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溫暖的童年,其實比上什麼補習班,都要令他終身受益。
“同事家境很好,父母快樂教育,她想努力父母都讓她別那麼努力。後來怪父母當初不雞娃,不然她可以更優秀。大學發力,研究生把自己雞進名校,工作後更卷得厲害。”
網上衝浪看到一個網友談起自己雞娃的初心,是怕孩子長大後怪父母當年沒有推自己一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爹媽的心情是相似的——不想去卷,又怕耽誤孩子。但我經常感慨,因為父母“填鴨、雞血”,被過早傷了元氣的孩子,遠高於被耽誤的。那些被填傷的孩子,很可能撐不到高中就出問題了,就算僥倖進了名校也後患無窮。
如果父母帶著焦慮「瞎教育」,孩子還抗拒,不如就讓他多玩玩。就像上面的例子,到了真正要發力的時候,即便大學也不晚啊,元氣未傷的孩子就可以拿出能耐,後來居上。
但不雞娃不等於不教育,不代表躺平,父母還是有很多可以拼一把,給孩子積聚能量、尋找方向、修煉內功。
1.拼體能
我帶孩子跑步、爬山、游泳、滑雪。他入選校足球隊,每週至少訓練3次,我希望能堅持到小學畢業。
一個熱知識:運動健身、健腦、快樂,戶外專案還“雞”眼。我相信任何事到最後,拼的就是體能和身心素質。
2.拼眼界
要讓孩子和這個世界有更多聯結,讓他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看博物館、自然活動、出國旅行,在家門口露營、養小貓、學架子鼓、夏令營都是體驗世界豐富性的方式。像一顆種子根植於大地,即便沒有世俗成功,也是有趣的一生。
3.拼情商
說起來有點遺憾,我們玩搭子一個個進入各種培訓班,越來越難約。我一個i人,硬是把自己修煉成熱衷組局的e人。哈佛大學的研究結論是,幸福的關鍵是與他人的關係。很多能力,比如情商,比如溝通,就是要從同伴交往中訓練。
4.拼動手能力
這要誇誇我家爸爸,他是個動手能力非常強的人,以至於我家孩子無論是搭樂高、做木工、看圖紙、做標本,動手的能力和意願非常令我滿意(我是手殘)。
現在網上討論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出路,多半是藍領工作。退一步說,即便咱讀不上好大學,學門手藝吃飯,父母也放心了。
這四點我不覺得會花很多錢,豐儉由人。難度在於父母要耐得住性子,能扛得住大環境的焦慮,能對別人說“你現在幹啥幹啥已經晚了”有免疫。
我相信,當你知道孩子適合什麼,擅長什麼,在這點上多使點勁,多花點心思,孩子以後都不會太差。人生很長,真沒必要著急。
5年前,藍橡樹開始製作一年一度的「教育日曆」,想用每天一句話、一個知識點的方式,讓父母感受到治癒人心的教育,應該是怎麼樣的。
普通家庭養娃,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溫暖的童年,其實比上什麼補習班,都要令他終身受益。
兩年前,我們開始減少「雞湯」的含量,擷取更多全球教育領域,最新研究、先進理念,去幫助父母解決孩子教育中的痛點。
2025年「藍橡樹教育日曆」如期上線!我們吸取過去5年的經驗,對內容進行了全面的升級。
藍橡樹教育日曆2025
銷售中!!
新的一年
繼續成為懂教育的父母
點選圖片,進入下單頁
12個教育話題
從根源上理清思路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費斯汀格法則”,意思是:生活中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另外90%則是由你對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想想和青春期孩子的鬥爭場景吧!閨蜜的女兒7年級第一次月考,數學只有66分,她那天因為工作原因心情也不太好,就把女兒大罵一頓。
女兒成績滑坡自己也不好受,本來以為能得到媽媽的安慰,卻沒想火上澆油,也奮起反抗。從那天起,跟媽媽的關係就出現裂痕。
閨蜜事後後悔不迭,跟我說:“那次月考班上只有十幾個人及格,題目太難了。好像從那次爭吵後,女兒有什麼心裡話都不跟我講了。”
每一件小事中,父母如何應對、處理、溝通,構成了家庭教育的全部。
在2025年的教育日曆中,我們精選出青春期、性別教育、友情、健康生活等12個話題,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些洞見。
其中既有腦科學的原理、也有心理學的最新研究,認知科學的發現。用這些專業知識去武裝大腦,成為核心更堅定的父母。
碎片化的學習到底好不好?如果你有時間、精力,當然是閱讀書籍收穫更大,但如果受限於客觀原因,那麼每天一點點學習,依然有啟發的價值。
(點選圖片,開始選購)
比如,很多父母憂心青春期的孩子追星的問題,擔心會影響學習。當孩子說,週末想去參加一場漫展,父母卻認為這是「浪費時間」。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一些你難以理解的興趣?
