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明年就要上學了,家長在學習方面該做哪些準備呢?
1.教會寶寶上課認真聽講
帶孩子上學的路上,寶寶突然跟我說,昨天他是第1個發現外面下雪的。
我趕緊問:其他小朋友怎麼沒有發現呢?
寶說,他們在排隊洗手當然看不見,我是第一個洗完手的。
我鬆了一口氣,不是上課溜號時發現下雪了就好。
別以為上課聽講是孩子自然就會的事。這都是幼小銜接時,逐漸養成的好習慣,也是要逐漸灌輸的。
我們可以多聽聽孩子說上課時發生了什麼事,今天又學會了什麼內容,引導孩子上課認真聽老師說的話。
2.引導孩子重視「學習規劃」
幼兒園小朋友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其實不懂什麼學習規劃。但是做得多了,就會慢慢懂了。
我家幼兒園大班孩子,每天回家會問我:“今天學什麼?”
有時候看孩子玩遊戲,我也會提醒孩子:“學完了我們再玩!”
第一句話就飽含著規劃,第二句話是養成學習好習慣。
孩子上學後,根據孩子的精力、寫字速度,和孩子商量每天練習的內容,孩子慢慢就知道了“規劃的內容”。
像我們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每天回家練習拼讀、讀漢字、帶孩子組詞、玩一玩計算遊戲。拼音、漢字、計算都包括了。
3.認真書寫的習慣
現在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為了銜接小學,多少都有書寫的內容。不要求寫得有多好,但一定要書寫認真。觀察孩子的握筆、坐姿。不給一年級留下隱患。
二、孩子上一年級以後就可以針對習慣養成,多下功夫了。
比如課前預習,帶孩子讀課文、認生字、查生字、寫組詞。
上課認真聽講,除了幼兒園時要認真聽老師說了什麼,還要認真記錄課堂筆記。把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記錄在課本上,或者是記筆記的本子上。
課後認真複習。看課堂筆記,溫習學了什麼內容。然後再認真做作業。
三、培養管理時間的意識
很多家長說,孩子剛上學寫作業拖沓。其實從幼兒園大班開始,拖沓的習慣已經初見端倪。所以,我們要常跟孩子說一句話:“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做遊戲”。
有時候孩子不想寫作業,那就讓孩子自己定時間吧!
避免家長催得次數多了,孩子煩。也避免讓孩子覺得家長很關心寫作業這事,自己不上心。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責任心。
四、陪孩子寫作業,注意3不要
1.不要催
很多孩子回家第一件事是躺平、玩遊戲,反正不是寫作業。家長看了就一遍一遍催。在我們看來,作業完了玩得更踏實。
我們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上了一天學了,好不容盼著放學,回家還要寫作業,心理上是牴觸的。所以家長催一遍孩子不動,催兩遍孩子不願意,催三遍在桌旁愣神……
發現孩子內心的願望,喚醒積蓄心底的力量。當孩子心中有熱愛,做事才更積極主動。
2.不要怒
我們為什麼會生氣?還不是因為孩子沒有按照我們的意願,做我們要孩子做的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怒。
發怒似乎會上癮,會逐漸讓怒火控制自己的情緒,且還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沒啥幫助,幹嘛還要發怒哈!
情緒生來就有,不隨意發脾氣,也會教孩子做一個“不隨意發脾氣的人”。
3.不要給答案
小學內容對我們來說真的太簡單。10以內加減法。看拼音寫漢字。當孩子向我們求助的時候,切記別馬上給孩子答案。
一旦孩子覺得“我不會,問我媽/爸就有答案”,會給孩子逐漸養成不愛動腦思考的壞習慣。
我們可以啟發孩子,可以指導孩子怎麼找答案,建議大家別圖省事直接把答案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