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獺祭
岙底峽谷在鄭岙和天柱寺之間的山澗,右靠八份山,又叫陰森山,戶外人叫狗爬坑。早些年植被豐富,人跡稀少,為羅山最具神秘之處。
最早接觸岙底峽谷是在2019年,跟隨一戶外隊伍,從鄭岙茅垟山橫切峽谷起點至八份山,觀賞情侶象,犀牛石等,這條路線當時很少人知道。初始接觸大羅山這些重量級奇石可說是心情澎湃,熱血沸騰,不像現在看見都有些審美疲勞。
後來也探索出了新路線,帶別人來看過犀牛石。以後路過鄭岙時也曾來找過昔時峽谷路痕,新驢時記憶不清晰找不到了。
岙底峽谷真正的起始點,是經過陶隱洞山體公園門口,綠源陵園公路往裡走。
四海戶外1月14日舉行穿越岙底峽谷活動,在綠源邊上集中。
我從莊橋進來,一路的枸骨樹顯得格外喜慶,是冬天的顏值代表。
天鳳礦區開始修補山體了,以前大老遠隔著好幾個山頭,就能看到這裡一大片白白的被挖過的山體。
這次發現山體顏色暗淡了很多,鋪上了泥土。準備種植植被,打造生態環境了。
公路並不長,走到底就是岙底峽谷。
峽谷起步都是破碎的石頭,一看就是廢棄的礦區。
跨過這兩扇天然的石扉,裡面的石頭變得大塊,完整起來,沒有被人工破壞過。
八份山歷經山火,植被大都被燒燬,陽光能直射到峽谷裡,也沒有陰森的感覺了。
越往上石頭越大,有的地方攀爬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
高低起伏爬行中充滿了趣味
這一塊就是岙底峽谷的陣眼,幾塊石頭搭成了塔狀,雖然不是特別奇特,卻很顯眼。在這裡合影。
向陽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陽,何懼人生滄桑。
看到邊上有個斜坡,第1次來的時候為了連貫石頭路線,從這裡橫切出去到八份山看雞雞石,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昭君出塞,所以沒有走完峽谷全程。
越往上走,石頭越少,已經變成了巖壁地形。 坡度還挺大,需四驅模式。
這裡雖然可以徒手上去,但坡度還是挺陡的,看上去滑梯一樣,我掏出的一瓶水不小心就一直滑到底下去了。雨天慎行,聽說以前也出過事。
峽谷結束,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隻巨大的神龜。
以前爬到過上面,這次就不上去了,在下面拍了幾張。
神龜背後有路可以走到山崖邊上鄭岙山脊。以前是從左邊上去的,群英說右邊上去有個洞,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就要求從右邊上去。
說是洞,其實就是一塊巨石下面的縫隙,空間相當小,要拿下包才能過去。
戶外人士都是好奇心超越常人的,所以在同一個地方挖掘出了一條又一條的路線,嘗試不同的穿越方式。
出洞後有一個崖坡,可以從各個方向上去。
但是他們要在中間放一根繩,有的人拉繩上去以示驚險,整的就是一個玩。
爬到一個弧線的石頭邊遮陽處休息。看到這照片忽然覺得這個石頭跟南坑山的有個石頭很相像。
這一塊上去就是螞蟻石對面的山脊,和螞蟻石隔著一條深溝,如果從山崖邊起步左邊上去,要經過螞蟻石,爬過深溝才能爬到這邊來。螞蟻石也是一塊經典的石頭,側面看上去像一個魔毯,初次來這裡的人就嘆息錯過了一次打卡的機會。
沒有經過石頭就放兩張別人拍的不錯的照片欣賞一下。
以石頭為道具拍照
一個個都很賣力
越過石縫繼續前進。
本來直行過去是犀牛石這條路,但是胖子帶隊,他要往下走到峽谷裡,這條峽谷不知道叫什麼,姑且叫它鄭岙峽谷。大羅山自從被火燒過以後,到處都是路,感覺從哪邊都可以過去。
橫穿峽谷一直走到對面山脊
邊上看下去就是千步梯。
這裡我意外的發現了想尋找的石頭。原來在山脊的這一邊,怪不得以前走過都沒有看見。
一片像風葉的石頭。
這塊石頭左上角頂著兩塊小石頭,像什麼動物。
這個石頭的另一面就是自由老師取名蒙面俠的石頭。
站在這個位置拍起來比較完美。
這邊山脊可以通到千步梯。在水庫邊休息用餐後往子彈石那邊去了。
好好的路不走,硬是從竹林中穿過去,然後爬上崖壁到子彈石,這幫人會折騰。
子彈石下來,沿著八份山步道往天鳳村方向下來。
八份山這條路是非常熟悉的,描述過這裡的文章也很多,不想贅述,看照片吧。
群魔亂舞
河馬石邊上有個迷你一線天,經一線天可鑽竹林到螞蟻石這邊,雖然距離短也挺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