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還剩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
很多父母會帶著孩子回老家,和生活在另一個城市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歡度春節。
這原本是件闔家團圓的好事,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要離開熟悉的環境,被一群“陌生人”包圍,卻會令他感到深深的不安。
因此很多孩子回老家後,會表現出各種不適應的“症狀”。像是胃口不佳,睡覺不踏實,變得特別黏人、膽小,容易發脾氣,有些還會生病。
而對爸爸媽媽來說,長途旅行、走親訪友本來就很累了,孩子還經常鬧脾氣,讓自己沒面子,有時難免會控制不住情緒,怪孩子不懂事。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擔心,小樣媽今天的文章正好能幫你。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的4個小妙招。
1、提前打好預防針
在帶孩子回老家前,你會花多少時間和他聊這件事,讓他有機會做心理準備呢?
花的時間越多,給孩子的資訊越多,他就越能適應好即將到來的新環境,甚至把不安轉變為期待。
在和孩子聊這件事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他還是個孩子”,只和他說“過年我們要去看爺爺奶奶”是遠遠不夠的。
孩子需要更簡單易懂的資訊!
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看老家的照片,或者用影片的方式,讓他看看即將要去生活的地方長什麼樣,有哪些人住在那裡,過年幾天,你們會在那裡做些什麼。
可以給孩子看看我們小時候在老家拍的照片,講講發生在那裡的趣事。比如媽媽小時候最喜歡和外公外婆玩捉迷藏,每次都躲在衣櫃裡,最後一個被找到。
又或者每到過年的時候,媽媽都會幫著外婆一起包湯圓、包餃子,在外婆燒好菜的時候偷吃幾口。
這個世界上,孩子最愛的人就是爸爸媽媽。如果你把自己在老家的回憶分享給孩子,他自然也會愛屋及烏,喜歡這個地方。
2、準備一些小驚喜
孩子都是喜歡驚喜的。而他到達老家時的感受,會直接影響他後面幾天的心情。
假如你能給孩子準備一些驚喜,就像聖誕節,告訴他聖誕老人會偷偷給他送禮物一樣,那麼孩子一定會很期待,也會更喜歡在老家的生活。
怎麼給孩子製造驚喜呢?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提前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小禮物。
比如男孩喜歡的小汽車、女孩喜歡的小玩偶,或者連我們也不知道里面裝著啥的扭蛋、奇趣蛋。
到達老家後,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放一個在他的枕頭底下,讓他自己找出來,他肯定會很開心。
假如你準備了好幾個小禮物,也可以在孩子每晚睡著後,偷偷藏在房間的某個角落,等他醒來後自己去發現,一定會給這段假期增添很多幸福感。
3、給他熟悉的陪伴
有些媽媽會擔心,孩子回老家後會不會沒有安全感?
其實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假如這段時間你們能多陪伴他,接納他的感受,孩子就會有安全感。
其次,安全感來自於孩子熟悉的物品。
比如他最喜歡,每天不離手的玩具、娃娃、枕頭、小毯子、水杯等。有這些物品的陪伴,孩子會覺得熟悉、安心,更有力量去適應新環境。
關於這一點,就做得特別棒。
有一次,Jasper要跟著爸爸外出錄製節目,應採兒在幫兒子收拾行李時,不僅細心地打包了各種藥品、能播放音樂的電動牙刷、平時愛看的繪本,還特意帶上了Jasper每天要睡的枕頭。
應採兒特別強調說,“枕頭很重要。整個屋子已經很不熟悉了,如果帶上自己的枕頭,會有一樣東西比較熟悉。”
言下之意是有枕頭的陪伴,Jasper會比較安心,不會那麼想家,真的很懂孩子的心理呢。
除了熟悉的物品,孩子每天習慣的例行程式也能帶給他安全感。像是每天起床後要喝一杯奶,睡覺前要聽故事或者兒歌。
即使過年期間比較累,我們沒辦法堅持所有的例行程式,也請儘量保持孩子最喜歡的幾項,不要減掉陪伴孩子的時間。否則他鬧起脾氣來,累的還是我們不是嗎?
4、製造一點儀式感
除了保留熟悉的部分,我們也可以加入一些新元素,用儀式感來創造全家人的好心情。
如果孩子隨身帶著喜歡的玩具或玩偶,可以每天給他們拍張照片,記錄一下當天最開心的事,像是一起包餃子,弄得滿臉都是麵粉,或者在某個地方玩。
回來的時候如果能打印出來,做成相簿,就更有紀念意義了。
如果你希望在過年期間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像是早起、運動、每天說一句英語等,也可以把有儀式感的事和這個習慣“捆綁”起來。
用一杯濃香的牛奶叫醒孩子,運動後給他講一個故事,或者把每天說的英語錄成影片,發在朋友圈,這樣孩子更容易把愉快的情緒和新習慣聯絡起來。
不用消耗太多的意志力,就能把新習慣堅持下來。不僅取得了進步,也在老家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除了上面這4個小技巧,爸爸媽媽也要對孩子可能出現的行為倒退,比如吃手、尿床、怕生、發脾氣等做好心理準備。
越是接納孩子,肯定他好的方面,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孩子越能放鬆下來,更快地適應環境。
最後,假期難得,好不容易有時間休息一下,陪陪孩子,就放鬆一點,和家人一起享受這個春節吧,小樣媽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我是小樣媽,復旦碩士,早期教育指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輕鬆育兒。