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ancy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童行書院(ID:tongxingplan) 。童行書院是為3-12歲孩子提供系統性通識教育的課外學院,致力於成為兒童通識教育的引領者。
最近在讀《西藏生死書》,書中有首題為《人生五章》的詩,讓我對人的習氣陷入了沉思:
1.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掉了進去。
我迷失了……我絕望了。
這不是我的錯,
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出來。
2.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假裝沒看到,
還是掉了進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會掉在同樣的地方。
但這不是我的錯,
我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3.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兒,
但還是掉了進去……
這是一種習氣。
我的眼睛張開著,
我知道我在哪兒。
這是我的錯,
我立刻爬了出來。
4.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繞道而過。
5. 我走上另一條街。
對我來說,我的習氣是憤怒。它會在我忙得焦頭爛額、腳不著地時,突然從我心中跳出來,在早已混亂不堪的現實中投下一顆巨型炸彈;它會趁我頭腦混亂、身心疲憊時,操控著我的語言和表情,瞬間讓我變得聲嘶力竭,面目猙獰;它就像一個孩子一般,你越忙,它越搗亂,而搗亂的獨門秘籍就是火上澆油,外加引火燒身。
我常常在想,為何憤怒要與我這般糾纏?它是否有話想對我說?
1
我很好奇,別人有
和我一樣的習氣嗎?
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浸潤在不同的原生家庭中,收穫的人格框架和核心也都是與眾不同的。
在我的成長環境中,媽媽對我的教育非常重視,而重視的副作用就是某次在被老師約談後,無法抑制自己的養育憤怒,回家狠狠揍了我一頓。剛上小學時,某天中午,我因為數學口算錯太多,被爸爸憤怒地撕掉了試卷。因為沒有試卷,只能到鄰居同學家抄題做作業,只能晚上到同學家手寫謄印試卷。
站在現在,回看童年,看到的是媽媽時刻板著的臉。因為沉重的農活和學歷低導致內心低人一等的自卑,硬生生把媽媽臉上的笑容封印了。同樣能看到的,是爸爸與生俱來的暴脾氣。作為包工頭的他,工作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而他的應對策略就是暴怒和指責,甚至會把沒消掉的怒氣帶回家,肆意地在家裡作妖。
在我一去不復返的童年時光裡,父母身上正直做人、誠實善良的品質,我都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但,我也從他們身上習得了用憤怒應對事與願違。
上初中時,我因為做不出數學題,會憤怒地摔文具盒,會憤怒地在草稿紙上用力劃線;
學習被打擾時,我會憤怒地摔門。家裡的門上,有我憤怒時踹出的一個洞和一塊碎掉的玻璃;
長大後,聽媽媽訴苦,我用憤怒懟回去;
結婚後,我用憤怒講述我的付出,指責隊友不懂我;
養育小孩時,我用憤怒對抗育兒焦慮。
我從憤怒中首先搞明白的一點是:憤怒的人,內心住著一個膽怯的小孩。
這個小孩不喜歡突如其來的意外和意料之外的變動,外界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令他感覺草木皆兵。當頭腦中的杏仁核被綁架後,理智選擇繳械投降,任由憤怒的情緒主宰一切。
2
為何除了憤怒,
我對生活束手無策?
一次次憤怒時的難以平復,一次次憤怒後的自我責備,一次次輪迴般地深陷其中,讓我內心極度痛苦。
而痛苦背後,還有我對自己的無言以對。
我完美地承襲了父母應對突發事件時的應激反應,同樣選擇用憤怒對抗我的暫時做不到。
好在,從一次次如火山噴發般的憤怒中,我嘗試著一點點看清楚了,憤怒背後那個遇事被恐懼包裹嚴實、束手無策、無能為力的我。
每看懂一些,我對自己的瞭解就加深了一些,對憤怒的啟動模式也更認知清晰了一些。
我發現,小時候,我會因為做不到和被打擾而憤怒和崩潰;
長大後,我會因為無力承接媽媽對生活的哀怨而憤怒和指責;
和隊友的關係中,我會因為內心的小孩不被看見不被滿足而憤怒和埋怨;
和自己的孩子相處時,我會因為孩子的不聽指揮而憤怒和問責。
一言以蔽之,我有一顆想操控一切的心。
但可笑的是,我連自己的情緒都管控不了,談何掌控外界呢?
但也正是這一句自問,讓我瞥見了應對憤怒的蛛絲馬跡。
和憤怒相處的時間越長,我越想要從根本處徹底把憤怒從我心中拔除。為此,我讀了很多書、見了很多人、聽了很多故事,也走了很多迂迴曲折的彎路和老路。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是平靜的,也想把撲滅內心怒火的故事講給你聽。
3
縱使生活一地雞毛,
我也努力把它捋成雞毛撣子
孩子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我主動參與學校家委會的工作,在助力老師的同時,也為家校互動增添了一定的潤滑劑。
但是,當孩子沒辦法自如地用偶數從2數到100,再倒數回來時;
當孩子因為在學校不開口讀書,被老師罰寫4篇課文時;
當孩子因為作業多,寫得慢,晚上睡覺時間被嚴重壓縮時。
我的終極反應還是憤怒,還是會對著孩子劈頭蓋臉一頓吼叫。而我也在這些叫囂中聽到了內在小孩不同形式的恐懼聲音:
她怕孩子讀不好,被老師批評媽媽做得不到位;
她怕孩子才剛剛會寫字,沒辦法順利完成罰寫作業;
她怕孩子小,晚睡影響身高和發育......
