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Skin
審校|Ziv
最近,美國芝加哥的一隻“老鼠”火了!它不僅引得全市人都前來打卡,甚至還賺了錢,成了吉祥物……
我們能從圖片中清晰地看出這隻“老鼠”的形態,包括鼻子,爪子和尾巴,在地面留下了一個不算小的深坑。
這隻老鼠從2024年1月在芝加哥喜劇演員兼作家溫斯洛·杜梅因的社交媒體上釋出後引起了病毒式傳播。|圖源網路
不知道是因為這隻老鼠太過具象(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已經存在了20年的它忽然在網路上開始被病毒式傳播,並且成為了當地的一個“旅遊景點”。除了參觀,也不知老鼠還有什麼許願功能(?),人們開始這個坑裡投下硬幣,還成為了一些婚禮的見證者。
硬幣很多..|參考資料2
PS. 請不要對野生動物投擲硬幣,如海龜、鱷魚等,2017年3月5日,長沙一家公園內的一隻年僅20歲的海龜因食入遊客投擲的硬幣而窒息死亡。
1月19日,不明人士把這個坑填上,後來又有人把它恢復原狀,總而言之……這個洞後續引發的奇怪新聞實在太多。不過,更引發人想象的是,一隻老鼠是如何在混凝土上留下如此清晰的印記的?
林肯公園動物園的研究人員塞斯·馬格爾提供了一些破案思路,案件更加撲朔迷離。第一,這個大坑看起來,似乎是鼠類從樹上掉下來砸的坑,而這樣做的很有可能不是老鼠,而是松鼠。第二,能砸下一個坑,說明水泥未乾,一般工人在白天干活,但老鼠是夜行動物。第三,這尾巴看著不像是松鼠,但馬格爾說,這和著陸方式有關,不一定能作為一個證據。
這隻老鼠/松鼠是怎麼掉下來砸出這個大坑的還是個謎。|參考資料
而另外一個謎團則是……這隻掉進來的老鼠/松鼠,最後活下來了嗎?
馬格爾認為,老鼠坑的病毒式傳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它提醒我們,即使是在城市中,人類也和其他動物也緊緊聯絡在一起。的確如此,也許你也見過混凝土路面上留下過動物的痕跡,但對於一些動物來說,這可能是致命的。
2023年1月,一隻狗也被粘在了未乾的混凝土中,腳拔不下來。它就這樣在絕望中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身上佈滿了蛆蟲、糞便和傷口,發現它的人們花了一個小時才將它從水泥路上抱起來。
就是這隻小狗曾被粘在水泥路上奄奄一息。|參考資料5
2019年,一隻浣熊掉進了工地的混凝土中,有一部分身體甚至已經變成了“石頭”,它也已經在長時間的掙扎中失去了力氣。
2017年的一隻鴿子則是靠近了汽車維修用品的垃圾箱,結果渾身的羽毛全都被膠水粘住了,鴿子被粘在了垃圾箱旁邊。而鳥類的羽毛十分脆弱,人們不得不使用一些複雜的工序才終於把它清洗乾淨。
下文提到的3只麻雀。|參考資料7
還有3只麻雀曾被發現被粘在修補柏油路路面裂縫的白色膠水中,人們花了數小時幫它們刮掉膠水後,卻發現鳥還是飛不起來,不得不將其送入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這個組織表示,經常治療這種陷入困境的野生動物。而當地人員認為這是“考慮不周”,只要加一個圍欄,情況就會好很多。
下雪天的融雪劑和夏天的燙柏油路面對狗爪子也會有影響。這隻金毛的jio被馬路燙傷,不得不被包起來。|參考資料12
在海岸邊,混凝土海岸線也對海洋生物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導致沿海生物的重要棲息地喪失,光滑的混凝土海堤不僅代替了海草、紅樹林等生態系統,讓動物們失去養分,也讓它們失去了家園。
為此,香港在2019年建設了首條“生態海岸線”。共由3個部分組成,紅樹林海岸線不僅能防止海岸線被海浪和風雨侵蝕,還為蝦蟹、魚類提供了大量食物,是動物們的重要棲息地。
生態海岸線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海岸線有一些不同。|devb.gov.hk
岩石生態海岸線和直立式生態海岸線中,混凝土不再是光滑的。岩石生態海岸線的生態磚鋪得高低不平,在潮漲潮落時,主要可以儲存一些海水,讓潮間帶物種可以依附生長。原本高高的混凝土牆,則裝上了一些孔洞和陶盤,也為生物提供了生存環境。
岩石生態海岸線的每一塊磚,以及磚與磚之間都有凹凸不平的設計。|參考資料11
而另一方面,一些水泥公司也開始製造“生物友好型”混凝土,這些混凝土的pH值更接近海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較低。還有一些生物水泥則加入了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在其中生長,甚至讓混凝土具備自我修復能力。
香港城市大學制造的“生態磚”不僅用了新型的材料,特殊的形狀也讓許多生物能依附在上面。|cityu.edu.hk
ECOncrete正是一家在為此作出努力的以色列初創公司,他們創造出的一些新型的混凝土建築對海洋生物更友好。有海洋生態學家表示,這些產品可以使生物多樣性增加一倍以上。而動物在混凝土上造成的碳酸鈣沉積,也讓建築本身更堅固,節省了維護的成本。
ECOncrete製造了一些在海底讓海洋生物依附的混凝土結構。|參考資料9
這些新奇的嘗試,以及每一個對於動物和我們周邊環境的關注都是有用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就是考慮得再周全一點,這不僅是為了如今的生態環境,也能減少我們在日後修補、面對氣候變暖後果的額外花費。
“從多個角度來說,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絕對是前進的方向。”一位海洋生物學家評論道。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其實是更加省錢和可持續的|參考資料9
參考資料:
[1]https://www.nbcchicago.com/news/local/zoo-expert-reveals-3-reasons-why-chicagos-rat-hole-might-not-be-a-rat/3329043/
[2]https://www.nbcchicago.com/news/local/the-chicago-rat-hole-is-no-longer-a-hole-it-appears-to-have-been-filled-in/3332440/
[3]https://chicago.suntimes.com/news/2024/1/10/24033474/rat-hole-roscoe-village-viral-social-media
[4]https://www.thedodo.com/in-the-wild/raccoon-rescued-from-wet-cement-concrete
[5]https://www.cbsnews.com/miami/news/dog-stuck-to-sidewalk-in-boca-raton/
[6]https://www.cbc.ca/news/canada/newfoundland-labrador/glue-covered-pigeon-rescued-st-john-s-1.4405054
[7]https://www.riverdalepress.com/stories/neighbors-improvise-on-the-fly-to-save-birds,55877
[8]https://theconversation.com/concrete-coastlines-its-time-to-tackle-our-marine-urban-sprawl-38175
[9]https://econcretetech.com/blogcat/reducing-the-carbon-footprint-of-concrete-marine-infrastructure/
[10]http://www.landscape.cn/landscape/12219.html
[11]https://www.tcnte.hk/ep-submissions/202011%20Eco-shoreline%20Implementation%20Plan/html/Eco-shoreline%20Implementation%20Plan_20201105.htm
[12]https://www.today.com/pets/dog-has-bloody-paw-injury-hot-weather-means-hot-pavement-t156874
將“把科學帶回家”
不錯過每條有趣科學推文!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訊、影片檔案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釋出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