在5月「青春期攻略」專題中,5月14日的內容是這樣的——
12~18歲的青少年正在經歷生理和心理的劇烈變動,他們急於擺脫“父權”的管束,追求自我認同和精神上的獨立,但又無法在生活裡真正實現,於是透過偶像崇拜的方式來“代償”。
如此說來,你是不是就能以平常心去看待「追星」這件事了呢?
再比如,低齡段孩子的父母非常關注孩子的智力開發問題,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是大部分父母的殷切期待。給他們上更多補習班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呢?
在2月「激發自驅力」專題中,2月2日的內容是這樣的——
要想喚醒孩子的大腦,就要少灌輸知識,多提問題,誘導孩子主動去探索,因而兒童大腦中的神經連線只有在孩子主動學習時才會被點亮。
看到沒有? 腦科學的研究發現,比起給他們上更多的課程,灌輸更多的知識,不如用提問的方式,啟發他們思考,啟用孩子的大腦。
把培訓班的時間空出來與孩子進行對話,有趣的飯桌話題比培訓班更有效。
此外,很多父母困擾的是,如何讓孩子擁有超強自控力,能自覺去學習,高效完成作業?在7月「高效學習」的主題中,7月21日的內容揭露了自控力的關鍵——
雖然習慣的培養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習慣一旦養成,就變成所謂的“癮”,不做就難受,做了反而會感到開心和釋然。
我們常說要養成好習慣,卻並不清楚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這樣一說,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當12個月過去,在365天的陪伴下,漸漸建立穩定的核心,直面孩子成長帶來的各種挑戰。
每天一個教育理念
通俗易懂,輕鬆掌握
越來越覺得,父母的認知高度,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在有高度之前,你得先有認知。
藍橡樹教育日曆堅持6年的初心,就是幫中國家長找回教育常識,把「送分題」答對。
比如:
為什麼現在抑鬱的孩子那麼多,當孩子說“活著沒勁”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讓孩子精力充沛、輕鬆不累的高效學習法真的存在嗎?
在人工智慧時代,什麼職業能讓孩子不被淘汰?
最初我們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但讓身體健康的科學方式我們真的瞭解嗎?
6月的主題,我們就圍繞著「心理健康」展開,關注抑鬱、焦慮、空心病等當代孩子的共同困境,以及當孩子表現得「喪喪」的,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6月22日的內容中,我們提醒電子產品對孩子心理的影響,當原本用於戶外活動和同齡人交往的時間,都投入在虛擬世界時,孩子與真實世界的連線遠遠不夠,而缺失“真實感”心靈,就是抑鬱的溫床——
電子產品正在偷走他們的時間,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他們的生命。他們在電子螢幕前度過的每個小時,本應該在戶外撒歡,和同齡人交往,觀察周圍的一切並從中學習;這都是同真實世界的交流,它們對於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及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從科學角度來說,多快好省的學習方式真實存在。7月的主題是「高效學習」,我們提到了「費曼學習法」、「獅子記憶法」、「拖延症」等話題,言簡意賅地展開。
7月2日的內容是:
清晨在陽光下的讀書學習,遠比困在房間裡,效果更好。比起“刻意練習”,更重要的是“科學練習”。勞逸結合,才是贏得馬拉松長跑的關鍵。
在人工智慧的時代,很多職業會消失,變化遠超我們的想象。從事自己的熱愛的工作,從愛好到職業,去應對瞬息萬變的未來。
11月21日的內容是——
愛好往往不能成為職業,但以愛好為線索找到興趣特質,我們便可以探討如何匹配到符合興趣特質的職業,或者在現有工作中更好發揮特質中的閃光點。
家庭教育的難度在於,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都不一樣。你很難照抄別人成功的經驗,只能將這些理念內化,運用起來才能如魚得水。
待辦事項 每日小結
得心應手的每一天
藍橡樹教育日曆,除了讓你日有所思之外,也可以成為你得力的生活助手。
今年的日曆延續去年備受好評的「備忘錄」和「小結」功能。在設計上大氣簡約並存。我們堅持多功能、可持續的經典實用、多場景使用路線,送人也非常體面哦。
你可以將每日工作、迸發靈感、紀念日記錄在上面。幫助你養成梳理思路、存檔工作、完成計劃的好習慣,記錄每一天。
寫一寫、做一做,配合藍橡樹少年日曆,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每一天,讓親子時光變得更有意義,增進家庭成員的情感。
人是需要儀式感的動物,每日一撕,開啟全新的一天。
養育孩子路上
有藍橡樹的陪伴
陪伴孩子成長,培養他們成為身心健康有幸福感的人,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過程中有波折,也有驚喜。
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讓自己成為核心穩定的大人,就像儲殷教授說的:“父母把自己過好,比什麼說教都重要。”
提升自己的認知,建立穩定的內容,讓藍橡樹教育日曆2025,繼續陪伴你走過新的一年。
藍橡樹教育日曆2025
火熱銷售中
父母穩住核心,孩子就能穩住人生
(點選圖片,開始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