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除夕正式納入法定假期後,2025年春節法定假期長達8天。不少公司甚至主動延長假期至10天或11天,也有很多上班族選擇了“請2休11”“請4休13”的拼假模式。根據相關資料統計,2025年春節假期,國內遊客的交通出行距離與去年春節相比增長43%。不僅如此,而且,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是春節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後的第一年。
其中,廣州精心策劃推出煙火年俗、踏春賞花、潮玩樂遊、百戲爭春、文博新彩、新春福利等六大板塊2000多場文化旅遊和體育活動,讓在廣州過年的市民遊客感受年味更濃、市場更旺、煙火氣更足的蛇年新春。而在廣州,居然藏著一個99%的人都不知道的徒步秘境!地鐵直達!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廣州的這個99%的人都不知道的徒步秘境到底是在哪裡?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
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潯峰山生態公園的那些事。潯峰山生態公園地處廣佛交界的金沙洲北部,由東向西形成一條約2.5公里的山脈,林地總面積約7000多畝,山脈南側屬廣州,約4100畝,北側屬佛山南海區,大致以山脈的分水線為界。地理位置特殊,但交通方便,從潯峰崗地鐵站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潯峰山生態公園共分為三期,景觀設計以“廣佛之心”為目標。
並且,形成了“一脈、兩帶、三區”的規劃。其中“一脈”是指潯峰山脈,“兩帶”是指環湖濱水道和山體步道,三區是指生態公園區(象拔咀景區)、山體公園區、鵝卵景區。潯峰山生態公園一期工程於2014年建成完工,公園二期於2016年10月底建成完工。公園二期建設有盤山步道4000米,環湖濱水道全長4300米,總投資1200萬元。公園在山體區建設有環湖步道,在鵝卵水庫區也建設有環湖步道。
一期公園大門位於潯峰崗地鐵站左側,二期公園則位於地鐵站右側,兩處大門都位於潯峰山路上。從高處看去,在綠蔥蔥的山林之中,登山步道、濱水步道依著山勢、湖水蜿蜒伸展,山水相融。園內基本保留了原生態的山貌、水貌以及路徑,遊客可以從任意入口進入園區,沿著濱水道進行觀賞、遊玩,而後從另一出入口出園,完成一圈環湖遊玩大約需要25分鐘的步行時間。除此之外,在潯峰山生態公園發現黑冠鳽。
據瞭解,黑冠鳽在中國數量較少,之前在肇慶、湛江、珠海等地有黑冠鳽的觀測記錄,但並不多見。而且,這次發現是廣州市也可能是廣東省首次發現黑冠鳽的繁殖記錄。沿著潯峰山生態公園環湖路前行約500米,便抵達觀鳥點,只見黑冠鳽的巢位於樹幹較高處,現場有20多人,正有序地透過望遠鏡和攝影裝置拍攝觀鳥。周邊拉起了警戒線,張貼有溫馨提示,提醒大家愛鳥護鳥、文明觀鳥,現場也有護林員在巡邏。
“築好金絲巢,引得鳳來棲。”黑冠鳽會選擇在潯峰山生態公園築巢,是對這裡良好生態環境的自然選擇。這裡生態環境優美,且人員較少,十分適合黑冠鳽棲息築巢。
特別是對於工作和生活在廣州以及周邊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是,對於地鐵直達!在廣州!居然藏著一個99%的人都不知道的徒步秘境有啥想說的,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