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如果有一天,當你跟孩子聊天時,ta兩眼無光的看著你,平靜地說自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對什麼都沒有了期待”,這樣的反應是不是很可怕?
前兩天,米粒媽看到了一位媽媽寫的這樣一篇文章。
一天早上,她送自己6歲的女兒去上學,一路上,女兒安靜而匆匆,面無表情。
媽媽試著跟女兒聊天,但女兒也只是機械而麻木地回答著。
一問一答,沒有停頓,沒有思考,沒有反應,也沒有扭過頭。
“你期待去上學嗎”
“不期待”。
“那你期待放學回家嗎”
“沒有”。
“我什麼都不期待”,女兒留給媽媽這樣一句話,就要轉身進校園。
女兒的反應讓媽媽震驚又心驚。
我想,看著孩子這樣木然的反應,每個家長都會下意識地緊張。
她趕緊拉住女兒的手,蹲下來捧起她的臉,認真地跟她說,是不是至少到學校裡可以見到你新交的好朋友,可以跟她們聊聊天,玩一玩,記得別再上課時聊就行。
女兒聽到了“好朋友”三個字,臉上才浮現了一點淺淺的笑意,她親了媽媽一下,轉身走進校門。
這位媽媽回想到,自己的女兒好像很久都沒有開懷大笑過了。
小女孩的反應讓米粒媽覺得特別心疼,一個只有6歲的小女孩,正該是對世界抱有好奇心的年紀,為什麼會“沒有期待”呢?
當孩子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沒有了期待,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米粒媽看過這樣一條新聞,有一個初三的男孩,在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子裡,正在教室裡上著課,突然就站起來往窗邊走,準備從窗子跳下去。
萬幸的是,身邊的同學眼疾手快,看勢頭不對馬上伸手抱住了他,阻止了一場悲劇。
後來被問到為什麼會這樣做時,孩子木木然地說:“覺得活著沒意思。”
多麼可怕的一句話!
孩子的這種空虛、無意義感,竟然會導致他們走向這麼極端的一條路。
可是,哪怕孩子們已經這樣無所適從了,卻還有人覺得他們是在“矯情”。
這些不理解的聲音,更讓孩子陷入孤立無援。
其實,當孩子們有這樣的感覺時,大機率已經是生病了。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將這種心理狀態稱為“空心症”,也就是“價值觀缺陷所致心理障礙”。
這是比抑鬱症更可怕的一種狀態,學習沒有動力,生活沒有追求,也沒有任何感興趣的事情,甚至與他人的交流和接觸也越來越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方面,是因為一切得到的太過容易。
現在的孩子和我們小時候相比,物質上幾乎就沒有匱乏過。
我們小時候生病了才能吃到的罐頭,考試成績好了才能吃到的肯德基,如今都是被他們嫌棄、吃膩了的東西。
他們不會期盼著過年的新衣,生日的禮物,因為心願隨時能夠被滿足。
沒有付出努力、收穫回報的實感,沒有正向反饋帶來的激勵,孩子們對生活的體驗打了折扣,也就漸漸失去了熱情。
另一方面,家長的過度干預,也是導致孩子們價值感缺失的重要因素。
很多孩子會把“隨便、無所謂”掛在嘴邊,是因為,很多時候,家長催促孩子做決定,但真當孩子做出選擇的時候,家長往往又會因為各種“為你好”的原因,拒不執行。
孩子敷衍說“隨便”,是清楚自己根本沒有決定權。
米粒媽寫過一個女孩家長“控訴”女兒不吃她做的飯的故事。
媽媽說,她本來跟孩子說中午打算做滷肉飯,孩子同意了,並且提出想再加一份炸雞。
這時媽媽心裡已經有些不太情願了,但她卻沒有表態。
結果等到開飯的時候,媽媽端上桌的不是滷肉飯,也沒有炸雞,而是一大盆西葫蘆燉茄子,裡面還加了些肉。
女兒一看傻眼了,看著黏黏糊糊一大盆的菜也沒了胃口,在媽媽的逼迫之下,女兒勉強吃了幾口,就再也不肯吃,跑出去買了肯德基。
結果媽媽勃然大怒,威脅女兒說:“你要是不吃我做的飯,我就把肯德基扔了。”
僵持到最後,女兒自己動手炒了一碗蛋炒飯,這才算吃上了午飯。
結果轉頭這位媽媽就滿腹委屈地把這件事po上網,口口聲聲說著:“孩子這麼挑食,對身體肯定不好,不讓她點外賣她就是不聽,我根本管不住,該怎麼教育她?”
