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越風情 · 鹿城五馬街、公園路】
文&圖葉望慶
五 馬 街
五馬街,原名五馬坊,原本有兩條街道。相傳始於東晉,唐宋以來,五馬坊之名沿襲不變。北宋溫州的城市規劃師石牧之任溫州知州期間,拆遷整治五馬街,開闢出一條寬暢的道路,可以說,石牧之是最早開發五馬街的人。宋哲宗時,楊蟠任溫州知州,於城中置三十六坊,內即有五馬坊。楊蟠《百詠五馬坊詩》雲:“相傳有五馬,曾此立躊躇。人愛使君好,換鵝非俗書。”。
至清代,將坊改為街巷,五馬坊也改名五馬街,同時一分為二,一條稱五馬直街,即郡治前或譙樓前南北縱向的街道,現在為公安路。另一條東西走向的稱五馬橫街,就是現在的五馬街。街兩側擁有14條小巷。1934年,拆讓店屋,由6米拓寬為12米,改名為中山路。1949年解放後恢復五馬街之名。文革期間五馬街被改為“紅衛路”,1982年改革開放,又恢復其老名五馬街。
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郭璞在選址營建溫州古城時,根據倚江、負山、通水和東廟、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則進行佈局,其中“南市”就是這個最具悠久商業文化傳統的五馬街區,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舊時這裡商賈雲集,綢布莊、百貨店、銅錫器皿行、中西藥店、錢莊等鱗次櫛比。 溫州愛國實業家吳百亨,就是從五馬街開店起步發展的,1921年他在五馬街開設“百亨藥房”,自制肺樂霖、血之母、瘋痛露、千金丹等,後於1926年在藥房店堂後面創辦了“百好煉乳廠”,註冊商標為“擒雕”,也就是後來與英國人打官司的那個乳製品。
關於五馬街的來歷,有多種傳說,相傳東晉“書聖”王羲之任永嘉郡太守時出乘五馬,始有五馬之說。據唐《古今風俗通》載:“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出守永嘉,庭列五馬,鄉鞍金勒,故永嘉有五馬坊焉。”明嘉靖《溫州府志》載:“王羲之,山陰人,為永嘉郡守,出乘五馬,老幼仰慕,為立五馬坊”。清光緒《永嘉縣誌》亦載:“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馬,繡鞍金勒,出則控之,故今有五馬坊”。
但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一事,並無確鑿史料可考,因此對五馬坊的由來,又有兩說:一說王羲之曾任會嵇(今紹興)內史,性喜遊覽山水;他去官後,遍遊東、中諸郡,所以其“遊騎”也到過永嘉。永邑人為紀念這位名士,乃立五馬坊。另一說認為五馬妨根本不是由王羲之而來,卻是“謝靈運為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坊”(見洪慶商《韓文之正》)。可見“五馬坊”起源已久,且與太守使用五馬有關。
每到節假日,溫州人喜歡去五馬街逛逛。過去這裡是溫州的文化與商業中心。在我們小時候的記憶裡面,五馬街就是溫州最熱鬧的地方,這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小時候買好的衣服是到這裡第一百貨大樓裡買的,長輩做衣服的布料要去這裡的金三益布店。有金三益的價格硬兮硬之說。金三益其前身為金三益綢布莊(局),創始於清咸豐五年(1854),距今有160餘年的歷史,是百年老店之一。金三益金字招牌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誠信經營、禮貌待客”的經營理念在溫州市民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五味和,一百,金三益,老香山等商店現在雖然還在,但與以前的已經完全不一樣。還有大眾電影院的門樓在,但是電影院已經沒有了。回想起當年到這座大眾電影院看電影時的情景,歷歷在目。那個時候小販推著板車,售賣橄欖,茴香豆,爆米花等等小吃,幾分錢就能搞定。
五味和,原是寧波慈溪商人楊正裕與同鄉馮伯楨等於1882年合夥創立開設的“五和”蜜餞店,1906年從市區鼓樓街遷至五馬街。清末名家梅調鼎在“五和”兩字間增一“味”字,意寓甜、酸、苦、辣、鹹五味調和,並題字“五味和”。邊有店招廣告“蜜餞海味各種醬酒、南北果品罐頭茶食”等字。是浙南閩北吃貨的集散地。在老溫州資深吃貨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的“童年味道”,不得不提這家百年老店。
“五味和”之於溫州,就好比咸亨酒店之於紹興,它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副食品商場,更是一個承載了溫州商業文明的老字號。它的存在,蘊涵了溫州這個古老城市的歷史。早年溫州最好吃的白鱣生正是百年老店“五味和”製作的,用料精良、製作講究。溫州近海,海產品多。“五味和”傳統一絕就是糟魚,其中最大眾化的就是魚生、蝦子,可謂是一時名品。上個世紀臺灣解禁,有人將龍泉青瓷罐精裝出口香港的五味和魚生送給了儒、釋、道大師南懷瑾,勾起了這位遊子思鄉之情,他又把這罐魚生贈給了在臺灣的同鄉馬星野。臺灣《中央日報》社長,平陽籍的馬星野先生寫了一首七絕詩:“拜賜蓴鱸鄉味長,雁山甌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思鄉之情溢於言表。不過如今五味和樓上的小吃已經不夠正宗,像普通景區裡“人擠人”的快餐,真是可惜。應該推出:白粥配白鱣生,魚丸面,敲蝦面,燈盞糕,溫州正宗餛飩,糯米飯等。
公 園 路
公園路,宋、明時期稱“習禮坊”,清朝時,因此地建有縣城隍廟,更名為縣城殿巷,俗稱縣城隍。 1934年民國時期與五馬街一起改為中山路,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公園路。 上世紀文革期間又與五馬街一起改為紅衛東路。 改革開放後重新改稱公園路。
公園路是溫州文化印記最多的路。 這裡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是甌越文脈的重要集中地。 公園路是溫州古代教育的發祥地,溫州教育源遠流長,早在東晉太寧初年(323~325)就建立永嘉郡學(府學)於華蓋山麓,這是浙江省地方發展史上最早的一所府學。 公園路作為以前“東廟”的故地,這裡不僅有古代溫州最高學府——孔廟,還有古城牆、中山橋、東山書院、飛霞洞、池上樓等歷史遺存。
東晉太元年間,這裡就有開元寺,鼎盛時有五大子院,在當時的社會地位非同一般。 駐蹕溫州的宋高宗還以開元寺為天慶宮,下詔將汴京萬壽觀、永安軍會聖宮和揚州章武殿的祖宗神主,遷至天慶宮奉安祭祀。 明朝王瓚曾在寺裡讀書,一舉中了榜眼,去京城做官後特地寫了“芙蓉精舍”四字匾額寄來開元寺。
公園路另外一個就是縣城隍廟所在地。 城隍廟則是祭祀護城之神的廟宇,明萬曆年間,知縣劉三宅因鄉紳屢議“縣之附府,其城隍亦附於府”,以沒有自己“縣級”的城隍廟、里人無所顧忌為託詞而要求建廟,縣城隍廟在後任知縣陳景湖任內竣工。 建成後,縣城隍廟的聲勢蓋過了坊內的開元寺。
另外,浙南地區首家西醫院,甌海醫院也位於公園路。 近現代有張愛玲尋夫駐地中山旅社,特別是位於九柏園頭的新四軍駐溫採購處,為抗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們小時候的記憶這裡主要是中山公園,東南劇院,露天與南洋照相館,還有天津樓與集香居糕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