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廣東地區的傳統小吃,就不得不提瀨粉,它是一種以用稻米打磨之後的粘米粉拌和熱水後而製成的粉條。在廣東,瀨粉有五個發源地,分別是佛山高明、雲浮新興、東莞厚街、江門恩平和廣州西關,不同的地方製作的瀨粉因粉質、湯底、配料不同形成不同的特色,其中我品嚐過的,雲浮新興瀨粉習慣牛骨和牛肉為湯底;東莞厚街瀨粉用燒鵝及其醬汁做成 “燒鵝瀨”;中山三鄉瀨粉多選用叉燒等肉類;廣州西關瀨粉採用稠綿濃香的“米漿湯底”……最後,佛山高明瀨粉又是什麼特色?趁著這次來佛山高明旅行,我特意將列為此行必品嚐當地特色美食。
來高明,在還沒有品嚐高明瀨粉前,我在參觀高明區博物館時意外在“非遺”展館中看到了關於高明瀨粉這種傳統小吃的前世今生及其製作工藝的介紹:高明吃瀨粉的習俗起源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間,至今有超過500年曆史,相傳,高明荷城道人譚玉奭,在饑荒之年,為更樓鄉民作法做粉,以度難關,這一善舉不僅拯救了無數生靈,更讓高明瀨粉的美味與習俗流傳至今。高明瀨粉的製作,通常用稻米磨成粉,用溫水調成粉漿,用多孔容器盛載,米漿透過小孔均勻地漏到沸水中煮熟,成形的粉條晶瑩爽滑,食法多樣,可以放湯、撈、炒均可,其中做湯是最普遍的吃法。
瀨粉作為高明特色代表小吃,成為高明地區的民間飲食習俗,過去,由於物質水平限制,高明人只有在過年、長輩生日、喜慶、招待貴賓……等時間才吃得上一次瀨粉,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生活水平提高,物質豐富,瀨粉已經進入百姓日常飲食中,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我來到高明時,走在大街小巷中,隨處都可以發現有經營瀨粉的小吃店,這也足見高明人對瀨粉,甚至可以說高明是佛山最愛吃粉的區域。所以,遊客來到高明,不吃上一碗地道的高明瀨粉,就不算真正來過高明。所以,留在高明的日子,我專門挑選了當地的一家老店來品嚐高明瀨粉,期望吃到最地道的味道。
這天清晨,我來到這家當地人推薦的瀨粉店,據說這家店是1998年就開始經營的老店,店面在高明梅花路,當我來到的時候,充滿時光感的店面內坐滿了來吃粉的人,聽口音都是本地人。我點了一份生滾豬雜瀨粉 ,然後就開始等待,等待時老闆娘還告訴我有小菜調料自助,可以和粉一起吃。
在取粉的過程,我靠近廚房,看到他家瀨粉製作,現場見廚師將提前吹乾的瀨粉用篩撈裝起浸入熱水中燙一燙,再放入碗中,新鮮豬雜放入湯滾一滾鋪上瀨粉面,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再鋪上頭菜、姜、蔥、花生等,一碗正宗的高明瀨粉就製作完成,熱氣騰騰的,讓人充滿食慾。
眼前的生滾豬雜瀨粉,明顯感覺到與我在廣州吃的西關瀨粉不一樣,西關瀨粉採用稠綿濃香的“米漿湯底”,粉質則以精短為特色,高明瀨粉湯是清的,粉是長的,粗細不一,很明顯是純手工製作才有此效果。我先嚐了一品湯,湯一入口就感覺到鮮美,很明顯,湯底是用骨頭熬製出來,感覺到湯頭真的有水平,鮮得來卻又不會喧賓奪主。再瀨粉入口,伴隨著米香從口腔蔓延開來,味道層次豐富,真的好吃,讓我一口一口地吃得停不下來,最後粉與湯都被吃光碟了…… 我想留下高明的日子,還會再來吃這瀨粉。
一天之計在於晨,當一頓美味營養的“高明瀨粉”後,彷彿喚醒了一天的活力,高明瀨粉的魅力真不是言語可表達,在這次高明旅行結束後,珊珊三丫頭還採購了一些“高明瀨粉”帶回廣州,除了留夠自己食用,還作為手信送給朋友,讓大家一起試試高明這美食。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佛山高明旅行?你品嚐過高明瀨粉嗎?你覺得味道如何?與其他地方的瀨粉相比,你喜歡吃哪一種?如果有機會來高明旅行,你會不會來試試高明瀨粉?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想了解更多冷門、小眾、好玩的地方,想品嚐更多好吃的美食,歡迎大家關注“珊姐姐愛旅行愛美食”,和珊姐姐一起發現更多美景更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