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的時候,我們總是忍不住會發脾氣,有時候是孩子調皮,有時候,則是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向孩子發洩。
1.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給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呢?
①可能會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於父母而言,孩子處於弱勢一方。為了不讓父母發脾氣,他們會透過壓抑自己的需求,來迎合父母,獲得父母的歡心。長此以往,孩子就可能會變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長大後,內心會缺乏安全感,喜歡迎合和取悅別人,不懂得拒絕,做事畏畏縮縮,只要不發生衝突,做出什麼讓步都可以。
②性格內向,不懂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因為父母從來沒有好好和孩子溝透過,所以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時間長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就會慢慢退化,很難也會很不好意思清晰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需求。
於是,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內向,甚至可能造成心理障礙或者表達障礙。
③學不會愛自己,也學不會愛他人。
父母的語言及肢體暴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也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他們永遠學不會愛自己,也學不會怎樣去愛別人。
④容易脾氣暴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小看到父母用極端的方式處理情緒,他們就會熟悉這樣的模式。長大後,他會下意識地沿用這樣的模式來對待孩子、伴侶或者是身邊的其他人,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最後,我們發現自己變得和曾經的父母一樣,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因為一個家族的情緒處理模式,也是會遺傳的。
⑤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研究發現,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的韋尼克區和前額葉之間的連線會減少。
韋尼克區是大腦聽覺中心、視覺性語言中心、聽覺性語言中心,可以控制語言理解的技能,連線減少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總之,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更是給孩子未來的發展帶來隱患。
02.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父母要如何改進呢?
1)覺察自己的情緒。
很多父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因為對情緒的瞭解不夠,無法覺察自己的情緒。當出現負面情緒時,只是本能地透過呵斥、打罵的方式發洩到孩子身上。
兒童心理教育專家海藍博士在其書中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小時候,爸爸脾氣暴躁,經常對她發脾氣。她當時不理解原因,長大從事心理疏導工作後才明白:父親懷才不遇的鬱悶,無法排解的壓抑,在缺乏覺察的情況下,本能地將情緒發洩給了弱小的孩子。
因此,父母需要提高對不同情緒的識別和覺察。當出現負面情緒時,首先要觀察自己的情緒,感受自己的身體反應、思維變化,並嘗試給自己的情緒找到對應的名稱。然後接受自己的情緒,分析情緒產生的原因,並學會轉化情緒,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2)瞭解不同年齡孩子的情緒特點。
和孩子的身體發育一樣,孩子的心理能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這就需要父母透過不斷學習、細心觀察等方式來了解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情緒特點。
比如0-1歲的嬰兒主要透過表情和聲音來表達一些基本情緒,如快樂和悲傷。1-3歲的幼兒能夠表達一些更復雜的情緒,情緒變化也更快,更容易受到環境和人的影響等。
深入瞭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對孩子的成長需求做出精準的預判,併為此做好充分準備。這樣,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加適宜的成長環境,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
3)掌握正確的溝通方式。
不少父母經常吼孩子、訓斥孩子是因為不知道正確的溝通方式。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溝通公式:客觀描述+表達情緒+訴說需求+做出請求。
客觀描述就是客觀地訴說事件,包括人物、地點、時間、頻率等,不參雜情緒化的詞語。
媽媽說:“寶寶,你今天第三次把花瓶打碎了。”這是客觀描述。如果媽媽說:“你從來都不注意一下,總是把花瓶打碎了。”就帶有情緒化了。表達中要避免“從來都不”、“總是”、“又”等絕對化的詞彙。
表達情緒就是冷靜、客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某件事你感到有些憤怒,你可以跟孩子說:“因為你第三次把花瓶打碎,媽媽現在感到有些生氣。”注意在表達情緒的時候,語氣不能強硬,儘量保持平靜,而且平時要積累描述情緒的詞彙。
訴說需求就是把自己的需求向孩子表述。父母對孩子發脾氣也是因為孩子沒有滿足父母的需求,但孩子的心思是簡單的,他們可能並不知道父母的需求,因此父母表達出來。
做出請求是向孩子提出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請求,避免模糊不清。例如“請你多愛我一些”就是模糊表達,因為“愛”是一個抽象詞,孩子聽後並不清楚要如何做。建議改為“每次見到媽媽的時候請給我一個擁抱。”這就具有可操作性。
總之,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到完全不發脾氣也不現實,但是如果瞭解到經常發脾氣會對孩子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以及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與孩子的正確溝通方式,相信一定能夠大大地改善,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