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前的 11月22日,正是小雪節氣。清晨,涼風習習,寒意襲人。根據隊長安排,我們分別從龍港、靈溪等地出發,經一個半小時行駛,到達這次行程起點——維新社群餘思坑村,準備穿越庵基嶺古道。
維新社群地處平陽縣西部山區,西邊與文成桂山鄉接壤,素有“平陽西藏”之稱。原屬平陽縣一個鄉,2011年4月,維新鄉併入平陽縣順溪鎮,設立維新社群,住址在餘思坑村。
庵基嶺古道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北與文成縣桂山鄉相連,東南通維新社群俞思坑村,因途徑庵基嶺村,史稱“庵基嶺古道”。
上午十時,我們從餘思坑出發,途徑趙垟、庵基、靛廠、水碓坑、進士坑等地,穿越庵基嶺古道。古道依著蜿蜒曲折的山勢而建,路面用不規則的塊石鋪砌而成,寬約0.8至1.2米,四面環繞著連綿起伏的山巒。空氣新鮮,移步換景,令人流連忘返。
我們走過許多古道,庵基嶺古道給人全新感覺,沿途竹海、楓林、茅草層次分明,各具特色。
一、竹海中的古道
上午十時許,我們一踏上庵基嶺古道,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大片竹林。 初冬時節,碧空如洗,白雲飄逸。 一眼望不到邊的竹海掩映在山間,遠離塵世的喧囂。 微風吹拂著,竹葉舞動,發出沙沙聲響。 人們穿行在古道上,腳步踏實,心境寧靜。 竹綠、空碧、雲白,靈動而寧謐的景色鋪展開來,讓人心曠神怡。
二、楓林中古道
去去復去去,空氣負氧離。行行復行行,輾轉又一景。穿過竹海,前面就來到了楓林古道。
庵基嶺古道兩旁原先多參天古樹,有些還是數百年的古木,為前人所植,供來往行人遮陰乘涼。在1958年底的“大辦鋼鐵”期間,這些古樹都遭砍伐燒成木炭,運到苔湖嶺腳鍊鐵。可嘆當年古道兩旁古木參天的景象卻因此不復存在。只有幾株老樹仍見證當年盛況,同時也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遐思……
好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之後,維新鄉廿畝村村民吳嘉柳(1907-2001)在庵基嶺古道沿途兩側重新栽種楓樹,這些楓樹長勢良好,現已綠樹成蔭。現在雖是初冬時節,但看見撒落在地上的層層疊疊的紅葉,可以想象在盛夏之時,古道兩旁的樹蔭能為過往行人帶來清涼;深秋季節,更是形成紅楓古道的美景,令人陶醉。
儘管已是初冬時分,高大的楓樹有的滿是紅葉,有的紅綠相間,在西風的吹拂下,紅葉像彩蝶般飄落,映襯著路上鋪滿的紅葉,猶如置身於一幅絢麗的畫卷中。
三、茅草中古道
出了楓林,前方又是另一種景色。古道蜿蜒曲折,沿途卻是點綴著大片的茅草。這時的茅草已褪去了昔日的綠色,而呈現出枯紅色的模樣。當我的腳踩在茅草上時,發出沙沙的聲響,與西風吹拂茅草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彷彿是一首自然的交響樂。空氣中瀰漫著茅草腐朽的味道,微微刺鼻,卻又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清香。這一片紅茅草在藍天白雲下構成了一幅宛如畫卷的美麗景色,讓人不禁為之傾心。
四、古道之殤
行走在古道上,經常遇到與現代文明對撞。古道由於多年沒人行走,路兩邊長滿茅草、荊棘,人只能從中爬行,手、臉被割得鮮血淋漓。有時古道被公路等建築切斷,只能爬牆而下。
中午十二時左右,我們到達一處古屋,呈四合院狀。我們稍作休息,向古道最後點進士村前進。
這座古老的四合院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兩層的建築巍峨而古樸。歲月的風霜褪去了大紅色門板的鮮豔,留下了那份滄桑的氣息。圍牆上,放著的蜂箱;院子裡,一座石臼和石磨被雨水侵蝕的痕跡,襯托著歲月的沉澱。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婦人,頭髮全白,卻依然精神矍鑠。她手戴著一個金鐲子,顯示生活的美好。她站在院子裡,正在用心地曬著紅薯絲。她的臉上帶著歲月賜予的皺紋,但在那雙慈愛而有力的雙手中,卻昭示著她曾經的辛勤勞作。
整個場景呈現出一種古老而寧靜的氛圍,將人帶入了時光隧道。古道旁的古老四合院,承載著過去的記憶,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而老婦人,是這個四合院的靈魂,她的存在讓這裡充滿了溫馨和生機。
下午一時左右,我們到達進士坑村,它是老區,我們在此合影留念。
六、古道新生
下午兩點半左右,我們完成庵基嶺古道的環形步行,回到終點也是起點餘思坑村。因時間充裕,我們遊玩了古道起始點——餘思坑村。
餘思坑村四周都是高山。山中清泉,潺潺湲湲,在山谷中蜿蜒穿行,沿途形成了眾多幽潭,宛若串串晶亮圓潤的翡翠。這些發源於四面高山的(方言稱為“溪坑”)溪流共有九條,分別為水口坑、龍井坑、猴蕩坑、溪平坑、下寮坑、仙人寮坑、進士坑(水碓坑)、大壟坑和趙垟坑。
這九條溪流彙集到屬山區盆地的餘思坑“水口”處後,繼續奔流向前,匯成嶽溪,注入鰲江。相傳俞思坑的水口處,昔年曾有一條石樑橫於溪上,攔住流水,而左右是雌雄兩山,到了夜半,就會合攏成一片。後來村民因嫌石樑阻隔行洪,將其破壞,左右兩山從此就再也沒能合攏了。
餘思坑村“水口處”,是庵基嶺古道起點,古道邊建有“觀溪亭”。
亭對面,沿溪建有“崇文廊”,古色古香,供人棲息、觀溪、品茶,談古說今。
為了出行方便,村民在庵基嶺古道經過的各條溪坑上建設橋樑。如今這些橫跨溪流、造型各異的橋樑,已成為山區一道獨特的風景,最著名的當屬“開泰橋”。關於在古道上建橋,在餘思坑當地還流傳著一則令人欽佩的軼事。清末一次特大臺風帶來的洪水,沖毀了位於今維新衛生所前的石板橋。橋被沖毀後,行人只能涉水過溪,十分不便。餘思坑的村民陳國守遂帶頭髮起,擇地重建了石板橋。因為大災剛過不久,山區群眾生活都很困難,橋雖造好了,但很多款銀收不上來。陳國守變賣自家僅有的近20畝田,才解決了造橋師傅的工資。
2009年,在當地村民的強烈要求下,當年賣田建橋的陳國守元孫陳善清挺身而出,積極籌建廊橋。在之後三年,陳善清為造橋事宜四處奔走,終於建成了開“泰廊橋”。
餘思坑村晨景
行走古道,觀賞楓林、竹海,品味廊橋,心中自然而然升起“俱往矣!唯有德者留其名”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