顯江南園林的美好,粉牆黛瓦、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猶如一幅江南水墨畫,清新自然,讓人流連忘返。
漫步在惠山古鎮的老街上,一幢幢古祠堂、古牌坊映入眼簾,高高低低,飛簷翹角,流暢的線條勾勒出江南民居古韻。來無錫旅遊,一定記得打卡這座祠堂遍佈,古蹟豐富的運河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