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內心恐懼會瞬間把我綁架,那個愛小孩的媽媽被恐懼和憤怒的情緒劫持了,取而代之的是手足無措、頭腦被點著、智慧被封印的憤怒媽媽。
一頓嚎叫之下,孩子被我嚇哭,變得怯懦不前,不敢繼續嘗試。而我只能試圖平息心中的怒火,深呼吸後鼓勵孩子再試試。
但那次罰寫課文事件中,孩子面對罰寫的態度著實給我上了一課。
當我還在抱怨孩子為什麼被老師罰寫時,孩子已經開啟課本,在生字本上認真抄寫了起來。遇到不會寫的字,他主動在筆畫軟體上輸入拼音搜尋。整個過程,情緒穩定,態度端正。
半個小時過後,一篇課文抄寫完成了,字跡清晰,書寫整潔,看得人賞心悅目。
我被孩子的遇事不慌深深折服,這不就是我想修煉但遲遲無果的情緒穩定嘛!
我做不到的,孩子竟然可以輕鬆做到。
那一刻,我內心湧上來一句話:養育小孩,到底是誰在教誰,還真說不準呢!
每當我用憤怒收場,結束一天的疲憊時,內心總是久久無法平靜,事後還會為我的憤怒深感羞愧。
把孩子送去學校後,我會在消化情緒灰燼的自我對話中,汗顏自己的思維格局和心胸氣量。
孩子放學後,我心懷一顆真誠道歉的心,拉著孩子的手,極其正式極度不好意思地和孩子剖析我的種種罪過。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委屈而哭泣,但更多時候,孩子會託著我的臉,和我說:“媽媽,我早就原諒你了。”
孩子對我越包容,我對自己的憤怒就越難以接受。
內心中常常問自己:做個事事情緒穩定的媽媽,怎麼這麼難?
如此情緒不穩定的媽媽,你想讓孩子從你這裡學到些什麼呢?
為了在根治憤怒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我對自己的憤怒之路進行了一次深度復盤與對比總結。
這次內觀與反思,讓我看到了我的整個憤怒始末:每當我遇到一件感覺在有限時間內搞不定的事情時,我的頭腦中就會有各種聲音在對話,它們試圖透過想出絕妙的對策來讓事情進展順利。
但是當一通努力操作無果後,頭腦選擇宕機,內在小孩帶著她的恐懼面具登場了。
她只有一個目的,儘快讓這件事情有個了結。
在頭腦的時空演算法裡,現實世界的時間早已不存在。
而頭腦此時的應對策略就是:用憤怒加速和調整事情的進展。
事情終於草草了事,內心也早已深陷情緒的漩渦中,心力交瘁,元氣大傷。
除此之外,我還看到了我的憤怒中常常夾雜著其他未被看見或滿足的內心渴求。
當我對孩子呵護備至,沒換來他的懂事聽話時;
當我工作、家庭、教育一樣不落,隊友不給力,孩子不配合時;
當一天來回八趟接送小孩,外加做飯輔導小孩功課,沒有自我獨處、深度休息的時間時。
各種委屈、不滿、不甘、怨懟,都會藉著生活中的小事紛紛跑出來張牙舞爪,試圖尋求一份平衡與自洽。
一次次的遇事憤怒,一次次的事後反省,讓我學會了在憤怒來臨之前,快速識別和避開那些讓我曾經反覆掉坑的情緒陷阱。
過去的我,因為不曾和內在小孩站在一起,把自己活成了憤怒的刺蝟。
懟天懟地懟日月,生活在一鍋粥中混沌著艱難向前。
如今的我,雖然憤怒沒有根除,但憤怒的頻率在大幅下降,憤怒的週期已明顯縮短,憤怒的誘因也更清晰視覺化。
我和憤怒,從前相看互不待見,往後希冀相忘於江湖。
為此,我給自己開出的解藥是:
1. 多看書,看能根治憤怒和恐懼的身心靈書籍,比如《西藏生死書》、《How to fight》;看育兒愈己的教育類書籍,比如沙法麗·薩巴瑞的覺醒三部曲《家庭的覺醒》、《父母的覺醒》和《女性的覺醒》。
這些書要深度閱讀,並且在閱讀之後,把書中的理念實踐到生活中去。
允許自己再次憤怒,但要從每一次憤怒中,加深對自我的認知,儘量不讓自己在同一條路上掉進同一口井中;
2.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從工作中收穫可控的成就感和踏實的穩定感,在工作中創造滿足市場需求的社會價值,讓自己活出精氣神來;
3. 藝術著生活:畫畫,舞蹈,把愛融入生活中。最近,我開始閱讀戴亞楠老師的美育三部曲《媽媽都是藝術家》、《生命合夥人:美育從媽媽開始》、《生命合夥人2:家庭美育必修課》,還報名了親子水墨冬令營。
藉此,我想給自己一點就著的心火加一些雨露的滋養與潤澤,讓心更豐盈一些;
4. 放過自己的暫時做不到,給自己更多的時間慢慢避坑和成長。
當我對自己有了足夠的允許和支援時,我給隊友和孩子的看見和理解也才能來得更恰到好處;
5. 在對外界的關注上,做減法。過去總想從線上碎片化的資訊中尋求出路,如今知道,解題思路只有自己最清楚。
鑰匙就在一次次認識自己的路徑中隱藏著,唯有向內探索,方能求得內心的一片寧靜祥和。
每個人生來本性具足,但在無意識的時光中走了太遠太久,難免會迷失其中。
好在,我們都還有路可走。
那就在和自己的坦誠相見中,活出熠熠發光的內在生命力吧。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都能更加看清自己的富足真面目,過怡然自得的平凡生活!
--------End---------
繼續閱讀:
作者簡介
【童行書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發起,涵蓋科學、人文、藝術、思維4大學習領域,為3-12歲兒童提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通識啟蒙課程,透過探索型跨學科融合學習,讓兒童思維寬廣,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童行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長按關注 一起童行
121我二胎備孕生女兒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