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古鎮來說:老房子就是靈魂。
現在能出名的古鎮,大都是這樣比如青木川、漫川關,否則徒有虛名。
但是,行走在丹鳳縣這座古鎮上,我只能是一聲感嘆: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這個小鎮就是竹林關,“一雞鳴三縣、兩河注一關”,“水舟通荊襄,駝馬入藍關”,曾經是丹江上一個重要的的水旱碼頭,現在在滬陝高速旁邊。
我到商洛多次,都因為去武關鎮,繞開了竹林關,這次從南陽回來,看看時間,剛好有半天時間,就跑到了竹林關。
桃花谷景區
有了朋友的介紹,下了高速,一直導航到了桃花谷景區。
在鎮子東邊就是桃花谷景區,賈老師題字。這是一個AAAA景區,免費,現在汽車還可以進去繞行一圈。
大年初氣,年好像還沒有過完,這裡人車很少,有汽車道騎行道,路邊多是清幽的竹林伴著一溪清水。
竹林關,肯定是竹林遍野,這個名字對比旁邊的“土門鎮”,可謂清雅不過。
說實話,冬天的桃花谷有些無趣,山坡上除了竹林,都是乾乾的樹木,當然以桃樹居多,似乎景緻不多。
上面還有一個桃花寨,據說是桃花仙子曾經居住的地方。這裡是桃花寨,丹江對面是周公寨,說是王母娘娘手下週公、桃花兩位侍從,不守清規,觸犯天條被貶下凡。兩個都來到竹林關,桃花女在桃花山,周公在舟山。
桃花女一心悔過保一方百姓平安,但是周公不思悔過為害鄉里,還向桃花女求婚,被桃花女取了首級。最後桃花女重歸天庭,百姓就在桃花山修建了桃花廟紀念。
今天我就 不上去了,就在山坡上轉轉。從山坡往下看時,我還是有些驚歎的:對面丹江兩岸,全都是密密的房子,樓房居多,都是青瓦白牆。
在一側的山谷裡,看得更仔細些,房子蓋的很好,這裡的經濟看著不錯。
和當地遊人聊天,說這裡一到丹鳳桃花文化旅遊節就很熱鬧,有桃花仙子選拔,有山地腳踏車騎行賽、地方曲藝表演、攝影展、潮人彩虹跑、百人遊園相親會、桃花寨登山等各式各樣的活動。
竹林關老街
沿著景區的路往下,就到了老街。
這老街一看就是後修建的,全部都是三四層的樓房,白牆黑柱,很明顯和關中的民居不一樣。因為是過年的緣故吧,紅燈籠大紅對聯都很熱鬧。
有一條溪流碑覆蓋了棚板,還有廊橋的樣子,上面寫著“打柴廊道”,這原來是鎮上人上山砍柴的通道,現在成了休閒走廊。
老街都是商鋪,但是人不多,走著走著,就看到一條小溪當街流動,小橋流水人家,水車石甕迎春花,街道上一有了水,這景緻就不一樣了,平添了一股靈動之氣。
前面還有一條康樂街,從這裡就到了銀花河邊的主幹道。
說實話,走完老街我是有些失望的:老房子太少。
這裡說是有一個竹林老屋,我也沒有看到,倒是斜對面有個楊泗廟的老牆,旁邊有省文保碑。
這裡原先是建於光緒年間的船幫會館,是當年紅三軍在竹林關的軍部所在地,在這裡召開了竹林關會議。
當年紅三軍軍長賀龍,政委關嚮應都在這裡住過,還發生了湘鄂西書記夏曦企圖下毒手的事情,這裡按下不表,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搜。
不過這個楊泗廟沒有門,只有一堵牆,剩下的就是老街西頭破破爛爛的幾座老房子了。
在打柴廊道看到一戶人家,屋內滿牆的獎狀,門口有個小姑娘正在寫作業,打個招呼進去看,兩面牆都貼滿了是獎狀。
重建房子是有緣故的
小姑娘上高一,說這面牆都是她的,對面牆是她弟弟妹妹的。我問她以後獎狀沒有地方貼咋辦,小姑娘就是笑。
她爺爺在家,招呼我們喝茶,說起這老街,老人家就嘆氣。
明清到民國初,丹江航運發達,竹林關街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江邊千蹄接踵帆檣林立,老房子老建築自然不少,但是2010年7月23日,竹林關鎮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泥石流的雙重襲擊,竹林關淪為廢墟。
當然,我沿路看到的城隍廟幾乎是唯一倖存,民間流傳有“城隍壓蛟龍,金線系葫蘆”一說,不過這個城隍廟也是上世紀90年代原址上重建的。
我恍然大悟:為什麼在桃花谷景區看到那麼多生態保護的碑牌。不過丹鳳縣因勢利導,把恢復田園和建設美麗鄉村結合,成為丹鳳縣乃至陝西省“7·23”水災恢復重建的標誌性工程。
現在的竹林關以銀花河為界,北面的竹林小城,是新建的移民新區,我們逛的是南邊的商貿旅遊老街。兩個區域有大橋相連,一個是現在一個是過去。
我離開竹林關上高速的時候,專門走了北岸,移民新區果然和這邊不一樣。
竹林關是因為這裡是銀花河和丹江的交匯之處發展而來,但是也因為兩水交匯招致水患,2010年沖毀的是后街,前街早在1954年的一場大水中毀於一旦。
對於這樣的天災,老鎮自然是無能為力,現在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商貿古鎮、修竹碧水、萬畝花海、靚麗家園”的旅遊小鎮,也算是一種補救了。
竹林關鎮吃住都方便,農家樂和酒店都有,看什麼時候,能再來桃花谷,一睹桃花仙。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歡迎關注,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