米粒媽看了她的發言,真是覺得挺無語的。
她好像很民主地跟孩子商量了午餐的內容,讓孩子滿心期待想吃滷肉飯,也許還能再配個炸雞,結果一上桌看見滿滿一盆西葫蘆燉茄子?
這位媽媽主打一個尊重了,但不多,商量了,但不遵從。
為了“尊重”孩子,我們很“民主”地將事情的選擇權交給孩子。
但當孩子做出決定時,我們又希望他的決定,得是我們滿意的答案。
那你當初詢問孩子有什麼意義呢?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讓孩子抱有期待。
我們總看不慣孩子說“隨便”,抱怨他們對什麼事都不上心。
但有沒有可能,在這之前,孩子已經掙扎了無數次、吶喊了無數次,卻被家長百般否定,而家長還不自知。
生活沒有改變,學業壓力沒有減少,甚至連吃什麼都無法決定,於是他們不再掙扎,躺平接受一切,同時也放棄了與外界的交流,任由心一點點被放空。
最重要的,是家長有沒有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幫他們扛住壓力。
文章開頭的那個小女孩,因為丟三落四、心血來潮在桌墊上畫畫、上課有時候走神等等大事小情,總是被老師找家長。
然而孩子的爸爸卻沒有幫孩子扛住壓力,幫她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節奏,只是一遍遍地責罵。
爸爸每跟老師聊一次天,就對女兒嚴厲幾分,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已經相繼禁止了她在週末看動畫片、用小愛聽故事、週末游泳、約小朋友玩、晚上散步或者出去玩。
要知道,那個時候開學才僅僅一個月。
不可否認,家長的初衷一定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是,在孩子還沒有變得那麼優秀之前,我們是不是要給他們足夠的適應和成長的時間?
或者,有沒有反過來想想,我們作為已經成熟的大人,能不能做到時刻情緒穩定、有上進心、別光想著玩、凡事先動腦子、自己的東西用完時刻想著歸位、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更何況小孩子呢?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要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但別忘了給孩子們留一個喘息的視窗。
哪怕是讓他們去追尋一些“無意義”的快樂。
米粒媽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跟升學無關的興趣,你敢支援孩子走多遠?》
裡面幾位家長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第二集裡,兩個人大附高三男生陶啟澤和張宇晨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合作搭檔做機器人,他們一個對結構感興趣,一個對程式很擅長,當年倆人就因為這個特長上岸人大附早培。
說起課內成績,倆人可算不上學霸,甚至因為熬夜研發機器人,白天上課打瞌睡,很多時候作業都完成不了。
陶啟澤的媽媽說,如果兒子把用在機器人身上的一半精力放在學習上,相信他在班級裡,成績會更好。
但她不忍心。
她希望兒子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她不希望兒子的生活裡只剩下學習。
每次參加機器人大賽之前,陶啟澤和張宇晨就泡在人大附的機器人實驗室裡,熬通宵,各種設計、改良,推翻,重來,甚至不回家睡覺。
機器人對於他們來說,是願意付諸努力的堅持,而不是小孩子喜歡起什麼來的三分鐘熱度。
坦白講,他們這麼多年花了大量時間在機器人上,沒有太多時間去拼課內的學科,功利一點說,這對於當初已經進了名校的他們,沒有一點好處。
但他們的父母,硬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從小學開始,一直支援他們心無旁騖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這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還有一個叫做殷然的小男孩,11歲的他至今已經養活200多種昆蟲。
仔細想想,如果你要和200多種蟲子共處一室,你會怎麼樣?米粒媽光是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可殷然的媽媽沒有嫌髒,也沒有覺得孩子是在玩物喪志,而是願意尊重孩子的愛好,甚至覺得“非常有意思”。
除了尊重,殷然的父母還願意支援孩子的選擇。在殷然讀書期間,父母會幫他細心照顧小蟲子,給小昆蟲的家一個個地噴灑營養液。週末的時候,更是會帶著殷然一起進山去抓蟲子。
父母陪孩子一起“虛度”的時光,一定會成為他們最美好的回憶。
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中心臨床心理學家曾說:“解壓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做無功利目標之事。”
讓孩子的生活裡多一些“無意義”的快樂,也許正是填滿他們逐漸空虛內心的良藥。
況且,能讓孩子真心地開懷大笑出來,又怎麼能算是“無意義”呢?
養兒不易,我們共勉。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於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