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來了,坐會,喝杯茶
潮汕俗語是潮汕人日常口頭交流的表現形式
是潮汕人對生活經歷和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歸納
蘊涵著潮汕人的生活哲理和處事原則
而潮汕人的飲食習俗在詼諧幽默的潮汕俗語中
更是表現得具體生動、活潑有趣
當潮汕美食碰上潮汕俗語……
粽球—食定正知
粽是用竹葉包裹
要開啟吃了才知道味道,有此俗語
喻事久見人心
蘇南薄餅—嘴甜舌滑
麻薄酥由黃豆、牛奶、芝麻、麥芽糖、食用油等原料製成,
質地酥脆、甜中存香、不粘牙齒。
這種酥脆香甜、薄如錫片的小吃,
如今已經成為澄海的一張名片。
以此喻某人能言善道,善於吹捧
靖海豆楫—好著喉衰著齒
揭陽市惠來縣名產小吃,香甜可口
但因質地柔韌,牙齒不好的人容易粘在牙縫中
俗語以此喻有所好必有所損
意溪餅—大塊厚
潮州市意溪鎮名產—酥皮潮式月餅
比其他地方所產的月餅較大塊,也較厚
以此喻較好的機會或較豐厚的收入
棉湖酥糖—無粕
現揭陽市揭西縣棉湖的名產
入口即化,不留餘渣
以此喻無根據的亂講一通
老君堂香腐—楞楞
潮州市下東平路老君堂所產姑蘇香腐
質地硬韌,需慢吞細嚼
喻堅韌
海山蝦米—大插
潮州市饒平縣三百門盛產的對插大蝦乾
以此喻有大的收入來源
獅頭鵝—大隻雅
汕頭市澄海區名產,個頭大
體態優雅,肉質鮮美
俗語以此喻高大健美之人
潮州柑—碰桶
潮汕名產,個頭大,汁多肉美
以前長期為出口外銷產品
赤內琵琶鴨背柿
赤內、鴨背地屬潮州市潮安縣的歸湖鎮
是有名的水果之鄉
一個盛產琵琶,一個盛產柿子
陳橋阿媽驚吊瓜溪東老爺畏麥
陳橋、溪東都屬潮州市
一個盛產青瓜,一個盛產麥子
比喻久食生厭
南畔洲菜頭—痛窟
汕頭市澄海區盛產的良種蘿蔔,個頭大
傳說某農民一天早上下地,發現蘿蔔被盜
地裡只剩下一個個的大窟窿
面對如此場景
老農只能對著窟窿心疼被盜的蘿蔔咋那麼大個
由此喻損失慘重
豬腸脹糯米
豬腸脹糯米即糯米香腸,潮汕有名小吃
用糯米和各種餡料塞入豬腸製作而成
皮薄,餡飽,圓鼓鼓的
俗語以其外形喻某人衣著太過緊束身肢
棉湖豆乾—熱單畔
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的名產
吃時把豆乾放入油鍋中煎,只煎一面
使其半邊焦黃味道香脆
另半邊仍然乳白鮮嫩,吃起來別有風味
俗語使用同音相關的手法,喻單相思
無可奈何舂甜
潮汕用糯米和紅糖蒸成的一種糯米年糕
不易變質,方便儲存,同時又耐消化,能吃飽肚子
是過去坐紅頭船到海外打工者必備的食品
從潮汕俗語看潮汕人的烹調講究
潮汕人的烹調技術,注重色、香、味俱全
特別是潮州菜以海鮮見長,烹呼叫料,多姿多彩
採用魚翅、燕窩、禽畜內臟和某些蔬菜
都是世界各國很少使用的
製作方法
"煎炒烙"潮菜烹調中的三種主要炒盤工藝,炒盤時講究"猛火厚香魚露"。
"燉":用生魚菜在滾燙的湯中泡熟,就象現在的吃火鍋。潮菜中以湯泡類最為特色,特點是清甜可口,而且能保持原味。
"彩盤"藝術
裝盤的時候,廚師用竹筍、蘿蔔、薯類等,精工雕刻成各色各樣的花鳥之類或放上蔬菜,置於盤中做點綴之用。
所以俗語有"莞荽姐疊盤頭"之說。莞荽,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香菜,做為盤頭配用。
此俗語比喻走在前頭的人和事。
烹調配料的講究
有"嫩姜陳醋"、"生蔥熟蒜"之說。
調味用的姜要用嫩的,醋要用陳釀的。用蔥時只需切碎無需炒熟,用蒜時就需炒熟。這些都是潮汕廚師們經驗的高度總結。
潮州菜還很重視調料,每樣大菜上席時,必配上"醬碟",有時是甜醬、有時是梅膏醬、有時是桔汁等等。
宴席菜式的講究
潮菜宴席菜式講究飲食多樣化,葷素結合。故有"食魚食肉,還著菜甲"一諺。
正常來說,無論經濟條件好與壞,宴會的菜品可以不貴重,但是一定要豐盛!最常見的桌席為十二道菜所以,十二道菜也成了潮汕宴席的標配。
所以,潮汕人用“旁派”這個詞來形容菜式的豐盛,民間還有句俗語叫“食十二菜桌過旁派”(吃十二道菜很是熱鬧)!
▲僅僅是宴席上的冰山一角~
要想了解更多,點個關注,找個時間我們專門來講講潮汕人的潮汕宴,那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特別對於外地朋友來說,不可錯過哦!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